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在春天里



记忆在春天里

文/刘晓绚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又是一个让人欲断魂的节气。

      清明节,一个人们对已故先人祭奠和追忆的日子。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相传,晋文公时为了逼介子推下山,下令火烧绵山,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却发现那棵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望着复活的大柳树,就像看到了介子推一样。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至此,清明节便成了人们对故去亲人哀悼的一个传统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到来了,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了一个个已故亲人的面孔,而在这些人里面,留给我最深刻记忆的是我的奶奶和公公。

      奶奶去世时我正上初三。奶奶一生坎坷曲折。年轻时,她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逃荒来到我们村,在村民的撮合下,奶奶与爷爷成亲。原本想能过几天安稳的日子,可好景不长,爷爷便因病去世。几年后,她的大儿子也得病而死,二儿子又被肆虐的洪水夺去了生命,这一切,奶奶都顽强地挺了过来。就在奶奶八十七岁高龄时,她最疼爱的女儿——我的姑姑也先于她而去,这一次,年迈的奶奶再也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姑姑去世半年后,奶奶便离开了我们。奶奶辛酸坎坷的一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身处何境地,都要乐观、自信、顽强地活着,正如奶奶经常跟我念叨的:活着就是福。

        奶奶虽然一生坎坷,可也说得上是寿终正寝,而公公的离世却是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的公公——我丈夫的父亲,我孩子们的爷爷,逝于二零一零年,年仅五十六岁。公公无疾而终,他的突然去世让我们震撼不已,很长时间应该说直到现在我都转不过弯来。我感叹人的生命真的是如此脆弱,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死神便夺去了一个人鲜活的生命,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没有看到一个亲人的面孔。很长时间我们都无法从公公去世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公公百天祭日的时候,我和亲戚们一起去坟里祭奠,看着周围一个个垒起的坟头,我不禁释然: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一抔黄土和一堆白骨,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既然生命是脆弱的,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每一天,不要顾影自怜,也不要暗自嗟伤,活出每一天的精彩,把握现在,延续先人的理想和追求,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书写出辉煌的一笔。

      清明节在春天里。春天是一个让人产生遐想和回忆的季节。春光明媚,让我们把对亲人的追忆留在春天里,让和煦的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云,让我们怀一份宽容之心,豁达、乐观、勇敢、自信、健康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文字编辑:张萍花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扫墓探秘
【签约作家】初守亮|清明时节
武斌:【清明“子福馍”】
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介子推与寒食节
【清明特稿】清明,偿不尽的夙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