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皖南】05-古今两条皖浙天路
      绩溪地处皖浙两省边界,重峦叠嶂,溪流纵横,有两条被称为“天路”的山路向东贯通皖浙两省。第一条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徽杭古道,一条建在沟壑与崖壁上的步行山道,徽杭古道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中国第三条著名古道,是一条见证徽商创业史的“徽商之路”。另一条则是皖浙天路,始建于1948年,如今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以高、险、奇、美而著称,近年来成为了自驾或骑行爱好者的天堂,皖浙天路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一条玉带连接着安徽和浙江两省。


















     徽杭古道是一条沟通皖浙两省、距离最短的山间步道,始于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全长25公里,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如今这条见证徽商艰苦奋争的“微商之路”沿途很多路段是用花岗岩石板嵌入岩石筑成栈道,半悬空际,成为了一条自然风光壮观、文化神秘的旅游走廊,绝对是喜爱爬山涉水的旅友们的天堂。景区内的步道约20公里长,上上下下沿着沟壑与两侧岩壁延申,不过好在途中有很多可调头之处,以便在徒步前行尽兴之后,随时返回,因为沿着山路走到浙江境内终究不是一件易事。






     进入景区首先见到曾是徽杭古道上的重要关隘“江南第一关”,如今这里是景区大门,旅游者将从这里进入清凉山峡谷,走上“徽杭古道“。








    过江南第一桥(小桥两侧岩壁上都有栈道,并行向前,左侧栈道陡峭一些)拾级登关,沿途山势险峻、奇石林立,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顺帆石最奇;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以逍遥谷南北夹峙的两侧绝壁、狭窄沟底的奇怪岩石、山涧谷水碧透清凉,最妙!










    据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条皖浙之间最近且最易穿行的古道曾是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如今的黄山市古称徽州,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






















    徽商多是小本起家,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清代大商人胡雪岩年少时也曾沿着这条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艰难求生。而古道两一侧的浙商则是将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古道运到绩溪换回粮食与棉花。直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徽杭古道仍是两地百姓的一条重要交通道路,只是近年来公路交通逐渐发达,这条皖南与浙江临安之间的“生命线”才逐渐沦为了旅游景区。






























    艰难向上攀爬,顶端是一座吊桥,再向前是一孔云天,即为第二道关口。我们这些不太服输的老人走到这里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于是乎在这里掉头返回,从第一关到这里大概有2公里。






     皖浙天路,即荆州公路,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其他两条是歙县的狮门公路和黄山的白际公路),以高、险、奇、美而著称。全长40多公里,公路最高处是山云岭隘口,海拔1158米,沿途共有弯道351处,回曲21起,最小半径15米,由于起始两地的海拔都低于500米,故这段翻越天目山、高悬在上的公路被誉为“皖浙边界上的天路”。不过尽管道路狭窄曲折,但由于路旁植被极为茂盛,加上这个山区雾气极重,使人几乎无法看到山底,自然也就缺少了不少惊险感。














    皖浙天路的正式名称是荆州公路X087,西起安徽绩溪家朋乡,经安徽绩溪荆州乡,穿越山云岭,,东至浙江临安新桥乡,全长里程42.7公里,直线距离11.3公里,二者相差达4倍之多,可知道路之曲折,号称为华东地区三大盘山公路之一。全路盘山蜿蜒而上的强度指数绝对令人震撼,沿途风景指数也属一斑,可谓险中有靓。














     1948年荆州上胡家人胡钟吾发起并修建了上胡家--凹岭头10公里路基,1985年4月,安徽浙江两省及世界银行投资537万元,测量选线,取道山云岭修建荆州公路,1988年12月竣工通车。这是一条不寻常的路.公路最高处在山云岭隘口,路面海拔1158米(为安徽省公路最高点),而荆州海拔仅499.50米。全路共有弯道351处,回曲21起,最小半径15米,被当地人夸张地誉为皖浙边界上的唐古拉。这里的植被可比唐古拉山不知要强多少倍了,因为相对海拔高称为天路还可以,若以险而称之为唐古拉,就似乎有些牵强了。












     梅干岭位于皖浙天路的起始处家朋乡,是天路风光的代表作之一。崇山峻岭中,凭栏远眺,一派田园风光,层层梯田的远处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背倚着青山,在飘渺的云雾中时隐时现。仅由于我们到来的时间有些问题,刚巧赶上田里稻子已经收割,而下季油菜花还没有长起来,因而没能看到最美的“家朋梯田”。










     笔架峰是皖浙天路上的第一景。顾名思义,因为此峰顶出五锷,形如笔架,悬空削壁,望不可攀,古人有诗云:“仰慕原由盘古脊,垂名却为女娲姿。满天风月诗藏意,四面青山作低题。架上提来绝妙笔,笔尖莫向暴秦低”。




     饭甑尖也是皖浙天路上有名的景点,属于天目山脉,位于荆州公路山云岭隘口右侧山顶。峰顶突起一圆柱形巨石,高约15米,状如饭甑,由于常年云雾缭绕,如同冒着热气的饭甑,故名饭甑尖。峰顶巨石海拔近1400米,顶部宽平,面积约50平方米,上有小天池3口,积水不涸。站在隘口举目四望,脚下山间小路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一条玉带连接着安徽和浙江两个省。








     绩溪小九华位于“皖浙天路”途中的荆州乡东北部,一处藏于山水之间的景点,历史悠久。传说地藏王也曾在此苦修,故名。小九华山势突兀,涧壑深幽,几条溪流似游龙逶迤奔聚,两侧山峰奇特险峻,山水幽奇。传说九华山的地藏王曾在此苦修多年,山顶的地藏殿与半山腰的银屏寺就是最好的见证,故被称为“小九华”。虽然我们到来时这个景点已经关闭整修,但可能是节日期间无人看管,我们就随着几个同样前来的游客一样越门而入,只是景区里显得有些荒芜。




    从景区大门到小九华寺院大概有1公里的路程,沿溪水石岩交错,横截如坝,多天然岩洞深潭,俗称"九井十八坝",而且很多景观都有着好听且形象的景观名称,铁釜深沉、银屏滴翠、横岩瀑布、狮嘴啸天、双溪烟雨、五龙夺珠、高峰暮霭、九井甘泉。。。。









    最亮眼的景观是“刀锋插云”。小九华山溪旁的山丘上有一个40多米高的岩石,形状很奇特,像是关公的大刀直刺云天,被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刀”,但在我们大家看来这个山形更像是一个戴着帽子的人头,很形象!




     爬到半山腰,眼前的银屏寺已经破损很厉害,而山顶的地藏殿已经倒塌,寺院的修复工作看来还真的需要花费些气力和财力。网上小九华的全景图还是蛮有气势的。














    从古道、天路和山庙三个角度游览绩溪的山景,感触最深的是徽杭古道上那些陡峭的岩壁和山涧中巨大的的石头,如此恶略的自然环境,但千年以来绩溪这里一直还是很富庶,文化素质很厚重,足以证明生活在绩溪,乃至徽州这块大地上的百姓之奋斗,之勤劳,令人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古道40】绩溪逍遥岭古道(下):皖浙天路
摄影师眼里的大美绩溪……震撼,惊艳!
浙皖游记
皖南秋色,美得醉人!这条“皖浙天路”是华东最美最高的公路!
浙西天路(华浪线)攻略
徽杭交通之雄关漫道昱岭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