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仇教授:人计之智商&性格

  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正是因为人的智力有差异,这就导致聪明人可以欺骗蠢人。

     计谋是因人的斗争而起的,人的斗争除了暴力斗争外,还有智力斗争。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从来就不存在一种纯粹手段,胜利往往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所以你必须清楚,增大效果的往往是合力,而不是一种纯粹:聪明的确能给人一种纯粹的美感,但它也止于人们的头脑想象。惟其合力,才能在现实中发挥效力。战争,它是一种暴力的艺术,可是谁又能说暴力的基础上不是智力的比拼呢?这就证明了,在你的思维中,偏执性的思维,它带给你的只能是失败,而不可能是成功:圣洁的光芒没有阴影的衬托,光芒也就黯然失色;阴影没有光芒的照耀,阴影也就一团漆黑。而你却总妄想在光芒与阴影中选择,却不知道两者的合力才是现实的美。

  你很聪明,但你却不智慧:聪明就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智慧却是智力对人性与情商的融合。你的聪明没有这种融合,你的计谋就永远走向目的的反面。天鹅高飞需要振翅,而不是依靠它头脑中的想象。如果只有头脑中的想象,却截断它的翅膀,它还能高飞吗?你的计谋,也只是一只被截断翅膀的天鹅,只剩想象中的高飞而已。所以,真正的智力,它不是聪明,而是智慧:有人性的人,才能成为用计的高手;高情商的人,它才能把计谋玩到自然无形的状态。自然无形的状态:它可以是计,也可以不是计;你说它是计就是计,你说它是爱就是爱。无为之为,才能无所不为。

  以上所论,它的目的就修正了你对智力的错误认知。而如果你不能修正这个错误,你不但不能理解因智力差异而形成的计谋,你反而会成为一个表面聪明然本质却是愚笨的人。事实上,你也的确是一个表面聪明然本质却是愚笨的人,因为你总以一个因素去思考问题。你的父母在你儿时就没有对你进行过自然教育,你所接受的只有社会教育,你却把这种教育当成了理性,并且用这种理性去勾勒你的“真理”,再用这种理性去判断你的“是非”。所以,你不是三观不正的问题,你是缺乏真知的问题。一个缺乏真知的人,她是没有资格去谈论什么三观的。不但你没有资格谈论三观,你身边的朋友也没有资格谈论三观:因为你们不知道自然智慧为何物,你们同时也不知道这世界上从不存在纯粹的力量,所有力量都是合力。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那么一种情况:一个人明知别人在骂他,却不能指责别人在骂他。这种不能指责而忍气吞声的状态,是由指桑骂槐之计所引起的: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凌为控制,刚为强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实力强大的一方想凌驾于实力弱小的一方,就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有时,采取适当的强硬手段会得到应和,冒险行事就会取得成功。

  语言,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武器:艺术可以用变换形式的方式来起到钳制人心的效果,而武器却能起到威慑作用。为什么用指桑骂槐之计去骂人,别人不能指责你还必须忍气吞声,是因为语言的艺术把直接性骂人变为间接性骂人,这种间接性产生了一种隐蔽性作用,利用人的智力差异去钳制你的对手。因为假如对方指责你骂人,众人不能发现这种隐蔽性,就会指责你多疑与心胸狭隘。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这种隐蔽性是以一种类比关系凸显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类比关系,也许被骂者自己都感觉不到你在骂他,那么指桑骂槐之计就失去了原先的意义。

  什么是类比,两个事物之间有联系而又相似的关系,就是一种类比关系。正如《鬼谷子。反应术》中所云:“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起辞也。”象,是形象,形象的模拟是一种类比关系;事,是事物,事情本质的相似也是一种类比关系。正是因为这种类比关系:我们在形象上可以讽谏,我们在本质上亦可暗骂。当年赫鲁晓夫就是用暗骂的方式来攻击艾森豪威尔的,他说:“美国政府多数人都希望改善美苏关系,只有少数人反对这样做,这是多么的愚蠢啊!这些人又是多么的卑劣啊!”赫鲁晓夫边说边盯着尼克松。没有点出艾森豪威尔的名字,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把直接性攻击变为间接性攻击,从而起到一种隐蔽效果;而艾森豪威尔没有兴趣改善美苏关系与美国统治阶层的想法是一致的,统治阶层总是属于少数人,这就是一种类比关系;用眼睛盯着艾森豪威尔,是一种联系关系。分析到这里,我们就知道指桑骂槐之计的第一个特点是:用语言的艺术把直接性攻击变为间接性攻击,从而起到一种隐蔽性的作用;但要发挥这种作用,就必须以类比的手段来完成。

  指桑骂槐之计可以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是行为的艺术,并且它的精髓不在语言的艺术,而恰恰就在行为的艺术。语言的威慑永远强不过行动的威慑,运用指桑骂槐之计的目的,就是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从而迫使别人顺从自身的意志:孙子杀吴王嫔妃是为了完成军事训练,朱元璋假斩徐达是为了确保军事纪律,司马禳苴将庄贾明正典刑是为了确立个人权威。以一种威慑手段使对方警醒,从而顺从我方的意志,是指桑骂槐之计的第二个特点。然后,再把这两个特点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我们就知道所谓指桑骂槐之计就是:用一种类比的艺术把直接性攻击变为间接性攻击,从而起到一种隐蔽的作用;这种隐蔽的作用能产生相当的威慑力,使别人顺从我方的意志。

  前几天,有一个人,也对我使用了指桑骂槐之计,他十分气恼地说道:“其实如果一件事情有纷争,哪怕看不清事情的本身,光看看纷争双方言辞的水准和攻击性,也能判断出个大概来。言语中洋溢着'欲杀之而后快’的情绪的一方,很有可能是理亏跳脚的一方。”我不得不说这位先生使用的指桑骂槐之计很失败,因为他只懂隐蔽性,而根本不懂类比性。我只需要对他的粉丝说上那么一句话:“欢迎来新汉系欣赏一下他光辉的风彩。”别人就会发现这是无中生有地公开造谣,因此,肆无忌惮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恰恰正是他。聪明一点的粉丝,还会发现他的言辞水准居然是历史发明家的水准。这种把自己类比进去的指桑骂槐之计,它对我亦有何威慑力呢?有些人,不懂计谋的精髓,却那么喜欢玩计,这大概就是小市民的气质吧!

  从以上案例你就可以看出,要破解指桑骂槐之计,首先就是指出对方类比上的错误,然后再把他的间接性攻击转化为直接性攻击,让众人都看清楚他卑劣而又软弱的人格。用阳直之计把他的隐蔽性攻击转变为公开性攻击:公开而又类比错误的指桑骂槐之计,它会起什么威慑效果呢?其实凭心而论,我送给你的这份礼物,本身就包含了指桑骂槐之计。但我的计谋,它的气质是阳刚的,而他用计的气质,永远却是阴损的。那么,我对他使用阳刚气质的指桑骂槐之计,求他来破!

  智力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只有形成一个系统,智力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而这两部分,分别是信息的接收与信息的分析:信息的接收决定了智力的广延性,信息的分析则决定了智力的效用性。人们只有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正确性的思维,他才能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否则,他错误的思维极有可能把他的实践引到相反的方向上。反间计与空城计,从本质而言就是信息的接收与信息的分析。

  现代人,在他们的头脑里总有那么一个错觉,认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信息的接收变得容易了。他们所不知道的一种情况:所谓信息爆炸,往往意味虚假信息的爆炸,而并不意味真实信息的爆炸。信息筛选不是变容易了,而是变困难了。所以,信息接收不只是信息输送,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还包括信息筛选,并且信息筛选才是信息接收的核心。因此,假如我们掌握了真实信息,却把真实信息给隐藏起来,然后把虚假信息传递给敌人,那么就形成了一种不平衡的关系— —力量的差距就是从不平衡关系中形成与扩大的。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在敌人的疑阵中布下我方的疑阵,使敌人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从而可见,此计的精髓就是疑中之疑:敌人对我方的信息尚不明确,所以需要派间谍过来盗取我方情报;而我方却掌握了敌方的动向,从而把我方的真实情报加以隐藏,再传递给敌人以虚假情报,以此使敌人受骗上当的计谋,就是反间计。用一句简单话来概括反间计的内容,就是向对方的间谍传递虚假信息。这种传递手段,可以是收买敌方间谍,也可以是对敌方间谍传递虚假情报。被收买的间谍会向敌方统帅传递虚假情报,受骗上当的间谍也会向敌方统帅传递虚假情报,这种自觉与不自觉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让敌方统帅把虚假情报当成是真实情报,从而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

  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一直都是“科技间谍”频繁出没的地方,各大公司除了要防范美国国内相关业者派来的间谍,也要防范从国外来的间谍。此外,还要防备公司内部员工,以防他们被别人争取而使机密外泄。

  罗杰斯和拉森所著的《硅谷热》一书就提到:“英特尔公司有员工5人,就有上百个警卫,慎防体积微小的硅晶片被员工带出,卖给别的公司。硅谷数百个公司为了防止机密外泄,在研究开发产品时,一次发展多组产品,但都密封起来,直到决定上市时才开封。这种方法有力地防止了情报的外泄,因此,不管是外来的或内部的“间谍”,都无从侦知哪一个是真的。但有时也故意出现“例外”。一次,A,B两个公司同时开发一种新的信息系统,A公司内部有B公司的情报员,而且位处决策层,A公司反间谍部门早已侦知并告之总裁。A公司总裁决定进行反间,于是故意把新信息的核心机密泄露给B公司情报员。当然,泄露的情报是假的。该情报员急忙汇报给B公司。B公司总裁本以为“上智可用”,于是不分真伪,照情报所说的方法开发新信息系统,结果失败,失去了宝贵的时间,而A公司捷足先登获取了专利权。

  A公司总裁的目的就是传递给B公司总裁以虚假信息,欲使B公司总裁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从而夺取了专利权。这个案例就告诉了你这样一个道理:选取信息远重于单纯的接受信息,因为人类是会撒谎的。所以你选取信息的标准应该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与他人的关系。你与他人的关系再好,你又怎么知道别人的内心在想些什么东西?与你关系好的人,他不一定就会对你传递真实信息。如果他在某事上有私心,他就会对你传递虚假信息。所以很多时候,我真不知道你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我强烈感觉到知识对你而言似乎是无用的,因为你只会单纯地接受信息,而不会选取信息。

  选取信息也只是智力的开始,而并非是智力的结束。智力的终点在于实践,而智力的起点却在于判断与分析。所以,掌握真实信息也只是对智力起点做一个必要的准备。空城计,论述的就是一个智力的起点: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一个虚是空虚之意,第二个虚是让它空虚之意。连缀起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本来兵力空虚却故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让敌人难以揣摩,疑惑更深。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一用兵策略就显的更加奇妙莫测。空城计对于你来说很难理解,因为你头脑中没有一个静点的概念,那么你要掌握此计的精髓,我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此计的静点在哪里。

  一座城市原本兵力空虚,大开城门之举,会让它变得更加空虚,敌人却为什么不敢进攻呢?敌人不敢进攻的原因在于:从常理来推断,兵力空虚就应该禁闭城门加固防守,现在大开城门放弃防守是有违常理的,有违常理的事必定有鬼?请问你一句,能想到这些情况的统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必然是一个深智多谋而又多疑谨慎的人。这样的人,我方的“虚”就在他头脑中产生了“实”,他就会被自己的智谋而欺骗。相反,假如对方是一个头脑简单,性格莽撞的人,我方的“虚”在他的眼里也就是一个“虚”!这个时候,我方把我方之“虚”变为我方之“实”,在城中埋伏军队,等他带兵攻城时,就很可能会中我方的关门打狗之计。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运用,看去变化多端,其静点实则是敌方统帅的智商与性格。

  如果我们再把兵力形式变为能力形式,我们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么两种人:第一种人是以实化虚,就是深有实力而表现出没有实力的样子;第二种人则是以虚化实,就是没有实力而装出深有实力的样子。这两种人,都是生活中时常见到的人,看破这两种人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智商与性格:前一种人智商极高但性格小心谨慎,而后一种人智商不高但性格狂妄自大。我把话说的那么清楚,我相信你在以后生活中能自己去判断这两种人。但是还有一种人,并不在你的认知范围中,因为这种人会把空城计变形式,你又怎么判断呢?假如他表现得很有实力,但他却以这种很有实力的外表去隐藏他更大部分的实力,也就是说,他表现出一点小实力而去隐藏他的大实力,这样的人,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答案,你也许永远也找不到!所以,女性的思维天然就需要男性来指导,你出于自身的骄傲情绪而不承认这一自然规律,我真不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女性还是一位愚蠢的女性。

  智计,它的总规律就是上述所言的两点,我把它给你总结出来:

  第一,指桑骂槐之计的内容是:用一种类比的艺术把直接性攻击变为间接性攻击,从而起到一种隐蔽作用;这种隐蔽作用能产生相当的威慑力,从而使别人顺从我方的意志。

  第二,反间计与空城计的内容是:反间计的本质是在信息接受上做文章,给敌人传递虚假信息;而空城计的本质则是在信息分析上做文章,以统帅的智商与性格特点为基础,然后在手法上虚实变换,以达到神秘莫测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三十六计全文6
鬼谷子七十二术,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三十六计与养生十二讲(12)
《三十六计》讲义33|反间计: 性价比最高的计谋
《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
鬼谷子七十二术(完整版) ,永久收藏,终身研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