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教案[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天津民众为反对天主教会在保教国(法国)武力的庇护下的肆行宣教活动,攻击天主教教会机构而造成数十人被谋杀。
教案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大沽口进行威胁。而清政府事后的对外妥协处理方式也引起很大争议。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缓刑4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天津教案
时间
1870年6月21日
地点
天津望海楼教堂
相关合集
1870年代清朝的重要历史事件
共6个词条1083阅读
张汶祥刺马案
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
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天津民众为反对天主教会在保教国(法国)武力的庇护下的肆行宣教活动,攻击天主教教会机构而造成数十人被谋杀。教案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而清政府事后的对外妥协处理方式也引起很大争议。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缓刑4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
留美幼童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案件背景
清同治八年(1869),天津法国传教士在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动场所崇禧观和望海楼及附近一带的民房店铺,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望海楼教堂建成以后,法国传教士网罗了一批地痞恶霸、流氓无赖为教徒,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1870年6月,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东盐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惨不忍睹,引起群众愤恨。适天津不断发生迷拐儿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称系受教堂指使,一时民情激愤,舆论大哗。6月21日天津知县刘杰同拐犯到望海楼教堂对质,教堂门前聚集的民众与教徒发生冲突,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到场向刘杰开枪,打伤其随从,激起了天津民众极大愤慨,致使天津全城鼎沸,引发了'火烧望海楼'教案这场大规模的中国民众自发地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斗争。[1]
案发过程
谢福音神父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协商育婴堂善后处理办法。但当时已经有数千群众包围了教堂,教堂人员与围观的人群口角起来,引起抛砖互殴。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要求崇厚派兵镇压,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前往教堂的路上,与知县刘杰相理论,怒而开枪,打伤了知县的远房侄子刘七,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位于教堂旁边的法国领事馆,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破坏行动持续了3小时。1870年6月24日,外国军舰来到天津,七国公使向总理衙门抗议,而以法国为首。
调查分析
法国方面最初要求处死仇外最凶的陈国瑞将军以及天津知府和知县,清朝方面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来调查并与法国方面交涉,当时朝廷中的官员多数认为不要对其退让,不惜一战,情势紧张。曾国藩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首先对英国、美国、俄国作出赔偿以使最后能单独与法国交涉。
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初十日一曾国藩到天津,立即发布《谕天津士民》,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随后经他调查之后,确认育婴堂并无诱拐伤害孩童之事,于是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马宏亮、崔福生、冯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出使法国道歉。李鸿章也认为“冀终归于一命一抵了案”。而法国因随后发生了普法战争,无暇注意东方事务,因此接受了这个条件。
处理结果
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对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影响,产生对于西方传教士的谣传及不信任,这些谣传也在一些地区造成了教案的发生。由于民怨沸腾,朝廷让李鸿章接接手此案,而曾国藩则被派驻为南京总督。交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李鸿章最后同意赔款40万两,派一个使团前去法国道歉,将天津知府和知县充军,8名肇事者处以死刑,25名送往新疆服苦役。曾国藩深感个人不称职,同时不断受到保守派的谴责,内心灰心丧气,他在致友人书中说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一年后即去世。
社会影响
天津教案
教案了结之后,大臣崇厚作为专使,去欧洲向法国道歉,以示 与法国“实心和好”。1870年10月28日,由上海启程,抵达马赛时,普法战争正酣,法国政府无暇接待。直到1871年11月23日,才得到法国第三共和国首任总统梯也尔接见。崇厚把同治帝的道歉书呈递,并希望法国对中方惩凶与赔款感到满意,梯也尔回答: “法国所要的,并非(中国人的)头颅,而是秩序的维持与条约的信守。”
1897年,望海楼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后被重建起来,1900年又在庚子之乱中第二次被烧毁。1903年用庚子赔款第二次重建。
教案遗址
“天津教案”的原发地“天津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海楼教堂“天津教堂遗址”碑文2010-12-04
天津教案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中外文化,宗教,外交冲突事件,被后世民众牢记,被中国近代史学者们持续研究。天津望海楼教堂墙外,立有“天津教案遗址”的纪念碑。
参考资料
[1] 天津历史大事 · 搜狐网[引用日期2021-07-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篇--曾国藩与“天津教案”!
【揭秘】天津教案:曾国藩的滑铁卢 李鸿章的成名战
轰动一时的“天津教案”,到底怎么回事?为何会让曾国藩跌落神坛
【曾国藩系列Ⅲ】 曾国藩的一生主要成就有哪些
轰动一时的天津教案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让曾国藩直接跌落神坛
天津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