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看《小舍得》后的教育焦虑,看医生给如何给家长开“药方”,你也许用得着……





从《小欢喜》考大学的现实焦虑到《小别离》考高中的内卷,最后我们来到《小舍得》,一个小升初,就把家长整崩溃了。有网友说,怪不得这些电视剧要逆着时间轴播放,因为如果先播放《小舍得》,家长们在小升初这一“仗”就败了,那基本后面高中、大学都没啥戏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全来自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道路的发展,成绩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家长又没有能力给孩子铺路,只有不断地“鸡”娃,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小舍得》中的南俪,毕业于名牌大学,从一开始当佛系家长,到最后成为全剧中最焦虑的家长,南俪的教育焦虑从侧面也反映了我们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中的问题,教育焦虑就像是一种“病毒”,千万不能在学校门口扎堆聊教育,不然你被传染上教育焦虑,也得去医院看病了。

《小舍得》中,当南俪认识到,欢欢的成绩是不能输的,必须要去补课了,作为亡羊补牢的教育原则,她给弟弟也报了班。但是弟弟还很小,无法适应高强度补习班的学习,弟弟屡次逃跑,都被南俪抓回来。有家长看到这里纷纷摇头:怎么可以这样当妈妈?老大练号失败了,就拿老二的小号继续练级吗?南俪和田雨岚的教育焦虑该如何“治疗”呢?南俪的焦虑应该来自田雨岚对子悠的教育过程,欢欢不能输,家长也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作为精英家长,你身上的教育焦虑该如何处理呢?看医生给家长们开的“开药方”,也许对你也有参考性。辅导孩子是需要消耗家长的时间和精力的,如何治愈自己的焦虑,3个参考分享给大家。

1、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只是一个小升初,为什么热播剧《小舍得》会这么真实的让家长代入呢?因为全剧的主题就是对比。3个家庭,高知父母、鸡娃家长、普通家长分别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家长人设。80后、90后这一代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他们中间不乏985、211名牌大学毕业,又是工作上的精英。比如南俪和夏君山的家庭,来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欢欢和弟弟成长于一个相对比较宽松和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对比日日鸡娃的田雨岚,颜子悠事事都要对比。本剧开场就是一场大型对比场面,特殊的家庭关系,让南俪和田雨岚走在一起。周末回父母家看父母,田雨岚争强好胜的心便忍不住了。和姐姐一争高下,又搬出孩子和老公,在阖家欢乐的饭桌上,一争高下。

不管是小升初还是中考、高考,家长都应该采用横向对比法,也就是只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一段时间内,孩子在听写默写上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时候就要鼓励了,医生的药方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因为田雨岚的鸡娃行为,让南俪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教育的时代也再不像家长读书那会了,激烈的竞争,各个孩子都想提前拔高学习。但真正能有几个孩子能完成呢?差生的家长焦虑的是成绩;中等生的家长焦虑的是人际关系,提高分数;学霸的家长也会焦虑,因为天外有天,孩子变好是不能被限制的,学习成绩的“天花板”近在咫尺,家长需要再努努力,推孩子一把。可是这样的对比,带来的就是欢欢在写作业的时候呕吐,子悠在考试的时候出现幻觉,米桃觉得爸爸妈妈是无能之辈,这些都是有对比带来的实际学习伤害。

2、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小舍得》刚开始的时候,南俪夫妇还是快乐教育的主导家长,尊重欢欢在唱歌跳舞上的兴趣。经过几次田雨岚的比较,南俪夫妇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有了转变。教育焦虑就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必须培优,培优是建立学习自己的唯一基础。小学生成绩不好,根本上不了好初中。没有好中学打底,高中就更难进了。50%的淘汰率,真的要去职高学习吗?父母都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输在成绩上呢?

家长们渐渐被成绩蒙蔽了双眼,开始不断鸡娃。3个家庭的教育天平都往成绩上倾斜了,米桃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天赋,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去上辅导班。南俪督促了老大,随即开始督促老二学习。田雨岚为了让孩子上择数班,不惜去投诉老师。家长们都忽视了一件事: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家长们需要清醒地认知:你们投射在孩子身上的焦虑,其实都来自自身的不足。家长越是渴望什么,可能自己在这方面就越缺少,期望孩子来完成自己的遗憾,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卯起劲来辅导孩子学习,这样真的好吗?

米桃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非常辛苦,渴望孩子通过教育提高生活水平;南俪虽然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但是从小父母离异,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始终让她没办法挥洒掉焦虑和对亲情的渴望。田雨岚一直寄人篱下,是南俪的爸爸供她上了大学,妈妈从护工变成教授的妻子,身份的卑微,让田雨岚的教育焦虑感特别强。能对3个家庭的教育现状对症下药的就是家长自己放下,米桃的自信、子悠的快乐、欢欢的兴趣爱好,都必须来自家长对焦虑的自我疗愈。

3、好的教育,都来自家长的自信

好的教育都来自家长的自信,给孩子创造怎样的教育环境,才是孩子收获成绩的前提。家长没有反思,整天把唠叨放在孩子身后,追着他们检查作业、抄写卷子,孩子只会觉得学习无趣,更难去主动学习。好的教育,来自空间感。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感,不要把学习塞得满满的,让孩子有成长和发挥的空间,是收获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长要明白,你的焦虑不是孩子给的,也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造成的,你的焦虑就来自你的自身没有获得平衡感,企图在孩子身上找平衡。放下焦虑,照着医生给的药方,我们需要自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虽然教育内卷,但请不要成为田雨岚这样的母亲!
家长一切焦虑都源于“我的孩子一定不能比别人家的差”这一妄念
真实到焦虑的《小舍得》,该不该说它好?
《小舍得》里的五个真相
开播就爆了!全员演技炸裂,这国剧该火!
小舍得持续热播,贼叉或成为最大赢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