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书不做笔记?那么多年的书,白读了!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受老师徐特立读书方法影响,从青年时代开始,毛泽东就保持了读书要记笔记的习惯,即便后来处理国事再忙,他都坚持不辍。

毛泽东看书记笔记的认真劲,还有这样一段美谈。

延安时期,有一次,毛泽东看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他就写信给这位哲学家,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最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些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

毛泽东的这封信,令哲学家非常意外并感慨。读书、记笔记、思考、探讨,这样的读书习惯,让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令人敬仰。

 这些年,社会倡导全民读书,随之市场也顺势推出了各色的笔记本以帮助读者写笔记。但实际情况是,当我们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了精致的笔记本拿回家后,却常常不了了之:要么下不了笔,不知道该如何做笔记;要么心血来潮记了几笔,却在需要用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句摘录。

难道记笔记也有方法和学问?

直到我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才恍然大悟,解开年的困惑:笔记本不在乎多,也不在乎有精美,学会记录方法才是关键!日本作家奥也拓之,用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把如何有效做笔记讲得清清楚楚,令人受益匪浅。

作者奥也拓之毕业于同志社新闻专业,多年从事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的经历,让他饱览群书,以独创的“笔记本作家”身份活跃在媒体界。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做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其实是一本学会如何与书相处的方法论。作者奥也拓之开篇就指出了写笔记对于读懂、读精一本书的重要意义,哪怕是你“花了三十分钟保存了三十本书的信息,也比不上花三十分钟抄写一本书的内容来得有效率”。

读多少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学会选择自己真正想要读的书,买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书,以及在读过书之后,能够把知识活学活用。用笔记本做一元化管理读书生活,这也是此书中强调的“笔记本读书法”带给读者的最重要意义。

一、找到书——你需要一个笔记本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很容易受周边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失去自己判断。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买书”成为我习惯举动。但是每一次,当我兴冲冲捧回一堆新书放入书架的时候,心情复杂:欣喜的是,又添新的精神食粮;而内疚的是,那么多未曾拆封的书,一年又一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打开,并有勇气将它读完。

这堆被冷落久远的书,大多是在我网购的时候,看到不错的书名,于是放入购物车购之;有些则是在逛书店的时候,看橱窗里的推荐书目,瞅着吸引眼球的推荐标语,于是在收银台结算带回家。

但结果是,这些书,在拆开阅读了没几章之后才发现,其实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书。记得有一次,我趁兴而购一本《背包旅行》,读到内页才发现,书中非常详尽地描述了国外旅行的各种攻略。对于一个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国旅行计划的我来说,根本无法了解作为一个背包客在旅途中所要注意的点点滴滴。这本书,还没看完一章,从此被打入冷宫,一晃五年,都没有再翻过一页。

此书中,看到奥也拓之提出的“清单购书法”,瞬间觉得亲切,我觉得特别适合我这样的读者,可以帮助我在浩渺的书海里进行过滤筛选,主动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事实上,清单式购书法的操作很简单:

1)随想笔记:随手记录感兴趣的内容

这些兴趣点可以来自于广告里的推荐,书籍中的推荐,电视里的推荐,以及身边人的推荐。重点是,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书名),一定要随时记录在笔记本里。

2)网络检索:寻找对应的书籍

整理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实也就是锁定了自己读书的兴趣领域。通过网络搜索,则可以确定目标书的具体信息。

3)购书清单:把要想看的书,制作成一张表格

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把自己要买的书依次记录下来,也可以用A4纸制作成清单表,一目了然。

4)入手:去书店确认购买

去实体书店购书的好处在于,可以翻阅实体书,再次确认清单里的书籍是否需要购买。

清单购书法,其实就像我们用筛子筛米的过程,不断剔除掉那些我们一时冲动或受别的影响而预定的书籍。无论是记录还是列表的过程,其实就是思想沉淀的过程,让我们明确之所以想要读这本书的目的,如此也就取得了选书的主动权。读这样的书,更有价值,更能获得阅读的满足感。

  二、读懂书——你需要一个笔记本

前两年,江苏卫视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节目叫做《一站到底》,其中有一个叫做张雪健的选手令我印象至深,一举击败浙江大学四位选手后单轮答题对决回合数创历史最高36轮!

如此扎实而又丰富的知识面,离不开平日的阅读积累。生活中的张雪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阅读达人,两年时间里阅读了1000本图书,可贵的是他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阅读习惯和速度。

有输入才能有输出。由此,作者奥也拓之提出了读书的新观念: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

当一个人漫无目的进行阅读,那么读完之后,常常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重点;但如果有了输出的目标,则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为写读书笔记而下意识摘录有用的信息,摘抄书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过程。

那么,记些什么,怎么记呢?奥也拓之在书中详尽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体会,其中独创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令人受益,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块内容:

1 记录信息: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和作者名,便于未来查找翻阅。

2 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一定是要打动自己思想的文字。

3 评论:对所抄录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想。

其实,这个方法就是摘抄+评论的格式。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的好处则是,摘抄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即时评论则能对摘抄的内容发生共鸣,留下思维的火花,为日后写文提供思路。

三、扔掉书——你需要一个笔记本

90高龄的杨绛女士,在钱钟书先生病逝之后,耗费11年心血把钱钟书先生一生做学问留下来的笔记本整理影印出版,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为很多学者提供了文化研究价值。

如何把看过的书,学到的知识体现价值,如果说记笔记是基础,那么反复阅读笔记则是提炼。

就像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的那样: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笔记中摘抄的内容都是我们在读一本书过程中汲取的精华内容,反复看笔记,有助于我们不断消化知识、强化提炼,最后做到扔掉书,就有自己的对所看书内容新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学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奥也拓之的《如何有效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读好一本书的方法论,更是聚焦了我们读书的意义:在信息的狂风暴雨中,守住自己的一湾宁静水泊,做一个有价值的阅读者。

而做到的方法很简单,给自己买一个笔记本吧,从一句话写起!

 作者:木青,静心读书,潜心写作……)

微信:muqing79734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的书总是记不住?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吐血推荐】最全读书法 + 康奈尔笔记模板!
读书如何过目不忘?笔记读书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巧用神奇笔记本,让读书不再过目即忘
再也不怕忘记了!最科学实用的读书笔记法,帮你牢记读过的书
如何靠拆书一个月挣5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