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新版散文福地微刊第二十二期‖温州三游

22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全新版散文福地


一、碧绿依然梅雨潭

        中学时代读朱自清先生为梅雨潭写的散文《绿》,就曾憧憬,有朝一日能到温州,去看一看梅雨潭,感知一下朱自清先生的那“绿”。这个学生时代的梦想,竟在几十年后实现了。去年深秋时节,我与温州的几个文友,怀着仰慕的心情,做了一次仙岩游。

        现在的仙岩是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离我受聘的温州大学不到十公里。虽然仙岩素有“五潭二井之秀,九狮一象之奇”的美誉。但我们是因朱自清先生的《绿》而来,想亲眼目睹那多年来令我心驰神往的梅雨潭,更想踏着先贤的足迹,领略一下令朱自清先生“惊诧”的“梅雨潭的绿”。

我们沿着撒满金黄落叶的石阶,拾级而上,伴随着我们的是随风摇曳的树木的沙沙声,偶尔也能听到因我们的话语,惊飞的小鸟“扑棱,扑棱”扇动翅膀的声音,还有那时隐时现潺潺的流水声。当那一抹银白的瀑布突兀地挂在我们的面前,与其说给我们的是视觉上清新的享受,还不如说是对我们心灵的洗涤。著名的梅雨潭就在脚下,那瀑布的白和潭水的绿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站在梅雨潭边,不由引发了我怀古的幽思。遥想九十多年前的一九二〇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浙江各地中学辗转执教;一九二三年二月,来到温州,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任教。在此期间,他与温州硕儒马孟荣、马公愚、金嵘轩等交往密切,相携遍游温州的山水,仙岩就至少来过两次。一九二四年,先生利用寒假的闲暇,写下四篇散文,编为一组,取名《温州的踪迹》,《绿》是其中之一。据马公愚一九六四年回忆:那次去仙岩,游梅雨潭,先生诗情洋溢,曾风趣而激动地说:“这潭水太好了!我这几年看过不少好山水,哪儿也没有这潭水绿得那么静,这么有活力。平时见了深潭,总未免有点心悸,偏这个潭越看越爱,掉进去也是痛快的事。”无怪乎,先生在文章中表示,“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时间过得飞快,先贤们已经渐行渐远,但他们留下的足迹和墨迹,依然鲜活地留存我们后人的心中。

看看身边梅雨潭水,碧绿依然。它还是绿得那么“醉”人,绿得那么“奇异”。梅雨潭身后的梅雨瀑更是让人“仰看九天落珠玉,坐闻万谷酣笙钟”,身临其境,你便有“飞瀑半空晴亦雨,梅潭终古夏如秋”的感慨。当年在先生的眼里,梅雨潭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时时刻刻透露出少女特有的青春气息。是时间在梅雨潭凝固了,还是这个少女服了青春永驻的灵丹妙药,她依然是豆蔻年华,娉娉袅袅……

        下午的阳光从山口慢慢地照过来,和着深秋的风,吹散了“绿”的凝固,漫溢开来,梅雨潭越发显得温柔、清朗、醉人。而那份“绿”和“静”,正在我心里漫溢开来。

二、鬼斧神工雁荡山

早年读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有《雁荡山》一段“笔谈”,开篇就说:“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我到温州大学任教后,常常想起沈括的这句话,盼望有一天,能到雁荡山一游,亲身领略一下雁荡山的奇秀。

终于有一天,朋友罗君陪我做了一次雁荡山游。我们经大龙湫瀑布进雁荡山。大龙湫真像一条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震天撼地,气势雄壮。在五月阳光的照射下,飞溅的瀑流,呈现出色彩绚丽的五色长虹的奇观,景色格外迷人。

离开大龙湫,向山里走去,雁荡山层峦叠嶂环拱,奇峰危石林立,幽洞澄潭成趣,琳宫梵刹相映。这么多可游的景点,只能选其一二,罗君领着我直奔灵峰。灵峰以奇峰怪石,古洞畸穴著称。沿着鸣玉溪信步前行,只见两旁峰石参差不齐,千姿百态如鬼斧神工,颇有汉墨丹青气象。罗君说,夜游灵峰最佳,每当夜幕降临,灵峰以茫茫天幕为背景,会剪出各种倩影,一改白天的景象,更显灵峰的诗情画意。白天的灵峰到晚上就变成了情侣峰,双乳峰,雄鹰敛翅。某年郭沫若先生到雁荡山,夜宿灵峰,晚上走出房间,在庭院里散步,偶一举头,看到一只巨大的雄鹰,敛收双翅,立在他的头顶,郭氏甚为惊叹,仰视良久,回屋写下诗一首云:“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

我们虽未夜游雁荡山,但暮色已现。诗云“雁荡最妙处,灵峰暮色时”,夕阳西下的暮色中,水气蒸腾,晚霞暮霭剪出片片峰影,现在正是欣赏“移步换景”的最佳时机。暮色中的灵峰和倚天峰组合而成的合掌峰,拔地而起,雾霭轻罩,气象森严,俊秀性灵,如两只饱经风霜的巨手合在一起,似对天祈祷,又似静心念佛。我们沿着山路,绕峰而行,当我们站在灵峰饭店西南角仰望此峰时,它竟变成了一位忧郁少女,身着旗袍,凝思远望;当我们在灵峰饭店屋檐下反身仰望,又觉山似雄鹰,敛翅高蹲,低首眺望,窥视着无边暮色,这大概就是郭沫若先生夜里看到的那只雄鹰吧。继续前行,再换一个角度望去,它又像一对久别的情侣,相依相偎,你情我侬,合掌峰之别称“情侣峰”,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影像。

合掌峰旁的双笋峰、金鸡峰、犀牛峰、碧霄峰等,亦是如此。双笋峰形如竹笋,在塔头岭公路西侧观看,只见一位梳髻的妇人老态龙钟;向东南多走十余步,又见一老翁飘髯耸眉,愁思不展;若再下坡走上数十步,但见二峰相离,后峰变成老和尚,前峰化作拱拜的双手,世人称之“老僧拜佛”。如此变化多端,令人叹为观止。

        雁荡山被地质学界称为“古火山博物馆”,山体是火山喷发而成的,多为柱状,峰奇石秀,一景多象,惟妙惟肖,不同时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游在雁荡,每一座山峰,每一道溪流,每一处风景,都以其独具的造型和超凡脱俗的神韵,永远留存在我的岁月记忆中。

三、野趣天然楠溪江

第一次听到楠溪江这个名字,觉得很有诗意,又是溪,又是江,多有趣呀。我猜想,干旱时水少,那就是溪,雨季水量大,定然成了江。后来知道,楠溪江历史上曾叫做“瓯水”“枏溪”,我觉得都没有现在这个名字美丽动听。

楠溪江,位于温州北部的永嘉县境内,距温州市区只有二十多公里。因它的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美,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 我与朋友陈从枫林镇出发,没有走多远,就到了楠溪江边,沿江行走。楠溪江并不宽,大约有百米的样子。楠溪江的水真清,清得能看得见溪底的色彩斑斓的卵石;楠溪江的水真静,静得让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楠溪江的水真绿,绿得如同一块碧绿的翡翠。在这个春末的季节,楠溪江是地地道道的溪,而不是江。远眺朦胧幽静的青山,近观风情迷人的村落,置身其间,心旷神怡,江边点缀的一块块翠绿的麦田,又给楠溪江增添了一份田园的味道。

呼吸着湿润的空气,我们边走边聊,陈告诉我,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曾任永嘉郡守,遍游永嘉山水,写下大量清新自然的山水诗,开一代风气之先。楠溪江水洗去了谢灵运的满腹愤懑和一身疲惫,奠定了他“山水诗鼻祖”的地位。谢灵运前后,王羲之、孟浩然、陆游、朱彝尊、袁枚等历代名人,也曾在此为官或游历,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和文化遗迹。在一江秀水的滋润下,楠溪江两岸人才辈出。

我们的谈话,被江边揽客的艄公的吆喝声打断。我们兴冲冲地上了一条竹筏。艄公一杆一杆地往前冲,就进了楠溪江江心。仔细看身边的水,和岸边看到的一样,清澈见底,一块一块的碎石在微波中一闪一闪,秀丽多姿。有时还会游过来一条,甚至一群小鱼在我们面前摆动着脑袋,摇曳着尾巴,好像要陪伴我们游历楠溪江。这时,我们不仅感到了溪水的流动,而且感到这溪水仿佛是有生命的,仿佛唱着歌儿向前奔流着。这使我想起那首歌: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唱着歌儿,流向远方……

看到我们一直望着江中的流水,艄公颇为自豪地说,这悠悠三百里楠溪江,上游溪深源远,山高峻岩之处,悬泉瀑布飞泻而下,所以楠溪江水含沙量很低,透明度极高,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水质中性,符合国家一级水的标准,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水”。这一段水深只有一米多,一眼见底。此时,再眺望远处青山,溪光山色尽收眼底,竹筏一路漂来,楠溪江的水出奇地静,偶尔有激流,并不凶险,像一位娇弱的小姑娘。就在我们兴奋地指指点点,发出感慨的时候,竹筏靠了岸。再看远处的绵绵青山,近处的郁郁滩林,眼前的淙淙流水,被楠溪江的美所感染。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楠溪江,美在纯净柔和;楠溪江,美在野趣天然。

   备注:此文已被《散文福地》杂志刊用。


李树德,河北廊坊师范学院英语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翻译作品有《欧·亨利全集》(合作)、《助你成才》《世界名家名著赏析》等。曾发表中篇小说《悲剧时代三女性》和《生活从这里开始》。近年在《人民政协报》《天津文学》《散文》《读者》《世界》《世界文化》《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余篇。2003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征文三等奖,2012年获河北省第二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2012年获“走进巴金故居”征文二等奖,2013年获河北省“古贝春”第二届散文大赛优秀奖,2014年获首届“中国梦之路”征文二等奖。

微刊编辑部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韩培瑄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64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8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38元(含邮资一期一册1.5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谊景村丽园里1-3-302 邮编300210   收款人:刘士芬。征订事宜请联系刘士芬女士  手机:15122164320

-------------------------------------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诗一处景,温州这些浪漫诗意的地方,你去过几个?
温州雁荡山灵峰(3)
那一年游雁荡山:雁荡山 · 楠溪江 · 温州
徐霞客笔下的温州北雁荡三绝之灵峰
温州雁荡山灵峰上的二个字你认识吗?
温州旅游大攻略——线路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