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自闭症书籍宣传早废弃的“冰箱妈妈”理论 家长们怒了

近日,深圳一残联一片好心,给自闭症患儿家庭下发了一本书,指导这些家庭辅助开展康复训练。没想到,没收到预期中的这些父母的感激,收到的却是抗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书中错误内容 不胜枚举


▲▲▲

原来,今年8月开始,在一个民间的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的群里,有家长陆续反映,他们收到了某残联下发的书籍。

多位家长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本书将自闭症的病因直接归结为父母养育不当,气愤至极,让这些本就压力山大的家庭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指责。因此,家长们委托上述的民间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通过公开信替他们发声。

这封公开信,对书中的错误一一进行了批驳,大致如下:

错误一:家庭养育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书中写道:“如果孩子既没有妈妈陪伴在身边哺育和养育,又没有像妈妈一样的奶奶、外婆、爷爷和爸爸这样的养育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抚育和陪伴……进行'走亲戚’式的养育……会对孩子后期基于安全感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一些影响。对照自闭症的症状是孩子的社会化人际关系和沟通出现了障碍,不妨从上述讨论中获得其中一个自闭症成因的答案。”

公开信反驳称:“目前自闭症成因没有定论。科学的家庭养育有助于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进行干预,改善症状,但家庭养育不是自闭症的病因。同时,科学养育不只针对自闭症儿童,所有儿童都需要如此,对'自闭症’标签化和特殊化,有失偏颇,容易引起'自闭症孩子是家长不会教导所致’偏见和误会。”

错误二:过分强调心理这一环境因素

书中认为,要考量妈妈和孩子“亲的延展发展”,妈妈如果没做到时刻看着孩子眼睛说话,孩子表达需求时,没有及时走近和伴随声音等亲近行为,会使得孩子出现“人际交往中不能用眼睛对视,不能身体接触,以及不能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自闭症症状”。

公开信直接驳斥说,这系“错误观点”。“自闭症非心理疾病,是神经发育障碍,过分强调心理这一环境因素,属于恶意抹黑照顾者,并误导了公众,使照顾者容易面临来自社会的道德指责,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错误三:与早已被批判和推翻的理论不谋而合

书中写道:在自闭症心理社会成因的探索中,孩子早期的人际关系,是对母亲或者母亲人物中复制和发展而来。需要核查“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不是安全和可信任的互动关系”、“孩子需要妈妈时,妈妈有没有给孩子及时回应”、“妈妈或者担任母亲角色者是不是长期不间断陪伴在孩子身边”、“妈妈与孩子的互动关系是不是有冲突和矛盾”、“妈妈对生命体是不是抱有深深的愿望和期待”。

对此公开信反驳称,从自闭症成因角度,去要求妈妈们核查自己对孩子早期的养育行为,与上世纪50~60年代流行的“冰箱妈妈”理论不谋而合,该理论上世纪70年代已被学者和家长们批判和推翻。揣测母亲养育与自闭症成因的联系,是恶意抹黑妈妈,让妈妈容易遭受到批判和羞辱,易导致家庭互相指责,关系破裂(已有好多家庭发生这样的悲剧)。

错误四:“隔代教养”是自闭症的成因之一

书中指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保姆这样的照料者,如果面对孩子父母两地分居、外出打工或者经常加班的情况时,常在孩子面前叨唠“你要听话,你要懂事,妈妈爸爸都是给你赚学费去的,妈妈爸爸也很累”……孩子长期听到这样劝慰的话,会认为父母的成功比他个人重要。孩子慢慢就变得不说话,不爱看人,不愿意靠近。长此以往,自闭症的外显症状便慢慢形成。

公开信称:“该观点错误,容易让没系统接触过自闭症科普知识的读者认为'隔代教养’也是自闭症的成因,恶意抹黑自闭症家庭,让社会误解,这些家庭承受重大心理压力。正确的观点是:自闭症不是心理疾病。”

公开信称:“我们最信赖的残联,不应为早已被证伪的观点买单推广,加大社会大众对自闭症人士家庭的偏见和误解。”

残联致歉 马上停止推荐此书并联系作者


▲▲▲

在这场争论发酵之际,涉事残联给出了回应。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闭症成因异常复杂,如何康复是一道难题,除了去专业康复机构治疗,如何营造好的家庭氛围,也十分重要。推荐此书,原本想给家长一个多维视角看待自闭症的成因,更好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治疗。

对于家长们的激烈反应,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理解,“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也随时欢迎他们提出建议,包括把他们的看法或者经验纳入到科学研究,让我们更好去了解自闭症。”

因推荐书籍而引发的争议。涉事残联的领导也高度重视,及时表达了歉意,会马上停止推荐此书以及联系作者。

“冰箱妈妈”理论 几十年前已被摒弃


▲▲▲

其实,上述这本书中的观念,是早已被学术界推翻的“冰箱妈妈”理论。

上世纪初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得到空前发展。那时认为,人类的许多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冰箱妈妈”一词就此诞生。“冰箱妈妈”理论指出,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是其母亲冷漠、养育方式刻板所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些家庭不仅倍受谴责,还被剥夺了生育的权利,以达到优化人种的目的。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可这一理论,认为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的爱和汗水并不比别的家庭少。儿童精神病学领域的专家内穆兰也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

后来的双胞胎研究则发现,同卵双生的孩子,一个有自闭症,另一个患自闭症的几率高达80%以上;如果是异卵双生,一个有自闭症,另外一个也是自闭症的几率大约为5%~15%,说明自闭症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患儿癫痫几率比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证了自闭症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先天性神经系统异常造成。1970年,“冰箱母亲”理论彻底被否定!

残联给自闭症儿童家庭下发的书籍,有几十年前就被摒弃的理论,确实错得离谱,难怪家长们情绪激烈。

写书非小事 需保持严谨和谨慎的态度


▲▲▲

中国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著书立传,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去影响他人,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情。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想要改变人们迂腐的思想。

这就要求,写书的人,即便不是领军人物,至少也是相应领域内的专业人士,还要务必要保持严谨和谨慎的态度。

但是,互联网时代来临,不仅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就是正式出版的书籍有时也难以保证质量,误导民众,误人子弟。

对于错误百出的内容,需要坚决抵制!上述家长的行为,值得支持!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背后都缺少一个给予陪伴的父母?
孩子的行为泄露了脑发育的状况:不要错过孩子行为干预的黄金期
求求你们,别再当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了!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会自我刺激?
知识总是在路上
【自闭症】我是一只蜗牛的妈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