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唯一武汉出土,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这件国宝到底长什么样?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一级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的是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其出境展览。其中,大玉戈为武汉市唯一、湖北省年代最早的入选文物。

大玉戈。1974年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3号墓出土。质地为蛇纹石,硬度3.5,长 94 厘米,厚仅1厘米,宽 11 厘米。质地为蛇纹石。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07),藏湖北省博物馆。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商代最大的一件玉戈,堪称玉戈之王。这件大玉戈保存完好,是仿照铜戈样式琢磨而成的,长援短内,援作宽长条形,中脊起棱,两边刃,直内,前段有一圆圈,作按柲系缚之用。

 前锋薄而利, 呈三角尖刀形, 玉色为黄褐夹灰斑,通体琢磨精细,薄而扁,光润晶莹,制作十分精致。在当时没有动力机械的情况下,要将一块大玉石加工制作成这样长而薄的玉戈,如果没有丰富的玉器制作经验和高超的琢玉技能是不可能。其出土地盘龙城遗址是中国商代遗址,面积约1.1平方公里,距今约有3500年历史,是商代保存最好的一处古城遗址。

大玉戈整体呈硕长形。玉质成青黄色,在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是最长的。玉戈整体呈扁长形,通体光素,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刃部的一边平直,一边略成弧形,两边均有刃,头部较为尖锐。柄部略成长方形,上下两侧有稍微凸起的脊。刃部和柄部相交之处有一个圆孔,在使用的时候以绳子穿过圆孔,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大玉戈属礼仪用玉,主要用于古代高级贵族的仪仗之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大玉戈的出现,证明盘龙城在商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玉戈的制作有如此高的工艺水平,说明我国制玉工艺的历史十分悠久。商周时期,视玉为宝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统治阶级往往把玉器视为权力、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礼记正义》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当时的“君子”佩戴玉器,以比喻纯洁、高尚和行德。玉器多少、形状大小,成为权力与财富的标志。盘龙城的这件大玉戈,形状属于武器,但其薄而狭长,表面光洁,刃锋无用痕,应是表示墓主人生前的权力与财富之物。它如此之大,说明墓主人生前的重要社会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品绝藏的文物,出土后便引人注目,43年间只展出过一次
【瑾瑜匯】精品文物——曾侯乙墓十六節龍鳳玉飾
盘点中国出土的那些逆天文物第二弹,太不可以思议了
第五講:海岱玉文化課題綱要(二)
华夏遗珍_玉器13_大玉戈
中国十大镇国玉器,金缕玉衣只排第三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