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市集聚高端人才,打造产业之“芯”

着力谋划推进武汉智能经济的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等方面与市级重点项目享受同等政策。加快骨干交通网建设,完善多式联运配套,持续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大力提升产业物流保障水平。着力完善城乡通信网络设施,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北斗基站、5G规模组网、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及城域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提升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公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全覆盖。探索建设自动驾驶、无人机/无人船测试场、数字工厂、智能社区、城市大脑、智能家居展厅等应用示范场景。

充分发挥基金效能

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设立500亿元光谷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基础性、带动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先后设立中国信科5G产业基金、长飞光通信产业基金、生物产业基金等基金。2019年,逸飞激光、达梦数据、敏芯半导体等超过80家企业完成股权融资超过60亿元。

组建了1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67家产业创新联盟,5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39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238家、市级128家);447家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30家、省级153家、市级264家)等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还积极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先进存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激光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筹建国家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研发平台;提升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在汉高校争创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依托国家存储器基地,重点发展存储芯片、光通信芯片和卫星导航芯片,努力形成以芯片设计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与材料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立了先进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发三维闪存芯片,其中32层芯片已经实现量产。

编辑搜图

高德红外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我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速位居全国前三(位居香港、杭州之后)。截止目前,武汉市已集聚芯片企业100余家,包括烽火科技、梦芯科技、芯动科技、虹识等3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正在形成以存储芯片、光电子芯片、红外芯片、物联网芯片为特色的国家级“芯”产业高地。

推进众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建设

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众创孵化全链条,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全市共建成各类孵化机构400余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6家),孵化场地总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26万家。二是围绕国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4大基地建设,组建了国家先进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

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武汉市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同推动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建设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东湖高新区、武汉新芯、新思科技等单位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每年培养2000多名微电子产品设计、工艺开发、封装测试等工程技术人才。联合企业开展人才培训。依托人福医药、中钢集团、医工院等企业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项目合作及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企业人才国际交流,武汉市每年组织6批光谷“瞪羚”企业主要负责人赴牛津、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等学习,帮助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生态圈。

精细服务精准引才

打造高端人才高地。深化实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工匠培育工程”、城市合伙人等人才计划。探索了“引一人,带一团,创一企,聚一群”、“引一技,育一团,创一业,聚一群”等人才服务新模式。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连续8年,在硅谷、伦敦、北京、深圳等地举办活动,成功吸引1万多名楚才回武汉创新创业。截至2019年底,武汉共引进诺奖得主8名、外籍外地院士45名、“城市合伙人”116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诺奖级人才创历史新高。

优化人才保障政策,完善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为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武汉市对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的武汉黄鹤英才(产业领军人才),给予50万元一次性资金补助,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最高可以给予1亿元的股权投资支持,直接评定为高级职称,同时,为产业领军人才提供签证便利和在华永久居留权推荐,提供优诊优疗服务,对子女入学,购房等方面也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这些产业领军人才对于培育集群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链水平、攻克核心技术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历年引进培育300名的基础上,武汉市今年计划再引进培育200名武汉黄鹤英才,为国家级战略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产业领军人才支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人才集聚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同运行,继续培育引进一批高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每个产业细分领域至少引进1名院士级顶尖技术人才,至少引进2名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高管。采取挂职锻炼、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参照《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有关规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2019年,武汉市各级财政安排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近70亿元。同时围绕打造“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和世界级的生物产业集群,拨付重大招商项目政策兑现资金50亿元,支持长江存储、中国信科、华星光电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各级财政执行先进制造业和集成电路重大项目退税政策,及时缓解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重点项目税收负担,全年预计减税42亿元,减税降费效应明显。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2019年,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350.02亿元,同比增长17.43%。实施“上市倍增计划”,全力推进企业上市,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推动人福医药、天风证券、光迅科技、东湖高新等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2019年,实现资本市场IPO和再融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推进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补偿”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2019年1-11月,武汉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放金额7.077亿元,累计发放金额56.68亿元,全市5家专利代理机构和2家企业合计缴纳保费104万元,总保额达到3483万元。

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将大力推进《武汉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高速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部署5G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升级、建设高标准数据中心、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便捷智慧的融合基础设施,加快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医疗教育、智慧旅游建设;建设高端前瞻的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聚焦重点产业,着力招商育商,积极储备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库,到2022年,重点产业储备项目投资总规模突破万亿元,年度可审批和可开工的项目不低于储备项目数的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资、引智、创业
武汉市级重大项目清单公布!计划新开工这些项目凤凰网湖北
视界|来自各界大咖对农业的看法集锦
涪陵新城区又有大发展!将建设涪陵自己的“硅谷”!
营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
重庆九宸府|渝北融创九宸府:两江协同创新区这样聚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