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遥日记 | “文学是最高的理性” (树洞已重新分类)

是不是很久没有发一些文学文艺类的文字了,差点都要忘了我还是个中文系的学生。创办公众号的初衷其实也是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可以好好写文章,写短句的。

可是现在即将变成职场文的世界了。

可是我也不想刻意改变它。

现阶段是个什么样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怎样的,不应该刻意装作自己还能解读出现当代文学上的一些事,不应该装作自己还在阅读现当代文学,丧失敏感度就是丧失了。

但仍然觉得,文学是最高的理性。

“希望人文学的底色,成为你在绩优至上、欲望无边的世界中的护盾,或成为独善其身、向阳成长的勋章,或成为你兼济苍生、仗剑天涯的战衣。”

1

体制内的公文写作,不同于刚毕业时在异地书店写文学类推文的日子。

书店那段日子属于自我思想消耗,就是明明自己没有阅读多少除了现当代文学以外的书,没有学过广告,不会文案策划,也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但为了生计,也要装作很内行的样子。

不过我也有耍小伎俩,在领导让我独自运营14个自媒体账号,每日必须一篇原创的时候,我为了账号尽快通过原创期,为了账号垂直度更高,彻彻底底把路遥研究了个遍。就是如果我当初考研成功,研究生论文写路遥也可以深挖很多的程度。

于是,我写了两个月的路遥,日日创作找新的爆点。

也得亏了路遥,我在工作一个月之时,成功在头条写出了第一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之后在百家号、企鹅号也非常顺利的突破了10万➕,头条上也写出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记不得多少篇的10万➕。

估计现在在头条上搜路遥的一些研究讨论,还能搜到我写的东西吧哈哈,感谢路遥先生。

在领导允许的范围内,我还是在异地的工作岗位上保有了热爱现当代文学的我自己。

在同学朋友们刚毕业或者读研,还不知自媒体运营如何突破10万阅读量的门槛之时,我却似乎摸到了门道。

如果那时候能开始做自己的一个自媒体账号,坚持下来,应该也会有不错成绩。毕竟给书店写文章都可以10万➕,更何况是我自己的账号,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没有顾忌。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当初能坚持写下去。

但不否认的是,这段短短的几个月没有转正工作经历,是我内耗最严重的时期,也是我最迷失的时刻。

租着2出头的房子,因为是第一份工作还是在异地,父母接济了许多钱,文案策划、新媒体运营这种工作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工资全部都是3出头,家里也没有闯北京上海的资金支持,完全不知道这3出头的工资在这个大城市能怎么生存下去,完全不知道我到底要不要选择除了写作以外的其他工资高点的工作,未来又在哪里。

最后我找了家庭客观理由,在转正之前,辞职了。

2

和老妈拉着行李箱回到了我的家乡小城市。

之后的故事就顺利多了,在家待业十几个月,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打游戏、减重锻炼、和本地朋友出去玩、找书看......

就是再也没碰过写作了。

就这样边给自己充电,边颓废生活,边迷茫未来。直到一位刚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好朋友,建议我试一试当时因为疫情从三月改为夏天笔试的公务员省考。

但我是那种不容易坚持一件事的人,如果思想内耗严重就会再也不碰了,从书店工作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我有运营写作的能力,但没工作的十几个月,我从来没想着自己再启动自己的账号去写作。

我就是觉得很累。就把这个公众号和微博小号,当作是发泄窗口。

写作都如此懒惰,学习也不会很积极了。

安静地颓废玩着游戏,想着等省考的公告出来再说吧。

夏天,公告出来了,家乡有好几个我能报的岗位,限制汉语言文学。

我当时还挑挑拣拣的,因为可以报的岗位太多,还在网上搜索每个单位职责是什么,我喜欢吗。

我真的在报名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体制内的工作,也没想着要来这里。所以真就是一无所知的状态。最后排除了法院之类单位,选择了听起来还蛮不错的行政单位。

报完名,报了线下机构培训班,就那样上了整整二十天的行测申论课,就上考场了。

巧合的是,刚开始上课,我就浑身不知道因为什么东西过敏了,大夏天的,特别痒。边上着课,边抽空去看病,抽血化验、吃药、输液,每天中午晚上睡觉前,还得让我妈给我抹什么炉甘石洗剂,上半身前后全部抹,真的是受死罪了!

别人都是中午下午吃饭时间听个网课或赶紧休息,我倒好,不是看病输液,就是天天冲澡,吃药,抹药。真心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

在考前七天酒店集中培训时候,终于不太痒了,只要吃药就能控制了。

我真觉着这运气真背!学习时间还短,又生病,这次肯定是考不上了!

结果,命运可能是给我的考验吧。

如果能承受住身体上的罪,还能不再放弃能坚持下去,就会给我一个惊喜。

就如同我从高中就很喜欢的一句冯至的诗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的彗星就是这个岗位。

3

笔试成绩出来后,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我的行测分是真心很低,我自己学的也不咋地,模拟考试都是在58-65之间徘徊。但是省考时我的言语估分,40道只错了2道,用了三个软件估分都是如此。考的如此低言语还能错这么少,可见我其他学的有多差。中文系救了我一命。

我的申论分在那年来说可以说是极高的了(普遍很低),高低对比不只是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比较的那种(这不能细说)。

也是靠申论分数,把我的平均分直接拉高了很多,跟第二名差开了5-15分(具体多少不方便透露,这样很容易就查到我啦哈哈)。

总之第二名想超过我理论上几乎不可能了,只要我上了面试考场,就等于上岸了。

写作再次救了我一命。

被中文系和写作保送上岸的感觉,就好像被命运推着在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对文字敏感,所以言语正确率那么高,因为爱写作,所以申论分高。我跟大家分享上岸经验时,别人问我妈我怎么学了二十天就考上了时,我们都是这套说辞。

大家也都有觉得,噢,她写东西一直很厉害,就是吃这碗饭的,上岸是自然的。

但我内心总有一种被命运把控、推着向前的感觉。

不知道怎么说。

进入工作岗位,我没有再有书店工作的那种思想内耗感觉了,而是好像找到了用武之地似的。

前二十几年,在家人、同学、老师眼中平平无奇,成绩普通,毫无特色,还比较内向的我,在体制内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就一夜之间变成了家人、同学、老师眼中很上进很有能力很爱看书写东西很厉害的人。

包括在单位里,从一开始上班到现在,我的标签从来就是“笔杆子”“写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很爱看书”“写的这么厉害小时候学习一定很好吧”。

听到的批评则更多来自于我的性格,“内向”“腼腆”“不爱说话”,这是一开始的评价,现在在单位有改变很多很多。

我靠着公文写作、投稿发新闻,有被宣传部领导向我们橘长要过我,这是我工作以来听到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宣传部的确我非常向往。虽然最后因为单位缺笔杆子,橘长说培养出一个我也不容易,并不想放走我。

但如果说出我内心的实话,可能会被大家当做是凡尔赛。

不过这一期谈论的就是写作这件事,我还是想说明:

在体制内写了几年文章:业务及D建讲话稿、各式各样或活泼或纪实或正经的新闻、研讨材料、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等材料,其实至今,我还没有尽全力。

即便是被领导同事或其他单位的人夸奖,但我自己内心很清楚的,我完全没有尽全力去写。

这还不是我的水平。

可能是缺少对现当代文学的激情,可能是在没摸到公文写作的门道前并不想太努力,可能是对这个单位的工作内心深处并无波动,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轻而易举,没什么挑战度。

单位蛮多人都认为我平常一定下了狠功夫,不然写的不管是新闻还是讲话稿,怎么抓点抓的和别人不一样,写的很新颖。我从好些人嘴中听过类似的话。

但实际上,每次任务来临,我所耗费的时间其实很短很短。我只是害怕主任再给我塞一大堆工作,所以每次提交的很晚而已。

有时候我知道这个工作明天中午截稿发邮箱,但是前一天下午其实我还是啥也没写,照样发发公众号,干点别的。

因为我知道这个文章,明天早上,我一定能赶出来,所以不急。

其实这些工作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每次有人来我办公室都能看到我在写写写,那只是我在写一些很简单很没意思的文字,对我来说就是在工作,不是在写作,没有创作的快感。

之前在书店工作时,这个公众号几乎处于停更状态,因为没有思想内耗太严重,回来写作都不想碰。

现在体制内工作,反而开始在公众号不停写,而且写的都是流水账,一点不追求精致度,因为没有思想内耗了,开始关注自我内心了,我的内心就不是精致的,就是开心时候写开心,烦躁时候吐吐槽,我写给我自己看的。因为也不图能通过这个赚多少钱,有多少创作收入。

之后五六七八年的规划,就是考个在职研究生,等再熟悉一些体制内工作后,再度重启阅读和对文字精致度的追求,写稿争取登上半月谈之类的刊物。

心气挺高。

肯定有人会觉得在职研究生没啥用没有价值,费那劲干啥。有人会觉得那些刊物能刊登不可能,就算登上了又能怎样,改变不了现状的。

但都是我自己对自己定的目标要求,不受制于别人的目光怎么看我,我自己觉得自己很棒就好了。

只不过,能靠着写作工作赚钱,是一件幸福的事。

4

所以我重新把公众号内容归类了一下,打算一直写下去。

大致分为3类。

1.日记类:

►情感文艺版(偶尔短暂回归一些文艺的自我,日常生活、未来的考研故事应该都会放在这)

►体制成长版(工作上的一切都在这里,目前都到「第3期」了)

(1,2,3的意思是,公众号后台一次只能放30条文章,放满了只能重新列一个,所以就有第1期,第2期,第3期)

2.文字创作类:

►公文写作分享(之前发了好多写作分享,因为内容敏感,都被后台强制下线了,真的很难分享这些!以后我就不发大合集了,就以个例来分享写作或是写自己的写作经验)

►阅读分享(自己读的小说的读书笔记切片、平常看到的短句)

►自写小说(现在里面有一篇我初中时候写的情感短篇小说,很稚嫩不建议大家看,未来极有可能会以小说形式写一写体制故事、感情故事,等经历再多一点会启动)

3.所谓树洞

►埋藏秘密:跟大家对话的窗口,会收藏一些公众号后台私信留言给我的话~真的很欢迎大家可以来交流、甚至分享你的故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制内严重内耗有什么表现?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张艳茜专栏◎从编辑到写作
坚持个性化写
啸鹤笔谈|官样文章禁锢了文字的性灵
当你陷入内耗时,该如何自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