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一想就能减肥”背后的心理学诡计

文/小宋老师

- 01 -

你相信“想一想就能减肥”这个口号吗?

当我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某个无良商家,为了谋取不义之财而提出的一句博人眼球的广告语。

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丽娅·克拉姆,却通过一项有趣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想一想就能减肥”这句口号的科学性。

克拉姆在美国的7家酒店(其中4家酒店为实验组,另外3家是控制组)招聘了若干名服务员进行研究。

这些被招募过来的服务员当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自己没有规律地锻炼身体,有三分之一的人说自己从来不运动。

他们的身体也的确反映了自己的想法。服务员的平均血压、腰臀比和体重显示,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运动过,就像每天都在久坐一样。

然而,打扫酒店其实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铺床、收拾地上的浴巾、推重的行李车、吸尘等等,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

经过计算,研究人员发现,打扫一个小时酒店的运动量相当于每小时步行3.5英里的运动量。

那么,为什么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改变酒店服务员的身体状况呢?

克拉姆认为,问题出在了服务员对于自身工作的认知上——他们并没有将工作看成是一种可以改善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

于是,克拉姆设计了很多表明打扫卫生其实就是在锻炼身体的标签,贴在了服务员工作的地方,目的就是让服务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等同于体育锻炼。

为了达到更好的提醒效果,精心设计的标签上还包括做每项工作所会燃烧的卡路里。例如,一个140磅重的妇女,打扫浴室15分钟,将消耗60卡路里。

4周之后,克拉姆回访了这些实验对象。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被告知工作等同于锻炼的服务员,体重和身体脂肪都有所下降,血压也更低了。

对,你没看错,那些参加实验的服务员其实还是在做着同样一份工作。但是他们在认知上的转变——“工作其实也是在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却让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仅仅改变自己的想法,的确可以达到减肥的功效。但前提是,你必须像酒店服务员一样,本身就从事着某种形式的体力劳动。

如果你每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有参加任何形式上的体力劳动,那就不要去奢望“想一想就能减肥了”。

- 02 -

在心理学当中,“人的思想观念可以影响人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多么新鲜的研究结论了。众所周知的“安慰剂效应”,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所谓“安慰剂效应”就是指,当病人吃下没有任何治疗效果的药物之后,由于病人特别相信药物的疗效,从而导致症状确实得到缓解的情形。

对抑郁症、偏头痛和帕金森症等疾病的研究发现,假药(无副作用的糖丸)、假手术和假针灸等治疗手段实际上都可能会对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身体会接受大脑的暗示,跟随你对药物的期待而发生改变。当你觉得药物会有效的时候,即使是没有任何疗效的药物,依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

- 03 -

最后,我们再回到开始所提到的那项证明“想一想就会减肥”的心理研究当中,看看这项研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或者是减肥事业会有哪些启示:

第一,并不是只有在跑步机上跑步才叫锻炼身体。

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都可以称之为锻炼身体,但前提是你要记得给这些体力活动贴上一个“锻炼身体”的标签。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

作为一名奶爸,我总是很难抽出大块儿的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其实,只要转变一下观念,在“看娃”的过程中多融入一些体力活动,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健身效果。例如,抱着孩子去逛超市,扶着孩子爬楼梯玩等等。

除此之外,在上下班的路上,换乘地铁需要步行的时候,挤公交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给这些体力上的活动贴上“锻炼身体”的标签。提醒自己这也是运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好:挤公交是包含散打、瑜珈、柔道、平衡木等多种体育和健身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

哈哈,假如怀着这种信念去上班,那么你就会把拥挤的上班旅程看成是“开心的锻炼身体的过程”,而不是“倒霉的一天的开始”了。

第二,长寿的人并没有刻意锻炼身体的习惯。

这是一个题为《如何健康长寿》的TED演讲当中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结论。

研究人员选取了世界上四个长寿之乡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生活在那里的长寿人口进行了研究。

而研究人员发现的第一条长寿的秘诀就是——自然的活动(Move Naturally)。没错,那些长寿的老人都没有去做一些刻意的锻炼活动,例如定期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跑步,游泳,跳健身操等等。这些都没有。

但是他们却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融入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自然的活动。例如:打扫卫生,频繁的上下楼梯去干一些家务活,步行去街角的某个商店买东西,亲自动手去修剪自家的草坪等等。

虽然这些长寿的人并没有采用那些看似正式的运动方式,但是他们相信忙活一些日常事务已经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了。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状况也的确表现得非常不错。

第三,运动手环可以帮助你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这两年,运动手环很流行。这种手环通常都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功能,那就是计算步数。

运动手环最大的一个妙处就是,它能够给所有看似无意义的行走赋予运动的意义,从而对人产生一种“我在不停运动”的积极心理暗示。

例如,当你下楼去取一个快递的时候,它会显示你走了多少步数;当你从卧室走到洗手间去上厕所的时候,它也会帮助你去自动累加步数。

步数上的累加,实际上就是在不停的提醒自己:看,我又在锻炼身体了。

这种不断的提醒,就像是研究者为每项打扫卫生的活动贴上一个标注会燃烧多少卡路里的标签一样,对人们来说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并且最终真的会让一个人的身体感觉越来越健康。

有很多的研究证明,每天步行一万步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减少一个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当然,此类研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我觉得,要想通过“每天行走一万步”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有两个重要的前提:

首先,你需要一个像运动手环一样可以让你明确知道自己一天行走了一万步的计量工具。

其次,你要特别相信,一天走一万步真的能够为你的身体健康带来积极的改变。

因为人们认知上的转变,会导致人们的身体状况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你所得到的,往往是你潜意识所期待的结果。

这也是,“想一想就能减肥”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学诡计。

参考图书:凯利.麦格尼格尔著,《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拉伸筋骨操
户外跑步更锻炼身体
每天走路能锻炼身体吗?
早上锻炼身体和晚上锻炼身体,哪一个更好呢?你支持哪一个?
锻炼身体好处多
不可错过:20、30、40岁的分龄减肥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