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 | 歌曲绘画:只用眼睛也能欣赏音乐



联觉艺术家梅丽莎·麦克柯莱习惯用画笔把歌曲带给她的视觉感受描绘下来,画作用歌曲的名字来命名。左图是《普林斯的“重复的欢乐”》,这首歌是一首带有黑人灵乐风格的节奏蓝调。这是一只花斑原海豚的叫声所形成的图案,由电脑工程师马克·费舍尔从北大西洋亚述尔群岛海域录制后,用彩色成像软件把声波着色而成。


声音由听觉接收,图像识别则由视觉分管,这两种属于不同感官的艺术形式应该没有相互转换的可能。不过,有人却能“看到”身边的音乐,并且将旋律“凝固”到画板上。许多研究机构也正在进行“声音视觉化”的尝试,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也许就能从真正意义上观赏音乐的“色彩”。

  “感官联觉”艺术家用色彩画下乐曲

  海外媒体报道,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证实,人类大脑的每一个区域负责某种感觉成分,比如声音分属听觉区,气味分属嗅觉区。但是,在有些人的大脑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区域发生融合,他们就会看见有颜色的音符,听见牛肉的香味。这被称为“联觉”现象。

  美国密苏里州的梅丽莎·麦克柯莱肯就是一个“感官联觉”者。从出生开始,她的各种感官就有着交叉作用的影响。“对于某些刺激,我体验到的是‘错误’的感觉,觉得每一个字母、每一个数字都被涂过颜色,一年365天围绕着我就好像围绕着空中的某个定点打转一样。”她这样解释她感觉到的与众不同的世界,“不过,最奇妙的是我能看到听到的音乐。它以多种色彩、多种质地以及多种形态的形式流淌着、转换着,就好像它是那支歌里的核心灵魂元素。”有趣的是,在15岁以前,梅丽莎都以为其他人也跟她一样,被身周色彩斑斓、动感十足的乐声所包围。

  如今,梅丽莎已经成了一位艺术家,她的工作就是把自己每天“看见”的歌曲用油画、亚克力画描绘下来。这些颇为抽象的作品都以单曲命名,主要以色块和点、线为主,但风格上也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重金属摇滚会出现爆破的效果,以冷色调为主,而节奏舒缓的歌曲则呈现温暖柔和的色块。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别人理解她所生活其中的那个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世界。

  声音视觉化让普通人也能看到旋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机构也尝试着用软件把声音转化为视觉的符码。海外媒体报道称,一名电脑工程师马克·费舍尔就致力于采集座头鲸、鹌鹑、猫头鹰等各种动物的声音,其中也包括海豚这些声波已经超出人类听觉接收范围,即“听不到”的声音,然后用彩色成像软件把声波着色,就得到了几何图形和花朵形状的图案,有些像万花筒中看到的几何对称图像。在费舍尔之前,为了识别动物的物种,海洋生物学家通常就会通过绘制动物“歌声”的声谱图,将声音可视化,但这种声谱图只有黑白单调的细密条纹。费舍尔的软件用的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小波转换”数学过程,鲜艳的颜色和更复杂的图形能够记录声音中更多的细节。而德国的ZKM音乐与声音研究所,则进行了更多可供大众参与的声音转码的尝试。早在2007年,该研究所就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声音之云”电子音乐赏析会,利用当代高科技电子及视频3D技术,组合多种艺术形式,让观众体验“音乐视觉化”的艺术享受。其中《Xronos》节目通过动态模型的电脑动画的运用,让声音和图像互相关联,全部音乐产生于弹性体物理模型,同时,图像展示了相应的物理模型。这家研究所的专家还参与了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的“触摸声音”互动艺术装置,让观众体验种种音乐“可观”、“可触”的互动,比如其中一个叫做“声音立方体”的装置,是一个魔方似的发亮立方体,上面每一格颜色和亮度都根据现场观众发出声音的共振而变化。专家表示,声音的视觉化在将来会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美观。看音符“跳舞”的美妙体验,距离普通大众也并不遥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胎儿感官发育与胎教的关系
如何欣赏交响乐〔5〕
对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特性的比较研究
[原创]用感官刺激把顾客留住 - 李治江 - 畅享博客
诡道学堂 | 除了视觉营销,这些感官营销也很重要!
你能听到GIF的声音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