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


  雅茶,是指茶树叶沏成的饮料,在川西南老百姓的生活里,这个派生的意义早已跃居茶字的首要义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的价值几乎都是正面的、健康的、良性的:能解乏,能除烦,能摄生,能静心,能怡情。“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宋·苏轼)此语自然有所夸张,但似乎不这样写就不足以充分表达爱茶之意、惜茶之情。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行走在人世的繁华中,穿梭在秋天的时空里,不知不觉中,京城已是金黄一片,秋风起处,落叶萧萧如蝶飞舞;寒霜过处,烟雨迷濛氤氲飘摇;山里林间,到处是满山的红枫怒染秋的静美,是满树的鲜果弥漫秋的馨香。中国雅茶文化万里行走进眉山,一群茶文化爱好者齐聚一起做了一次有意义的探讨,追根溯源苏东坡与雅茶文化,爱茶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品茶的好时节。始终以为,喝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三五成群围成一桌,倒上一杯清茶,慢慢地品着茶香,叙叙家常,论论时事,听听小曲,自然是一种惬意的消遣,心绪便如湖水般宁静;读书之人品茶,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神情专注而沉思,悠悠然沉醉于书中的意境,在书香中体味人生的精华。


  一个人的安谧,几个人的知己,都是非常中国味的。茶本就是很中国的东西,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有着士大夫的优雅情怀和隐士的恬淡风骨。看书上说,古人喝茶异常讲究:夏天,用绢帕装一撮碧螺春,黄昏搁在将开未开的荷花心里,第二天早晨拿出冲泡,清香淡远。秋天,用一块方巾,包一勺龙井,挂在盛开的桂花之间,四五个小时后取下,沸水冲过,浓香沉郁。甚至有人将一袋茶隔夜系于稻花丛中,回归田园。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现在的都市人大多数忙于生计,奔波忙碌,偶尔也偷得浮生半日闲,虽鲜有机会去山野林间煮水烹茗,但在自家阳台上,取清凉的矿泉水,煮茶烹食,在“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中,沉浸在满室的茶香中,依然可以享受到一份恬静,一份悠闲,一份自然的野趣。由此看来,茶是和气的。茶融入社会后,似乎与谁都合得来,柴门土屋进得,朱门大院也进得,不卑不亢,既能和柴米油盐酱醋一起静静过日子,也能和琴棋书画诗酒一起托物言志,释放心灵;既能满足人的“牛饮”,也能让人慢慢品味,还有色香味俱佳的茶道,美不胜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眉山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彭山县江口镇是有文字记载的世界最早的茶叶市场和茶叶产地。早在西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资中王褒在所写《僮约》中就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眉山又是苏东坡的故乡,苏东坡好茶皆知,他对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可以说,苏东坡把茶的文化与品德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深明茶理,深谙茶道,把煮茶的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于茶,我实在懂得不多,但又实在偏爱。毛尖清丽,银针秀美,龙井稍涩,乌龙偏甜,碧螺春清淡。唯有铁观音却恰到好处。朋友曾送给我三种安溪名茶——“铁观音”,三种铁观音形状看似相近,香气和汤味却是迥然不同。传统制法的火香、清幽细长的清香、馥郁芬芳的浓香,在那薄如蝉翼的白瓷盖碗中交替演绎,各显风骚,细细品来,直觉咽喉间回甘徐徐。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一杯茶,水意葱茏,清香流动。禅言:杯盏人生。读罢,杯水盈盈方寸间,万念聚拢,欲语还休。个中滋味,自晓自知。晚秋,且让我们一起吃茶去吧。夜雨茶香悟人生,细雨将月光锁在了夜的外面。沏茶,临窗而坐,仔细聆听着夜雨。人生是一场雨,经历着快乐、哭泣、快乐的一个个轮回。快乐如晴朗的天空一样明亮,而挫折如无情的雷鸣。我想,因为眼泪,苍白的天空才变得如彩虹般绚丽多彩,也正因为眼泪,平凡中显出了一点韧性。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苏东坡的散文,向来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同时代的欧阳修相并称。他的散文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新。《叶嘉传》以拟人手法,铺陈茶叶历史、性状、功能诸方面的内容,其中情节起伏,对话精彩,读来有栩栩如生的感受。“苏轼一生爱茶,写了大约200多首与茶有关的诗词。”眉山文史专家王仿生说,通过研究苏东坡写下的茶诗,可以知道他一生爱茶,不管是他得意之时,还是落难之后,都不改对茶的钟爱,长期的地方官和贬谪生活,使他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苏东坡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都颇有研究,自然也是品茗高手,他曾在月夜江边汲水煎茶时写下“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的绝佳诗句。更难得的是,苏东坡还亲自栽种过茶,东坡贬诵黄州时,他经济拮据,生活困顿。黄州一位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地上收获稍济“因匮”和“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由此,我们有理由猜测,苏东坡爱茶是因为受家乡这片散发着浓郁茶文化土地的影响,事实上,三苏父子都曾在其文章中歌颂过故乡的茶。王仿生介绍,苏轼曾经在洪雅县的青衣江畔拜访过当地的茶农,还曾购买、品茶过当地种出的茶叶,而这让苏东坡在外为官多年依旧挂念不已写下了:“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的诗句,很多人误认为诗中的紫笋是一种笋子,其实不然紫笋,一种名茶,因其鲜茶芽叶颜色呈微紫色、嫩叶背卷如同笋壳而得名。苏东坡曰,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清心,五能修身。不同的人从茶那里能获取不同的享受。一杯茶香入口,会反复感悟出生命里的另一种颜色和滋味。人生的旅程里有多少初尝的苦涩,就有多少随之而来久存的香甜。可以说,苏东坡与眉山茶的故事丰富多彩,更值得被人们挖掘,这样能让眉山的茶更具东坡的神韵。


  自古以来,人们对苏东坡以及茶文化的挖掘就不曾断过,中国雅茶文化网,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牵头举办,苏东坡与雅茶文化的探讨,以茶会友,传承东坡雅茶文化,是造福后人之举。品一口茶,清涩的味道涌进喉咙。叶片还都未舒展开自己的身体,漂浮在杯口。香的逸出,难道也需要奋力的挣扎而挣脱束缚?那一片片漂浮在杯中的,仍如人生的颠沛流离而往复上下沉浮。我寻找苏东坡与雅茶文化答案。喝茶是一种享受,儒、道、佛中人都爱饮茶,各人的生活状态不同,从茶中品出的感觉也不一样。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蓦然一种“漠漠轻寒上小楼”的感觉,于是轻吟“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丝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人生几何,几何人生?我双手抚杯,丝丝暖意缓缓流淌到心间。打开杯盖,突然一股浓郁的清香逸出,让我陶醉,让我痴迷。我慢慢地深呼吸,享受着这来自杯中的馈赠。轻风伴着丝雨扫着落叶,我突然顿悟:答案就在杯中。山好好,水好好,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我们何必还要去自寻烦恼呢?虽然我们为了名利而来去匆匆,但也不妨留点功夫来饮茶,因为喝茶也是我们人生所需要的啊!


  穿越唐宋,追溯东坡与雅茶文化。昨日种种不幸,都如“自在的飞花”轻飘似梦。哎,惟有那样笑傲痛苦,不懈努力,才能用自己有力的臂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苏轼的《叶嘉传》是一篇游戏性质的美文,但其影响却不小。自此以后出现的“传”,如元代杨维桢的《清苦先生传》、明代徐的《茶居士传》、支中夫的《味苦居士传》等,从中均可见到苏轼《叶嘉传》的写作手法。苏东坡一生爱紫笋〈雅茶〉,不管是他得意之时,还是落难之后,都不改对紫笋〈雅茶〉的钟爱。由于对紫笋〈雅茶〉的厚爱,苏东坡把茶的文化与品德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深明茶理,深谙茶道,把紫笋〈雅茶〉的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苏东坡陪父漂流其上亦留下:“相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之赞叹。

  (王仕彬)

本期编辑|梁前坤  陈玥

山水洪雅|微信号sshongya|免费订阅

投稿|图文/历史/游记/美食|有稿费


-投稿联系-
微信| 135409625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茶与文学艺术
轻松品茶,自在生活
一杯茶,一点对生活的感想!
茶旅研学丨茶田露珠的秋日茶香
喝冷泡茶有啥坏处?好处也不少!你懂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