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姿多彩的耿马傣族民间舞蹈


 

多姿多彩的耿马傣族民间舞蹈

2015年10月9日   南桂香 王飞/文 雷九江/配图

  耿马,是临沧市典型的傣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富集的民族文化资源。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形式,极富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傣族民族特色,融娱乐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耿马民间流传的傣族舞蹈有集体舞:如手巾舞、泼水舞、象脚鼓舞、尚笼舞;双人拟兽舞有:白象族、马鹿舞;单人拟禽舞有:蝴蝶舞、孔雀舞。其舞蹈特征和基本语汇多是对自然环境中常见动物的模拟或是表达欢庆喜悦之情。据耿马傣文地方史《利苛勐》记载,这些舞蹈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嬗变,已融汇了丰富的舞蹈语汇,演绎为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耿马人民引以为豪的特有民间舞种。在傣族绚丽多彩的文艺百花园中,犹如一朵朵金色的缅桂,在傣家人心中馥郁芬芳,永远绽放。

蝴 蝶 舞

  蝴蝶舞是耿马傣族特有的土司宫庭道具舞蹈,主要流传在孟定一带,但已失传多年。县文艺工作者根据地方史书了解到孟定一带流传蝴蝶舞这一线索,深入孟定等地走访民间艺人,通过挖掘整理,失传已久的蝴蝶舞才得以重现舞台。蝴蝶是亚热带坝区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到春天,村寨旁、道路边的铁刀木枝头花团锦簇,引来一群群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生于斯,长于斯的傣家人看惯了这番美景,对于美便有着更深的感悟,人们模拟蝴蝶翻飞的动作创作了优雅飘逸的蝴蝶舞。而经过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和艺术加工,使其更具表演性和艺术性。

  蝴蝶舞是由少女身穿蝴蝶架衣在比喻鲜花的四个矮竹凳摹仿蝴蝶动作,合着节奏明快的象脚鼓声翩翩起舞,步伐轻盈,舞姿优美。基本动作有“绕花”、“闻花”、“惊飞”等,形象地表现了蝴蝶的特征,深受傣族群众喜爱。该舞蹈1980年参加了全区农民汇演,1989年参加了全省群文工部调演获纪念奖,1990年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华博览会的演出。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专业舞台演出的云南民族民间歌舞荟萃晚会——《跳云南》中,傣族《蝴蝶舞》被称为整台“跳云南”晚会节目中上中央电视台特写镜头最多的舞蹈,堪称耿马傣族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






马 鹿 舞


  
傣家人把马鹿舞称为“来朵”。马鹿舞主要流传于耿马孟定地区,也是当地特有的舞种,作为耿马傣族民间舞蹈中最为完整的道具舞蹈,主要由两人钻进用竹条和彩色花布扎制的马鹿架里跳。其道具制作精巧、形象逼真,舞蹈动作刚健有力,步伐轻快、节奏明快,构成了马鹿舞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历代民间艺人的发展创新下,马鹿舞已发展成为具有丰富舞蹈语汇,严格表演程式的舞蹈。孟定坝的马鹿舞分河东、河西两种跳法:河东民间艺人比较注重头部的表现,而河西民间艺人则注重脚步的变化。近几年来,傣族民间艺人大胆创新,融河东、河西两种跳法为一体。使舞蹈具备了“摆头”、“侧翻身”、“前钻身”、“咬花”、“拾物”等技巧性、高难度的动作,使舞蹈更富于表现力。正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马鹿舞从民间走上了表演的舞台。1988年孟定的马鹿舞参加了云南省首届艺术节的表演,1989年在省农民运动会上获优秀表演奖,1990年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中华博览会,马鹿舞由此名扬省内外。如今,每到泼水节或喜庆之日,傣家人都要敲响象脚鼓,跳起欢快的马鹿舞,借以渲泄心中满溢地喜悦。外地游人来到孟定,马鹿舞也成为必看不可的民间艺术表演节目。







孔 雀 舞

  古典孔雀舞,傣语中叫“嘎诺咏”。在重大节日中,“嘎诺咏”(即孔雀舞)是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在孟定一带较为流行。据说最初的古典孔雀舞是由男子带着面具,身穿竹编彩衣孔雀架子,头戴金冠而跳、而今多为少女跳,且不用戴面具。



  孟定古典孔雀舞跳法分两种:一种是下坝民间艺人跳法;由一个少女身穿孔雀架跳、节奏较快;另一种是下城民间艺人跳法,其特点是独舞,动作弧度大。近年来在孟定出现了徒手跳法舞蹈性更强。孔雀舞基本动作有出林,飞动、亮翅,寻食、饮水,嬉戏一系列表演程式,是耿马傣族民间重要的舞蹈之一。

白 象 舞


  
白象舞是耿马县勐永镇傣族表演性民间舞蹈,也是耿马特有的舞种。白象舞属双人拟兽舞,十分讲究舞伴之间的默契配合。由于白象道具庞大、笨拙、限制了舞蹈的灵活性。该舞蹈步伐稳健、有力。舞蹈基本动作有:“原蹈步”、“前后跳”、“左右跳”、“鼻走”等,经过民间艺人长期不断改进,至今,耿马白象舞已经成了一整套基本舞步。1983年文艺工作者经过艺术提练加工、使白象舞从原始状态真正登上了舞台。在1983年全区汇演中,耿马县文工队创作的“白象舞”获优秀创作奖,随后,省歌舞团才创作了白象舞。1988年勐永镇傣族群众表演的白手舞在省首届艺术节上亮相,让省内外的观众领略到了白象舞的风彩。



  艺术源于一定的生活实践和文化背景,又表现和反映这种生活和文化背景,就傣族的民间舞蹈艺术而言,它反映着傣民族的文化心理,表现出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感情趋向。透过古朴优美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可以窥见傣族温柔、细腻的民族性格和刚柔相济,兼容并蓄,博大深邃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世俗的艺术、其起源与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等有关。在小乘佛教传入傣族聚居前,傣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而今傣族地区依然存在两者共存的文化现像。在傣族原始信仰中,孔雀、金鹿、大象曾作为傣民族的图腾物,而在小乘佛教中,它们又是佛教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如今。这些珍禽异兽已演变成为傣民族典型的文化象征符号,象征光明美好、吉祥幸福。以白象舞为例,傣家人由于对白象的崇拜,在跳白象舞前,都要举行庄严而隆重的请白象跳舞仪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有”生物基因库“美称的----西双版纳是宜居地
大家都在跳这个,我也来当一天傣妹吧😘#好身材好气质#舞蹈#傣族舞
傣族舞(之傣寨情)
一段好看的傣族舞蹈《傣妹》轻柔曼妙···婀娜多姿···
傣族舞蹈《傣漫水乡》
傣族舞蹈《傣寨情》——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