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满“污垢”的弄堂, 裸露的风情与性感


1

提到上海,你会想到什么?

东方明珠?外滩?南京步行街?夜上海?

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上海人,那么弄堂是必选之地。

有人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也就没有上海人。”

也有人说,“上海弄堂卧虎藏龙,是海派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特别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可谓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图腾,是解不清,摸不透的海派繁荣的密码库。”

弄堂就像是一个个符号,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的生活、娱乐、文化空间——海派京剧、江南戏曲、新闻、广告等,成了一批批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坻。然后,他们在这里迷离,悲怆,在这里仰望四周现代化的建筑,在这里生根,繁衍后代。

那么,影像中的上海弄堂又是什么呢?

我想,它是电影人抒情的舞台,是上海人生活的真实状态,是上海人的精神护养之所,是上海人融入骨子里的傲娇。



于是,我们在弄堂的世界,透过浮光掠影,寻找以笔为枪的鲁迅先生,寻找吟诵诗词的徐志摩,寻找闸北街头的许文强、丁力与绮梦。

于是,我们在弄堂的世界,透过一帧帧影像,探寻宋美龄与孙中山的爱情密码,感怀梅兰芳的傲骨雄心,闭门蓄须的志气,聆听周旋绝美的歌声,膜拜张爱玲的才情……

上海的每一条弄堂,似乎都有一个传奇,都有一段让人诉不尽,听不完的,或欢喜的,或悲伤的,或忧愁的,或迷离的故事。


 

2

“站在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弄堂了。”

这是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上海弄堂的描述,似乎给人一种逃离都市喧嚣后的“世外桃源”之感。


然而,在电影中,上海弄堂却是“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路面饰着裂纹,阴沟溢水,水上浮着鱼鳞片和老菜叶,灶间有油烟气,脏兮兮,不整洁……”

在姜武、陶虹主演的电影《美丽新世界》中,导演施润玖通过小镇青年张保根(姜武饰)来到上海领奖,寄居在远房亲戚小表姨金芳(陶虹饰)家的故事,展现了上海一弄堂的生活面貌。


我跟随着张保根走进弄堂,顺着幽暗陡直的“咯吱”作响的楼梯,迈入狭小的房间,眼看叠积如山的物品,晾满衣服的晒台,听见邻里间家长里短的上海“闲话”,顷刻间,仿佛置身于上海人拥挤的生活空间,嘈杂而又尴尬。尽管如此,身为上海人的金芳,内心仍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气派,也流露出“斤斤计较”的“小气”,让人不禁感叹,弄堂之小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现实的人情世故。


小表姨金芳为了表露出照顾远房亲戚的热情,以每天20元为交易,留下张保根。然而,这却深深伤害了这个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的乡下青年,他不明白,为什么住在亲戚家还要收取房租,不明白金芳的市井做派,不明白金芳为了面子的虚荣。难道仅仅因为上海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之后,宝根出走,在地下通道里碰到了伍佰饰演的流浪歌手,将内心压抑已久的苦涩纷纷发泄而出,又几经挫折回到了金芳家,做起了卖盒饭的工作,与金芳一起幻想在未建成的高楼,拥有房子的梦。然而,这梦却引领着他们为之奋斗,有奔向远方的勇气——“它在远方等我,那里有天真的孩子,还有姑娘的酒窝”。


不同于《美丽新世界》的弄堂表达,李国立导演的《股疯》似乎更为的疯狂,就像那随时大涨,大跌的股票。在李国立所营造的又细又长的步高里弄堂,“横七竖八晾衣竿上的衣物,带着点私情的味道 ”,同时也充斥着柴、米、油、盐、酱、醋式的生活情韵与邻居拌嘴的杂乱不堪。她们会为了共用水电的多少而争吵,会为了街坊的闲言碎语而在家抱怨男人不能养家,住高楼,或者调侃女人太过风情,争风吃醋,也会为了股票的涨跌而流露出不同的面貌。


记得张爱玲在《上海的弄堂》中写道:“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声色各异的。它们有时候是那样,有时候是这样,莫衷一是的模样。其实它们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的……最终说的还是那一桩事,千人千面,又万众一心。”

对,这就是上海的弄堂!


 

3

 

鲁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一文中,记录了他初到上海闸北(现为静安区)一带弄堂的生活琐事:

“薏米杏仁莲心粥!”

“玫瑰白糖伦教糕!”

“虾肉馄饨面!”

“五香茶叶蛋!”


如今,这样的叫卖声,早已远去,仿佛城市发展的宿命,“落后”即被淘汰。

如果说,1937年的电影《马路天使》开头就将镜头从粉涮别致的塔形高楼摇至地下层,寓意石库门的变化是一种隐喻的话,那么舒浩仑的纪录片《乡愁》则是一次弄堂消失的真实记录,特别是镜头从一排排弄堂遥至附近的高楼大厦,便形成了一个“旧”与“新”替换的世界。


这是上海人,对于弄堂消失的焦虑传达?还是暗自窃喜?

我不得而知,也无由去揣测。

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上海弄堂里居民没法像北京“老炮儿”(电影《老炮儿》中的角色)那样过着悠哉悠哉的惬意生活——喝茶、遛鸟,因为“做工、谋生、求利,才是上海居民的生活核心”。

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弄堂也渐渐成为一种记忆,无论是“72家房客”,还是亭子间的作家,石库门的爱情,都将被影像一一记录,让人缅怀,就像怀念那肆无忌惮的青春。

 


4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常常一个人,游走在上海的弄堂。

一边,我静坐书房,从《大城小事》的复兴路、淮海路横穿到东平路的街道、弄堂,然后静静地观赏一段都市男欢女爱的情事;从《黄金时代》中偷看一代文豪鲁迅的生活;从王家卫、关锦鹏的影像中感怀上海弄堂的迷情。


一边,我从延长路搭乘地铁到威海路、华山路等地的弄堂,在静安别墅的天井里喝咖啡,在田子坊寻一间居民老屋,沉浸在上海的市井生活,然后,走入威海路,接受艺术家精神的洗礼……

走着,想着。

想着,走着。

有时候,我觉得电影中的弄堂太过真实,一砖一瓦,一言一语,都无以辩驳。

有时候,我又觉得电影中的弄堂太过矫情,情感泛滥,独运风骚。



无论如何,这些影像是属于弄堂的,也是属于上海人的,毕竟它在岁月的痕迹中承载了太多太多关于沧桑、温情与传奇的上海故事。

    如果你到了上海,没有走过上海的弄堂,你又如何说来过上海,了解上海人?



--end--




关注我们

留下你的意见

有机会获得

内部资料电影观摩券2张

微信号:shanghaidianying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申请


投稿请发邮件至dyplxh@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弄堂风情-田子坊
2010年史上最全的上海自助游攻略(组图)
境之心语(散文)|《上海弄堂》(选读)
上海弄堂
老上海记忆(八) 昔日的弄堂童谣
上海弄堂里速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