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丽萍:台上舞蹈家,台下生活家




近年来,如果留意国内新闻,会发现杨丽萍多以生活家的面貌出现,例如今年春节期间,一组她在大理洱源老家过年的照片曝光。照片中的她,身穿红裙布置房间、下厨、拖地,陪妈妈一起过年,充满年味,有网友惊叹“做家务也是仙气十足”。就是这样普通的生活,也被她打理得美好、自然、艺术,一如她的舞蹈。





如莲花般守住清净,等待绽放


假如你看过杨丽萍最新编排的舞剧《十面埋伏》,会发现作为编导的她展现出罕见的气魄与格局。《十面埋伏》一扫其标志性的唯美空灵,虽然不失浪漫,但却多了赤裸的争斗和遍地血腥。


说的是两千多年前楚汉争霸的故事,关乎的却是当下的现实。杨丽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上现在还有硝烟四起,许多人因战争流离失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但伦理丧失、道德败坏等等人性中的恶却越来越严重。” 她说,中埋伏,不仅仅是古人的恐惧,现代人也有,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埋伏,外界的,心灵的,时时刻刻。她想用这部现代舞剧,告诉大家如何摆脱被“埋伏”的恐惧,净化人心中的恶。





那么,她心目中的美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或许用《莲花心》来描述比较合适。这支独舞由杨丽萍编排、得意弟子杨舞主演,带着鲜明的东方印记:皓月凝华、芙蓉出水、莲花度母自碧空落下,恍若观世音。红瓣绿波次第展开,祥和、光明、自在。杨丽萍以为,人应当如莲花般守住一份清静,等待绽放的时刻。


本真,才是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在杨丽萍排演的舞蹈中,人总是与大地紧密联系。“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它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杨丽萍说。她的弟子杨舞排演《高原女人》,有一个拎起裙子向下踩的动作,杨舞说,“杨老师告诉我要找到用脚踩苦荞的感觉,仿佛身与心都同大地融为一体。”


成长于苍山洱海间,杨丽萍熟稔乡民古老而简朴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理念,即便是今时今日常常游走于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她也常常想起乡间的芦笙与篝火,想起乡亲们一起“打歌”的日子。


这些年,杨丽萍一直坚持赴云南各地采风收集素材,在新创排的舞蹈中,杨丽萍记录着并展示着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张扬原生态的力与美,并让它们像通俗艺术一样流行起来。然而,目前这种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不仅古老的山歌、精彩的土风舞蹈在慢慢消失,甚至民族服装,村寨里穿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他们宁愿去穿牛仔裤和皮鞋,就连杨丽萍的母亲也不穿民族服装了,因为她“想学城里人”。


在杨丽萍看来,物质充裕的时代,社会发展得快而有活力,存在浮躁的心态很正常,同时人们对精神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不管是哪一支舞蹈,我们所呈现的是这片土地上最纯粹的东西,是我们老祖先的精华。它虽然原始,但是以更直接、更亲切的方式传递情感,也更能打动人。”



艺术家不是接受新生事物,而是创造新生事物,让全世界去接受




一生爱好是天然


亲近乡野,与保持原生态生活习惯的村民接触,影响了杨丽萍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把原生态看作是生活的本质。“它的状态很单纯,一点都不混乱,人们自然而然地去爱、去舞蹈、去生小孩。生孩子依然是出于传宗接代的原始冲动,是很自然的事,展现着生命的本真和生命的觉醒。” 



保持着这份生命的本真,让她总也不老。虽然年已知天命,审美依然敏锐。这并不是说她身上有多少名牌服饰,相反她极少购买寻常意义上的奢侈品,除非它的设计风格极其符合自己的气质。土布无袖上衣、阔腿长裤、厚底绣花布鞋、民族风流苏挎包,这些几乎是她的标配,都是从五湖四海淘来的,带有极强的符号性。这种天然而个性十足的搭配,也正在影响她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引领出一股别样的潮流。有一年,法拉利在昆明做车展,她提个篮子就去了,而且那篮子也不是什么高档工艺品,只是她母亲在田间劳作时的日常用具。图片上传微博后,网友评论它“秒杀一切大牌”,杨丽萍却不以为然,“我真的是无心的,直接拎着就去了,我觉得拿东西很方便啊,装了什么东西一目了然,比提个包方便多了。


去年春天,在杨丽萍昆明的家里,好友陈玲为她拍摄了一组“萍窗而坐百鸟侍”的照片:她在自家花园看书,百鸟环侍,宛若仙子。陈玲介绍说,这个造型并非刻意打造,“杨丽萍老师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看书的时候,她养的鸟就会围在周围。”后花园里有水、有草、有鸟、有鱼,还有疯长的花,花园中的布置都是杨丽萍亲自设计的,她不在家的时候,会有专人打理,如果回到家,就自己做。


杨丽萍昆明的家,仿佛一个精致的花园,芳草鲜美,树木葱茏,时闻鸟鸣啁啾,时见鱼戏田田;在大理,她的房子临水而建,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早上起来晒晒太阳,在院子里吃饭,和花草一起玩”,天天像是度假。许多人梦寐以求、拼尽一生精力追逐的生活方式,她轻易就做到了。

现在,杨丽萍过着她最爱的生活,花园种满了花花草草,即使在冬天也是鲜花盛开,鸟儿会飞上她的肩头,仿佛他们是一个族类,完全没有隔阂。


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它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生活是艺术,艺术是生活


年近六旬,杨丽萍根本没有中年人的臃肿,而是瘦得像一个精灵。这样的艺术体型,是她以几乎“变态”的方法得到的。很多人都以为她在饮食上有特殊的保养方法,她无奈地说自己整天都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另外就是喜欢喝酸奶,因为酸奶对皮肤很好。杨丽萍说,舞蹈演员是没有口福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吃,这是工作的需要。其实人维持生命,真正需要的食物是很少的,人之所以会吃那么多,其实都是因为内心的欲望。







杨丽萍身上还有一个让女性朋友羡慕不已的地方,就是她那堪称完美的双手,尤其是那长指甲,她骄傲的表示这是留了十几年的成果,最开始是演出的需要,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没有了它,她会很不习惯。比如说,拿杯子,如果没有了长指甲,她肯定拿不起来,因为距离不对了。


《雀之灵》中“孔雀”那修长晶莹的指甲,仍是喜爱孔雀舞的朋友们记忆中的最美。她身边的朋友证实:“杨老师在指甲上花的功夫比脸上还多,她的指甲一直修剪在固定长度,用很好的护甲油;她不常做面部护理,但手部护理是定期做的。这完全是因为舞蹈的需要,因为她不喜欢用假指甲。”






对于流行趋势,杨丽萍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以服装为例,她还是喜欢那种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东西,这比穿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衣服好得多。令她感到吾道不孤的是,她去欧洲的很多艺术家家里做客,他们也崇尚原生态,房间都是木头的。“就像喝红酒,有的人喜欢用玻璃杯,有的人喜欢用木头杯,不是说哪种杯子好哪种杯子不好,但是我就喜欢用木头杯子喝酒,这就是个人的品位问题。”杨丽萍说。

杨丽萍是艺术家,也是生活家,在别人生怕落后于时代、全力追求所谓新生事物的时候,她安于一隅修身养性,偶尔心念一动,旋即闪动十方。正如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焱武所说:“艺术家不是接受新生事物,而是创造新生事物,让全世界去接受。”



“不管是哪一支舞蹈,我们所呈现的是这片土地上最纯粹的东西,是我们老祖先的精华。它们虽然原始,但是以更直接、更亲切的方式传递情感,也更能打动人。”




本文选自《格调》杂志



《格调》杂志
www.gediaohome.com
微信ID:GeDiaoMagazin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丽萍形象大变样,仙气不再长指甲也没了,网友:生活可以自理了
杨丽萍的孔雀舞美若天仙:她60岁无子,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
61岁的杨丽萍成老佛爷,20多年没自己洗过澡,受伤要男助理伺候
杨丽萍指甲留了20年 日常生活谁照料呢?
杨丽萍让人惊恐的长指甲,洗脸日常生活都要人帮忙,无人能及!
杨丽萍舞蹈---莲花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