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西哥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是人类学专门性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印第安人文明遗存,建成开放于1964年。博物馆以它独特的富有魅力的藏品,在世界博物馆界独树一帜。藏品不仅反映了墨西哥,也反映了整个美洲早期文明的进程。印第安人并非如西班牙入侵者所描绘的那样,是个野蛮、未开化的民族,而是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院内有根图腾铜柱,柱上有巨大蘑菇顶,顶上蓄水,向四周喷洒,像一个“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动墨西哥文化中的作用。  第一层有12个陈列室,举办《古代文化遗产陈列》,展出人类学、墨西哥文化起源,系统介绍德奥蒂化坎、托尔特克、阿兹特克、瓦哈卡、墨西哥湾、玛雅、北部和西部8种墨西哥印第安文化,是4000年来古印第安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缩影,其中'玛雅文化馆'和'阿兹特克文化馆'是该馆两个最大和最重要的陈列室。时间有限,不可能按顺序全部参观,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

  远古时期陈列室。

  印第安人迁徙图。考古发掘至今没有在美洲发现类人猿可直立猿之类的人类近亲遗迹。史学界公认印第安人是从西伯利亚移来美洲的蒙古人种。大约2.5万年前,他们经白令海峡在阿拉斯加的岛屿登陆,然后逐渐南移,遍布于美洲大陆。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于美洲大陆,是开拓这一地区的先驱者和主人。

  远古印第安人遗骸、头骨复原等。第一次参观人类学博物馆,专业性强,感觉新奇。

  远古人岩画。

  巨石头像,公元前1200~300年奥尔美加文化的象征作品,出自圣罗林索遗址,高2.28米、重30吨、玄武岩质、鼻低唇厚、具有非洲人特征。

  特奥蒂瓦坎文化。大致起始于公元前200年,并且在750年时灭亡。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特奥蒂瓦坎古城位于墨城东北约40公里处。出土于特奥蒂瓦坎的太阳神,骷髅头表示太阳之死。

  羽蛇神庙,1:1仿制。太阳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00年,最初顶上是太阳神庙,里面供奉的太阳神,西班牙人来后,将太阳神庙推到了。以后的行程去特奥蒂瓦坎古城,现场目睹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壮观无比。

  金字塔建造图,先打地基,再垒一个土坡,将雕刻好的石块,用滚木拉上去,摆好,再把中间的土清干净。

  特奥蒂瓦坎墓地复原。

  陶俑。

  母亲抱孩子俑,温馨可爱。

  陶器,造型特别。

  托尔特克文化。古代托尔特克人在继承和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墨西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了伟大的艺术文明——托尔特克文明。该文明在很多方面曾影响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发展。

  恰克摩尔像,雕像平卧地上,双腿上屈,脸面侧视,双手置胸前,合捧一盒,臂上带有钏,托尔特克人把这种雕像叫做恰克摩尔,意思是神的使者,它把人们对神的贡献物送到神跟前,它胸前所捧的小盒就是收容贡献物品的。查克摩尔雕像的出现,是从托尔特克人开始的,也是构成托尔特克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雕刻、建筑、绘画。托尔特克人在雕刻、建筑、绘画等方面具有极其辉煌的成就,有“伟大的工匠”之称。

  陶器与人偶。托尔特克人的制陶工艺,受狄奥提瓦康文化的影响很深,陶器以橘黄色陶为主,器壁较薄,大部经过磨光,但亦有刷泥痕迹,在花纹装饰方面,喜欢黑色,多数在器皿里画出黑色线纹。

  面具。

  第二楼展厅。在位置上基本与一楼对应,通过服饰、乐器、武器、宗教器皿和生活用具等多种文物,详细说明了墨西哥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情况。在一楼了解了墨西哥古城曾经的宏伟样貌后,来到二楼对应区域的展厅,了解当时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情况。可惜没时间,只看了二楼一个展厅,也不知对应一楼何展厅。

  “现代印第安人的生活”,表现了作为玛雅和阿兹特克的后裔而生存下来的印第安人的生活,虽然他们在墨西哥沙漠地带或原始森林中度着严峻的日子,但还保持着他们的民族特色。展品色调鲜艳,丰富多彩,给人以深刻印象。目前,在墨西哥居民中约有700万印第安人,分属82个不同部族,使用56种语言。

  服饰,色彩艳丽,极富民族特色。

  玛雅文明陈列室。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玛雅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公元3至9世纪为繁盛期,公元900年后突然绝迹。它的起源、形成和突然销声匿迹,迄今都是一个谜。由于玛雅文明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而是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所以玛雅文明灿烂辉煌,却不是文明古国。

  玛雅文明古老而神秘,属于石器文明,未发明使用青铜器;掌握高度的建造技术,不会使用铜铁、轮车,却创造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农业以玉米为主食,没有牛马猪羊,畜牧业的痕迹;数学采用二十进制,发现并使用了“零”的概念,掌握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不仅有上下左右,还有远近之分,其阅读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近后远。

  帕兰凯王墓,按照实体大小复原布置,宽4米、长9米、高7米,墓室雄伟、墓盖精美,翡翠面具及饰物豪华。1952年考古学家在帕伦克铭文神庙下发现帕兰凯国王的陵墓及其帕兰凯本人的遗骸。石棺中的遗骸脸上罩着用200块玉片镶嵌的翡翠面具,身上堆满各种珍贵的玉器,还戴着无数的护符和手镯。  翡翠面具,至今大约1100年的历史,这个玛雅时代的翡翠面具和它的附属物项链据说含有人类毁灭周期的密码而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重视。

  降神,身体倒挂,脸是正的,此形状在雕刻、陶器、工艺品中比比皆是。

  彩绘人像锅、彩绘陶锅、美洲虎翁、玉米神像香炉、笑面人像、人面纹香炉、雨神像瓮等大量藏品,无一不是玛雅文明遗留下来的珍品。各种文明彩陶见多了,但玛雅文明人像与器皿结合,艺术与实用相得益彰的彩陶还是罕见的。

  蹲踞的人物器皿,表情无一雷同,惟妙惟肖。

  乐队。

  动物器皿,果然没有牛马猪羊畜牧业的痕迹。

  阿兹特克文明陈列室。美洲三大文明中,离现时代最近的一个是阿兹特克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与13世纪初,1521年被西班牙人所灭。阿兹特克文明是美洲印第安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如果不是西班牙人的侵略,这支文明还将沿袭自己的轨迹发展下去。展厅陈列大量巨型石雕,这是玛雅文明所没有的,因为玛雅文明不会使用铜铁,也就没有石雕。

  太阳历石,直径3.6米,重24吨,博物馆镇馆之宝,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物。1520年西班牙人蹂躏阿兹特克人首都时,将此崇拜物埋于地下,直到1790年,太阳历石又被发现,收藏于博物馆。

太阳历石代表了阿兹特克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阿兹特克人相信,世界自始至终被分作五个太阳纪,之前四个太阳纪都以浩劫告终,而人们生活在第五个太阳纪中。为了避免这个太阳纪的终结,人们必须通过定时的活祭维持太阳的运行。石盘中央的太阳神,就是第五个太阳,舌头伸得很长,有许多喝人血的吸管,两边手抓着人的心脏。上下左右4个方块,代表已经过去的4个太阳纪,2012年是第5个太阳纪的开始。墨西哥人写的小说《墨西哥的五个太阳》,对此有描述。

  月亮神石,直径两米七,高一米,中心有一个圆洞,是用来盛放祭品。月亮神石代表了阿兹特克人好战冷酷的一面。圆盘周边雕刻了武士战斗的场面,描绘阿兹特克人辉煌的征战史,是阿兹特克第九个统治者的传记。据说他身有残疾,一只脚是弯曲的,这个石雕记载了他征服了多少城市。

  巨大的美洲虎雕塑。美洲虎代表黑夜的力量,背上的凹坑用于放置战俘人牲的心脏和鲜血,这些是太阳神的食物。

  神庙。阿兹特克文化的中心就是特诺奇蒂特兰城(现墨西哥城历史中心区)。城市中心大神庙高达57米,设114级台阶(三种文化广场大祭坛),顶部并列蓝红二庙,蓝庙供奉雨神特拉洛克,红庙供奉战神威济洛波奇特利,该庙被西班牙人毁掉。神庙屋顶是人头骨和圆环雕刻,象征夜晚和星辰,入口处有长明火和牺牲石。

  玉米神,掌管玉米等五谷和森林的神祗。玉米发源于生长在墨西哥的一种野生薯类,经逐渐培育,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三四千年前已经开始种植。

  阿兹特克人的集市,生活场景。

  人像雕刻。大小、神态各不相同,精彩纷呈。  男女雕像,非常特别。

  神袛雕像。

  动物雕像。

  类似恰克摩尔像造型的石雕,估计也是做祭祀用的。

  陶器、木器等日常用品。

博物馆很大,走马观花,拍照挂一漏万;看不懂西班牙文说明,文字依赖度娘,难免张冠李戴。即便如此,依然被博物馆所展示的各种印第安文明震撼。任何文明本无贵贱,都对人类发展、进化做出了贡献,尽管有的已经湮没,但值得尊重、珍藏。

扫一扫查看更多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墨西哥古文明中的各种萌物
北美印第安人的前世今生(一)文明和信仰
活着,才有文明的发展,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
請問瑪雅文明、奧爾梅克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是什麽?
墨西哥阿兹特克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