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史入门必备读物,《大地与人:一部全球史》

如何理解世界变迁?

当下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快?

人类应该怎样应对?

了解大历史

您需要这本

《大地与人:一部全球史》

商务印书馆“20世纪人文译丛”

精装典藏版

最畅销的全球史教材之一

自1997年出版以来,至今已出版第5版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

全球史入门必备读物

其视野之新之广

堪称一部全球史力作

中译本首次出版

采用四色全彩印刷

包含大量精美的地图和图片

译者序

刘文明

全球史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史学观念和历史学分支学科,它在某种意义上是 历史学对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应,在20世纪下半叶首先兴起于美国,然后扩展到世界各国,在当今中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全球史”这个概念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最难理解的是它与“世界史”的关系。要理解什么是“全球史”以及它与“世界史”的异同,就必须对欧美及中国的史学传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历史叙述最初出现的时候,都主要是对本土(本国或本地区、本民族、本文化)历史的描述,域外历史处于边缘地位,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均是如此。此后的历史叙述基本上沿着这一轨迹发展。当然,在欧洲史学发展进程中,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学者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本国,而时常涉及欧洲其他国家或整个欧洲,但从文化地理来说,这些研究大多仍局限于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欧洲(基督教)国家,对于古代希腊罗马史,也被视为共同的文化遗产来研究。因此可以说,本文化的历史在欧洲史学中始终是主流。中国的情况则更加明显,域外志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只是一点花边而已。20世纪初,当欧美客观主义史学传入中国之时,与中国重考据的本土史传统相结合,使得历史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时候,中国史研究和教学在中国史学中稳居主流正统地位。

但是,在欧洲和中国的史学史上,自古以来对域外历史的描述从来没有中断过,尤其在欧洲,超越欧洲范围着眼于“人类”的宏观历史著作,从基督教史学发展到当代全球史,存在一条有线可循的脉络。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史学从上帝造人的神话出发,试图描述整个人类的“历史”。文艺复兴后期,整体史观念在欧洲出现。18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些“普适史”(universal history)、“世界史”(world history)、“通史”(general history)、“文明史”(history of civilization)等宏观世界史著作,其中许多著述作为通俗读物或教材而受到欢 迎。20世纪上半叶,汤因比的12卷本巨著《历史研究》陆续出版,它标志着此类著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然而,这些历史编纂大多存在两个局限:一是以欧洲史为中心,二是将各地历史简单地罗列在一起,缺乏相互联系。1963年,威廉·H.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该书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史”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试图克服上述两个局限。麦克尼尔这种从全球视野和相互联系的视角来考察历史的做法,在全球化浪潮和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逐渐得到主流史学界的认可。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史”在美国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由于这种历史不同于过去那种简单地把世界各地罗列到一起的“世界史”,因此一些美国史学家又称它为“新世界史”,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各地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及其相互联系,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则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它可以是宏大主题,也可以是微观个案),从广阔的视野和互动的视角来理解这些历史现象。在全球史教学和研究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史”在美国发展成为大学中一个培养人才的学科。这个新兴学科虽被称为“世界史”,但实为“全球史”,因此欧美史学界基本上将它等同于“全球史”。这样,在当今欧美,“世界史”“新世界史”“全球史”三个概念,名称虽异,但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学新兴分支领域,都排除了外国历史中的国别史和地区史,在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上也没有多大差别。为了表述的统一和方便,同时也体现其新史学的特征,中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全球史”。

在中国古代,史学主流之外的传统蕃志类著述没能发展成为“世界史”。中国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是20世纪初在西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上半叶,“西洋史”成为中国“世界史”中的主要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历史学学科建设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世界史”与“中国史”并列成为历史学分支学科,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世界史”的发展。然而,这种并列设计带来的副产品是:“世界史”中没有“中国史”。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世界史”不是世界历史,而是外国历史,其中地区史和国别史是主要内容。这种将“世界史”等同于“外国史”的状况,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直维持至今。因此,我们常说的“世界史”不能等同于欧美语境中的“世界史”或“全球史”。中国语境中“世界史”的主要内容,恰恰是欧美语境中“世界史”所不包含的内容,即外国历史中的国别史和地区史。然而,进入21世纪,当中国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之时,当中国日益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之时,从世界历史来理解中国的发展,从中国视角来理解世界的变迁,已经变得极为必要和非常重要。这样,我们需要一种包括中国史在内、超越国别史的视野,从互动来理解世界变迁的“全球史”,并将其建设成为一门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史”,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本书的翻译,希望有助于增加国内读者对全球史的了解。

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全球史教材之一,在美国大学中受到普遍欢迎,从1997年出版以来,至今已出了第五版。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强调文明演进中环境与人的互动。在人类文明变迁过程中,各国民族为了适应当地环境而创造了各种生存技术和制度,于是科技得到发展,而科技发展反过来又改变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人类从采集和狩猎生活走向农耕生活,是一次技术大变革,同时也大规模地改变了环境,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地表的植被状况,以及农耕区中植物和动物的物种平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人类的重大技术进步,但工业社会对资源的需求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扩张与移民造成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生物交流,最典型的是欧洲人向美洲殖民,造成了美洲生态环境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有利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环境的适应。因此,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也就是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人与环境的互动及其技术进步,成为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本书每一章的扩展阅读中,都有一篇“环境与技术”的主题文章,以增强读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其次,尊重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本书的结构安排力图做到对各种文明发展的平衡叙述,避免过去一些世界史教材中存在的“欧洲中心论”倾向,因此,除了欧洲文明之外,对伊斯兰、中国、印度、非洲、美洲等其他文明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在叙述各个文明演进之时,除了主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外,也适当照顾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如人口、性别、妇女、疾病等。因此,无论在整个人类文明还是各个文明的内部,都存在着主流与多样性的关系,都应该尊重主流之外的多样性选择。这就是本书设计“多样性与主流”的阅读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想,也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再次,该书的编纂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史的基本理念,即世界的变迁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推动了世界一 体化发展。作者将本书的34章分类为八篇,这八篇的主题演变体现了人类社会纵向发展与横向交流之间的交织。这种编排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能够使读者形成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的广阔视野:“人类社会在其开端之时,是许多分散和缺乏联系的共同体,它们创造性地对当地环境做出反应;后来经历了一些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文化扩张与融合的汇聚阶段;到21世纪,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单一的全球共同体。”

最后,本书的版式设计颇具特色,受到读者的欢迎。大量页边注提供的段落主题和术语解释,大大便利了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书中的大量地图,对于学习全球史时空间观念的形成颇有帮助。丰富的插图也使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更直观、更生动。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几个特点,本书在整个英语世界颇受欢迎。作为中译者,我们希望它也能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因此,对于本书的翻译,我们力求准确流 畅,对一些术语的翻译尽量体现其专业性,例如对complex society这个概念的翻译就是如此。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文著作中极为少见,之后随着翻译作品的增多,才有一些学者将它译为“复杂社会”。从字面来理解,这种译法无可厚非。然而,我们没有采用这种译法,而是将它译成了“繁序社会”,主要理由是:这个概念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于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它指的是一种以专业劳动分工和大规模人口集中为基础的早期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中,出现了政治权威及复杂的社会组织、不平等的社会分层、相对繁荣的城市和文化等。与它相对应的是simple society这个概念,即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社会分化不明显、组织结构简单、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社会。因此,complex society和simple society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如果分别用“繁序社会”和“简序社会”来表述,可能比较恰当,同时也能体现出术语的专业性。如果用口语化的“复杂社会”一词来翻译complex society,容易与日常用语中“复杂的社会”相混淆,进而造成误解。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曾有同学提出:“复杂社会”有多“复杂”才算“复杂”?如果数千年前的社会是“复杂社会”,那么该用什么概念来表述我们这个更“复杂”的现代社会呢?显然,“复杂”一词在此被误解了。

《大地与人:一部全球史》

商务印书馆“20世纪人文译丛”

精装典藏版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内容简介:

人类从原始的采集与狩猎社会发展到当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和进行技术革新的结果。同时,这一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世界各地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不同文明群体之间的互动,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全球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本书便以这两种互动为主题,从全球视野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生动地描绘出来,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世界各民族在互动中逐渐走向全球化的清晰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理查德·W. 布利特:哥伦比亚大学中东史教授。

帕梅拉·凯尔·克罗斯利:达特茅斯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和罗森沃德文理研究教授。

丹尼尔·R. 黑德里克:芝加哥罗斯福大学的历史学与社会科学教授。

史蒂文·W. 赫希:塔夫茨大学古典学和历史学副教授。

莱曼·L. 约翰逊: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历史学教授。

大卫·诺思拉普:波士顿学院历史学教授。

译者简介:

刘文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文明区划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史理论、世界近现代史、性别史。出版专著《全球史理论与文明互动研究》《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上帝与女性――传统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等。

邢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全球史和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晚清至民国时期“世界历史”的输入和兴起,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

田汝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欧中世纪史、全球史。

目录:

第一篇 人类社群的出现(至公元前500年)

       第1章 自然、人文与历史(至公元前3500年)

       第2章 最初的河谷文明(公元前3500—前1500年)

       第3章 东西半球的新文明(公元前2200—前250年)

       第4章 地中海地区与中东(公元前2000—前500年)

第二篇 新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公元前1000—公元400年)

       第5章 希腊和伊朗(公元前1000—前30年)

       第6章 帝国时代:罗马和汉代中国(公元前753—公元330年)

       第7章 印度和东南亚(公元前1500—公元1025年)

第三篇 文化共同体的发展和互动(公元前300—公元1200年)

       第8章 交流与交换的网络(公元前300—公元1100年)

       第9章 萨珊帝国与伊斯兰教的兴起(200—1200年)

       第10章 欧洲基督教社会的形成(600—1200年)

       第11章 亚洲内陆和东亚(400—1200年)

       第12章 美洲的民族和文明(200—1500年)

第四篇 文化与联系的区际模式(1200—1550年)

       第13章 蒙古人横跨欧亚大陆及其后果(1200—1500年)

       第14章 热带的非洲和亚洲(1200—1500年)

       第15章 拉丁西方(1200—1500年)

       第16章 航海革命(至1550年)

第五篇 全球走向一体化(1500—1750年)

       第17章 欧洲的转型(1500—1750年)

       第18章 美洲殖民地社会的多样性(1530—1770年)

       第19章 大西洋体系和非洲(1550—1800年)

       第20章 亚洲西南部和印度洋(1500—1750年)

       第21章 欧亚大陆北部(1500—1800年)

第六篇 革命重塑世界(1750—1870年)

       第22章 大西洋世界的革命(1750—1850年)

       第23章 早期工业革命(1760—1851年)

       第24章 美洲国家的建设和经济转型(1800—1890年)

       第25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陆上帝国(1800—1870年)

       第26章 非洲、印度和新大英帝国(1750—1870年)

第七篇 全球差异和全球统治(1850—1945年)

       第27章 新的势力平衡(1850—1900年)

       第28章 新帝国主义(1869—1914年)

       第29章 帝国主义秩序的危机(1900—1929年)

       第30章 旧秩序的崩溃(1929—1949年)

       第31章 争取独立: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1900—1949年)

第八篇 全球共同体面临的危险及其承诺(1945年至今)

       第32章 冷战和非殖民化(1945—1975年)

       第33章 冷战的结束与经济发展及移民的挑战(1975—2000年)

       第34章 新千年的挑战

试读章节:

公元前1000—公元400年,此前两千年产生的河谷文明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共机构和人类活动的规模增加了。在地中海沿岸、伊朗、印度和东南亚,新的中心在那些靠雨水灌溉、靠自由农民耕作的土地上出现了。这些社会发展出了新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模式,并朝着智力、艺术、精神文化的新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各帝国的统治者修建了覆盖广泛的道路网,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这些措施使通信更加快捷,贸易更加远程化,各种宗教思想、艺术风格和科学技术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由共同传统维系的大文化圈开始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伊朗文化圈、希腊文化圈、罗马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

农业、贸易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口增长、城市扩展和安逸的中产阶级的成长。在许多地方,铁代替青铜成为制作武器、工具和器物的首选金属,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获取金属比以前容易得多。在地中海沿岸、印度和中国东部,人们用铁制工具清除广阔的森林。铁制武器的使用对希腊、罗马和中华帝国的军队很有利。

新的文字体系更加简单易学,使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摆脱了专业人士的控制,并且诞生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文学流派和科学研究的新类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变动中的20世纪外国史学
什么是世界史?(沃斯特,刘家和,马克垚,钱乘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世界史知识体系建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4年卖了600万册,它究竟好在哪里?
更好地写出完整的人类史
“世界史”研究要以现实关怀为指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