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世纪对《共产党宣言》的再解读

文:蓝江

《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对《共产党宣言》的再解读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后,他们开创的共产主义视野并不褪色,并未沦为历史的“废墟”。《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一个仅仅只作为历史档案的文本。“在今天”它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精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

  

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对于一个文本的解读,是当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文本带来的史无前例的历史效应,即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在欧洲掀起了1848年的革命高潮。《共产党宣言》分别于2008年、2012年和2017年连续出了三个新英文版,这意味着,《共产党宣言》所属的时代并没有过去,相反,这个革命性的文本在今天仍然具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

  

尽管《共产党宣言》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作为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著作出现的,更多时候,在我们的学科分类体系中,它常常被归类于科学社会主义类的文本。马克思的两大理论贡献,即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分别对应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似乎并不具有那些文本的理论奠基性的作用,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言明的结论。即便从公开发表的文本而言,在理论体系的阐述上,《共产党宣言》与1847年公开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也有一定的差距。关于《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诸多文本中的地位,应该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

  

《共产党宣言》一共有四章。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这个部分综合地概括了资本主义从封建社会末期到19世纪的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生产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生产出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将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最终为超越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从全文看,这个部分内容最为翔实,逻辑非常清晰,是四章内容中最完善的一个部分,使用的修辞手法极多,文辞华丽,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铿锵有力。在这一章里,马克思的思想深度和文字功底显露无遗。

  

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的内容略少于第一章。在这一章中,马克思主要是针对反对派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诘难给予批评,在对这些反对派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本章的最后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步骤。在文字上,第二章是在嬉笑怒骂间实现了对反对派和资产阶级的嘲讽和批判。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更像是历史材料的整理、汇编与评述。在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程中,这个部分成为评价马克思之前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尽管在这个部分中,马克思的文笔仍然十分清晰锐利,但更多是采用客观描述的方式,从而在风格与前两章形成了对比。

  

第四章.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一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一章篇幅最少,总体阐述了不同国家共产党人对待“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一章的展开仿佛是一个简略的提纲,马克思仅仅给出了一个概括性的原则,没有任何具体情境和策略上的展开。

  

总而言之,《共产党宣言》在结构上并不是十分整齐划一,四个章节逻辑层次参差有别,行文风格差异极大,这种情况或许是当时共产主义者同盟催促所致。不过,我们并不能将“虎头蛇尾”作为马克思轻视《共产党宣言》的证据,相反,这正体现了马克思对《共产党宣言》起草任务的重视。

  

二、《共产党宣言》语用学解读

  

除了着重于字斟句酌的语义学解读,《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还存在另一种方式。张一兵教授曾经指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马克思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向,即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转向。但是,在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转向之外,马克思在思想上还有另一个转向,这个转向也是一种社会现实的转向。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其他经典文本相比,十分通俗易懂,能够广泛在全世界传播。这种“接地气”的文风应该是马克思的有意为之。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让我们转向了对《共产党宣言》的语用学解读。马克思通过《共产党宣言》所要展现的并不是某种深奥的哲学理论或形式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是一种通俗化的表达,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与能够阅读这篇文本的主体之间的沟通。《共产党宣言》通俗的文字实际上是为了满足马克思某一个具体的政治需要,而必须采用的语言策略。《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情境在语用学上决定了,马克思必须采用通俗的写法来打动不具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知识的工人阶级听众。

  

马克思对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现实思考,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开展的:(1)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转向。他对资本主义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资本主义运行和剥削的奥秘,而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找到突破资本主义提供可能性。(2)马克思的政治教育转向。《共产党宣言》不在于阐发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而是用最通俗和言简意赅的语言,与当时的欧洲工人阶级沟通,不仅让他们明白资本主义的历史本质以及他们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实现他们从零散的个体向联合起来的主体的转向,实现对工人阶级的政治教育,让他们迅速成熟为承担历史使命的革命主体。

  三、从具体的工人阶级到普遍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谈到了工人阶级的两种斗争。第一种斗争是“为自己最近的目的和利益的斗争”。在英国工人运动斗争中形成的工联主义,其错误在于,他们仅仅将工人运动和斗争局限在谋求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上,在政治上,他们寻求的是与资产阶级的平等地位。这样斗争的结果无非是原先的工人阶级变成了小资产阶级,他们可以享受着与之前的资产阶级同样的生活,与之相反,新的无产阶级被产生出来。所以,工联主义和“为承认而斗争”只能解决特殊层面上的个体利益和身份,但是这种个体利益和身份的实现是无法让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的。

  

马克思心目中的无产阶级,并不是以自我利益和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个体的工人存在,而是一个联合起来的普遍性的无产阶级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特殊性利益的实现,而是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体,成为普遍意义上的阶级联合。马克思认为,通向共产主义道路唯一的办法是,将当下具体的带有特殊利益的工人阶级个体变成带有普遍类性的无产阶级,即从具体的工人阶级到普遍的无产阶级的转变。《共产党宣言》中赋予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对具体的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从而在新的思想体系基础上塑造出面对未来社会的新主体,这个新主体就是普遍性的无产阶级。

  

马克思十分清楚,唯有实现了具有类性的无产阶级的主体,未来社会才能摆脱利益的循环逻辑,真正实现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在这个意义上,《共产党宣言》的地位是非凡的,它的价值在于政治教育,它本身就是一部实现工人阶级从具体上升为普遍的教程。 

  《学术交流》2018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冬/摘

更多意见交流请私信微博:黄竞欧1九76

进入激萌活动群 | 赞赏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海青:《共产党宣言》导读一
《共产党宣言》讲了什么?
共产党宣言语录50条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三篇【精华版】
共产党宣言发布【2月24】
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共产主义革命时代来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