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休闲农庄怎样落实“六好”养鱼法?
休闲农业职教周刊是中国休闲农业专业教学首席公共平台(微信公众号xxnyzk2015)该平台云集多方面的农业专家,本着以发展中国特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为理念,普及休闲农业专业知识,讲解精典案例,在线培训新农人,助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欢迎关注!
导语
怎样落实“六好”养鱼法:清好塘;放好苗;喂好料;调好水;防好病;卖好鱼。
一、清好塘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损坏部位,清除过多淤泥,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减少病虫害。
注意:进、排水口安装密眼滤网,防治敌害生物的进入和鱼苗逃逸。
清塘消毒:
(1)生石灰清塘:清塘后10天可放养。⑴干法清塘是将池水排至10cm左右,生石灰75~100Kg/亩全池泼洒。⑵带水清塘是将池水排至0.2m左右,生石灰150~200Kg/亩全池泼洒。
(2)漂白粉清塘:一般采用干法清塘,5~10Kg/亩,药效消失快,清塘后4天可放养。
施肥培水:放养前一周注水70~80cm,每亩施入经发酵有机肥200Kg左右,培育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有助于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二、 放好苗1 、苗种种质
⑴严格控制苗种质量。
⑵苗种质量:体格健壮、体色光亮、粘液丰满、身体光滑、鳞鳍完整、无畸形、无创伤 ,健康无疫病,溯水能力强。最好是经过开口或驯化的鱼苗或鱼种。选用拉网捕获的鱼种,不放养被污泥污染过的鱼种。
⑶鱼种规格整齐,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
2、 合理放养
⑴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性。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⑵确定放养密度:一是池塘条件;二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三是饵料供应与饲养管理措施;四是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 ⑶选择合适的放养品种。主养吃食鱼类,按80:20的模式进行,即吃食性鱼类80%,滤食性鱼类20%。
3 、放养要点
⑴尽可能避免雨天放养。
⑵在上风处放养鱼苗。
⑶长途运输的鱼苗放养时要注意调节温差,水温差不能超过2℃。具体操作是将装有鱼苗的氧气袋放入池中,并不停翻动氧气袋。如光照充足,搭设遮阴棚调温,避免直晒。
⑷放养时间:清塘药物药性已完全消失时;池塘水质达到一定肥度。根据水温和气温,当注水后一周左右、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主要是轮虫)达到高峰时可进行下塘。
⑸鱼体消毒:苗种放养时,用3~5%食盐浸浴5~15分钟或用10~20mg/L高锰酸钾浸浴5~10分钟,浸浴药物不得倒入养殖水体中。带水放养,操作仔细。
三、喂好料1、 饵料选择
⑴沉性饲料。水中稳定性时间过短,入水30秒即化。如投喂过快或过量易造成饲料浪费,恶化水质。
⑵浮性饲料。水中稳定性时间长,12小时不溶化,不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和饲料浪费。缺点是价格高,膨化后造成维生素破坏,不容易掌握投喂量。
⑶尽量购买大品牌、知名度大厂家饲料。
⑷新鲜、无霉变。
2 、粒径选择
饲料粒径须适口,便于鱼吞食饲料。
过大:鱼无法直接吞食,饲料沉入池底,易浪费饲料,恶化水质,驯食效果差。
过小:鱼无法全部吞食,部分饲料沉入池底;或投饲时间拉长,不利于多次投饲。
所以不同规格的鱼选用不同粒径的饲料。
一龄鱼种饲料粒径配置表
鱼种规格(cm)
3~5
5~10
10~15
15~20
饲料粒径(mm)
破碎料0.8~1.0
1.0
1.0~1.5
1.5~2.0
3、 合理控制投喂量
饵料系数=投喂饲料/鱼的净增量  多喂≠多长
正常情况下投喂原则:看水温、看天、看鱼投喂。
⑴看水温:最适生长温度,多喂,3%~5%。
⑵看天:季节、天气。
⑶看鱼:根据鱼的摄食情况,调节投喂时间投喂量。
⑷七八成的鱼喂饱的原则。
⑸没有吃饱的鱼将在下一餐抢食最凶狠。
4 、投饲技术
⑴投饲方法:自动投饵机投饲、人工手撒投喂、饵料框倾倒投喂。投饵机设置:投饵机位置设置应兼顾养殖季节主要风向和向阳;为防逆风打不远,须利用木板将投饲机搭设在距塘埂2m外的池塘内;为防较强顺风饲料打得过远,可在投饵机出料口上方加设档板,降低投饲角度,缩短投饲距离。
⑵ “四定”原则:
定时—根据水温确定投喂的时间和次数。
定位—将鱼驯化到固定的地点集中摄食,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了解鱼类吃食情况和食物消毒。
定质—选择新鲜、符合养殖鱼类营养全面、适口的饲料。
定量—以90%左右的饱食度为宜。
四、调好水1、 感官指标:肥、活、嫩、爽
⑴肥: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绿色。
⑵活:水色早晚变化大,早上淡,下午浓水中浮游生物繁殖旺盛,适口性饵料含量丰富。
⑶嫩:颜色不是很深,浮游生物处于生长期,水表无漂浮的水华。 ⑷爽:干净、水中悬浮杂质少,包括草渣、泥沙、死亡的藻类等。
2、 理化指标
⑴水深与水温:常见养殖品种最适生长水温24~28℃;在水温低于20℃时,水深1.2~1.5m即可,便于水温的快速升高;当水温达到22℃以上时,应逐渐增加到1.6~2.0m;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应保持在池塘的最高水位。
⑵透明度:是水体光照程度的标志,与水质的肥瘦程度密切相关,决定和影响着浮游生物的出现时间和数量的多寡。
要求:以养殖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 透明度控制在20~40cm即可。养殖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可以小一点。实际生产中一般用手臂探入水中测量。
⑶ pH值(酸碱度):
鱼类对pH值的忍受范围:5.0~9.0。水产养殖允许 6.5~8.5,最适:7.0~8.0(中性偏碱)。pH值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有重要影响。
⑷溶解氧(DO)
池塘内氧气来源:90%以上来自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水体上下层对流不明显的时候,氧气主要分布在池塘的上层;其余的来自风浪或机械增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特鱼类养殖
四大家鱼养殖技巧
罗非鱼(非洲鲫鱼)
“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
池塘养鱼高产养殖技术
温室养出鲟鱼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