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张仲景以后没有一个医家不是靠自己经验而非自然科学治病

从张仲景《伤寒论》 一药之差精准靶向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性,可以推断出千余年流传,疗效确切,经久不衰之神奇。

<一>:治病准则:《伤寒论》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二>:“脉”《内经》指皮、肉、脉、筋、骨统称为“脉”为五诊,故《脉经》以之为名,统诊全身。“证”指疾病发作时的部位及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逆”是指阴与阳、气与血不相顺接为“逆”,指症状的病变部位动、静脉血液交替运行出现异常,诊断明确后用相应的法则进行治疗。

<三>:治病依据:中药“性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四>:“经方”一味之差治疗不同疾病示例。

1.茯苓桂枝大枣甘汤

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4.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

药物性味:茯苓(甘.平),桂枝(辛.温),甘草(甘.平),大枣(甘.平),白术(苦.温),五味(酸.温),生姜(辛.温)。

1.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65条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获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症并治第八》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67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则谓:“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3.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十二·附方》曰:“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获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4.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主之(茯苓甘汤)

《伤寒论》第73条曰:“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获苓甘草汤主之。”第356条曰:“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对照下图,可知其组方原理极其符合自然科学规律,人人都能对用药治病明明白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中一)
立足“厚势”论经方配伍规律
传统医学历代医家只有东汉张仲景据自然科学规律精准靶向用药治病
三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最新伤寒论详解)
卷二82,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中篇
伤寒第二十八汤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之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