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转载]逍遥散

逍遥散源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四逆散发展而来,为肝郁血虚证而设。逍遥是消闲自在的意思。由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各30 g,炙甘草15 g 组成。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证。现临床应用广泛,大大超出了古方应用之范围,而且疗效显著。

【临床新用】

1.治疗糖尿病 本病属中医“消渴证”范畴。症见口渴多饮、善食易饥,小便频数而量多,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全身或下肢浮肿。舌质暗红、苔薄,脉弦。尿糖试验强阳性,空腹血糖升高,血压偏高者,常用逍遥散去白术、茯苓、甘草,加生牡蛎30 g、石膏30 g、生龙骨30 g、马齿苋100 g、僵蚕6g,有满意疗效。一般服药6剂后,症状减轻。继服月余即可见明显疗效。

2.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情志刺激有关,多属中医“肝郁”、“肝阳上亢”范畴。故本病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常感心烦、情绪不稳定,善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五心烦热,两眼干涩、淤胀,女子月经不调,脉细数等。用逍遥散加夏枯草15~ 30 g、郁金12 g、玄参15 g、香附15 g,可获满意效果。

心悸明显者,加酸枣仁15 g、柏子仁30 g、苦参15 g、五味子 9g;多汗,加黄芪、生牡蛎各30 g;甲状腺肿大甚者,加大贝母15 g; 眼球突出者,加穿山甲、地龙各12 g等。随症加减,效果更加明显。

3.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本病与情志刺激有关,证属肝气郁结,气滞乳络所致。临床表现女子多见一侧乳房或双侧乳房能触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质坚韧的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推动,伴乳房胀痛或刺痛,月经前乳痛或肿胀感加重。治宜疏肝解郁,佐以散结。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9g,当归9g,赤、白芍各 15 g,蒲公英15~30 g,夏枯草15 g,青、陈皮各12 g,橘核15 g,丝瓜络9g,厚朴9 g,醋香附15 g,瓜蒌15 g。水煎服或为丸、为散。服药后胀痛减轻。可随症加减。一般用药20余剂,症状可明显好转。用药3~4个月,乳腺增生之结节可消失。

男子乳腺增生,多由暴怒之后,一侧乳房出现包块,并且逐渐长大,微有胀痛,胸胁不适,脉弦。包块触之能移,表面光滑,与皮下无粘连,不发热,或是一侧或两侧乳房呈女性化发育肥大,有时可分泌乳汁样液体。现无特殊疗法,用逍遥丸或逍遥散加减,均有效。

用逍遥丸治疗,每次9g,每日3次,一般3 ~6个月后,乳房肿块可完全消失,治愈率为89%。用逍遥散加减水煎服,可缩短疗程。

有人用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132例,获得良效。伴月经量少者,加服当归丸10~15粒;伴更年期出现肝肾阴虚症状者,每日加服更年康3~6片;伴经前乳房胀者,加王不留行15g、鸡血藤 15 g、瓜蒌15 g、赤芍15 g、夏枯草15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 1周。结果:肿块消失或明显缩小者103例,肿块缩小者20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7.7%。

4.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原因甚多,本方治证主因肝气不舒所致。临床常见女子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或有少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经至减轻,经净后胀痛消失。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用逍遥散去煨姜,加生麦芽30 g、夏枯草15 g、醋香附15 g、郁金9 g、菟丝子30 g。水煎服,每日1剂。每于经前乳房胀痛时开始服用,至经行停服。一般2 ~3个月经周期即可使月经正常,症状消失,而有子。

病案举例:陈某,女,29岁。婚后5年未孕。月经先期,经前少腹、乳房胀痛,心烦失眠。舌苔薄黄稍腻,脉弦。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证属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冲任失调,不能摄精受孕。治以疏肝解郁,清心扶脾。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2 g,当归9g,牡丹皮12 g,赤、白芍各15 g,栀子9g,川楝子15 g,生麦芽30 g,郁金 9g,生地12 g,菟丝子30 g,薏苡仁30 g,车前子15 g(包煎),甘草 3g,白术9 g,茯苓12 g,首乌藤30 g。水煎服,每日1剂,1周为一疗程。经4个疗程治疗后,月经正常,诸症完全消失而孕。

5.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出现月经骤然停止或逐渐减少以至停止;或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第二性征减退(乳房、外阴、骨盆底萎缩);有时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及内分泌失调等现象。多发生在45 ~55岁。临床多见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过少、色淡红,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肢体麻木,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等。用逍遥散加减有显著疗效。失眠甚者,加首乌藤30 g;头晕重者,加菊花15 g;心烦易怒者,去当归,加丹参 15 g、黄芩12 g、地骨皮30 g;肢体麻木者,加生地12 g、牛膝9g 等。随症加减,皆可获得满意效果。

6.治疗眼病

(1)视神经萎缩:临床常见患者视力减退、视物不清,伴纳呆、便溏,精神抑郁,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视神经乳头呈苍白色,其周界和筛状板孔尚清楚。用逍遥散去煨姜、薄荷,加葛根15g,水煎服,有明显效果。

(2)视神经乳头炎:证属肝气郁结,经脉阻滞者。常见胸闷、纳少,自觉眼珠胀痛。舌苔薄黄,脉弦细。用逍遥散加香附、郁金、川芎、丹参。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可使眼底淤血吸收,视力恢复正常,诸症皆消失。

(3)中心性视网膜炎:本病用逍遥散治疗,获得较好效果。临床治疗本病15例,其中完全用中药者8例,治愈率为77.7%,有效率100%;中西结合治疗7例,治愈率为50%,有效率77.7%。

病案举例:患者,女,37岁,工人。视力:左眼0.04,右眼1.2。左眼底黄斑部有约2/3乳头直径范围水肿浑浊区,中心凹反射消失。自觉头晕、乏力,胃纳不佳,胸胀满,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咽干。脉弦细数。证属肝郁脾虚,虚热上扰。治以疏肝健脾,佐以养阴清热。方用逍遥散加麦冬15 g、石斛15 g、玄参15 g、车前子15 g(包煎)、丹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后视力由0.04提高到 0.4。继服20剂后,视力恢复到1.2,眼底亦恢复正常。

(4)老年性白内障: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3例获得良效。症见视物不清,生气后视力下降甚,伴见口苦、咽干、心烦不眠、纳呆。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此证系肝郁肾虚所致。治以疏肝解郁,滋肾明目。用丹栀逍遥散加菊花15 g、菟丝子30 g、枸杞子 15 g、丹参30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 ~30剂,可使视力明显提高。

另外,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网膜脉络膜病变等,随症加减,均可获得较好效果。

7.治疗阳痿 本病一般认为由肾虚所致。但笔者认为阳痿与肝失疏泄亦有关系。如肝郁化火,久致肝肾阴虚而阳事不举,若协调肝肾更利于提高临床效果。此证多见情志抑郁,夜梦遗精,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乏力,手足心发热,阴茎逐渐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强、或随举随痿。舌苔薄白,脉弦细。用逍遥散加龙骨、牡蛎、香附、菟丝子、补骨脂,常获满意效果。

肝郁阳痿多因肝损及肾,以逍遥散去煨姜、薄荷,加枸杞子、黄芪、淫羊藿补气强身,补肝益肾。肝气疏,脾气健,肾气足,故阳痿可愈。

8.治疗外阴干燥症 外阴干燥症多因阴液不足,虚甚生风而致。故临床多见外阴干燥、奇痒刺痛、有烧灼感、夜间尤甚,善太息,眼干涩,无白带。舌尖红、苔微黄,脉弦细。妇科检查:外阴皮皱,轻度萎缩,有抓痕。常用逍遥散去甘草,加生地15~30 g、蒺藜 20 g,水煎服,每日1剂。临证应用可获较好疗效。

9.治疗慢性咽炎 本病属中医“梅核气”范畴。多因痰气相结于咽喉所致。中医认为咽喉为肺气之通道,肝火旺常侮金 (肺),故常见咽中有异物感、心烦、目眩、胁痛不适。舌淡红,脉弦细。检查:咽喉无异常表现。用逍遥散加厚朴、半夏、川楝子,水煎服,有明显效果。说明疏肝健脾,有利于宣畅肺气之气机,符合 “培土生金”、“抑木制金”的治法,故有显效。

10.治疗癔症 本病属中医“脏躁”的范围。多因七情所伤,出现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胸胁胀痛、头痛、嗜睡、喜悲伤、欲哭、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夜间躁动外跑。舌质淡红,脉弦细数。用逍遥散加生地、远志、石菖蒲、首乌藤,常获满意效果。

11.治疗脱发 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脱发1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15例患者均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热兼脾虚。治宜疏肝健脾或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逍遥散随症加减,并加侧柏叶、桑白皮水煎外洗。一般用9~15剂显效,30~40剂可获痊愈。

12.治疗内耳眩晕 本病属中医“眩晕”范围。用逍遥散加减有良好效果。

病案举例:患者,女,45岁,农民。西医诊断:内耳眩晕症。曾服镇静剂和中成药清眩丸等治疗无效。症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白腻,脉弦。证系肝阳上亢所致。治以调和肝脾,潜阳降逆。方用逍遥散加赭石30 g、吴茱萸3g、半夏6g、泽泻15 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即获疗效。守方继服15剂后而痊愈。

13.治疗多发性口疮 多发性口疮易反复发作,治疗棘手。证属肝火上炎者,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有显效。

病案举例:患者,男,60岁。患多发性口疮3个月,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症见下唇及舌左缘分别有一直径3 mm× 1.5 mm及5 mm×2 mm大小之溃疡,周围红润,灼痛。舌质红、苔白,脉弦细。用逍遥散加白花蛇舌草15g、蒲公英20 g、连翘15 g、黄芩15g、地骨皮15 g。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守方调理半个月,溃疡全消。又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经随访1年未见复发。

14.治疗面部痤疮 临床多见面部起粉刺,色红赤,痛不可触。女子每逢月经来潮时面部粉刺增多,经后逐渐减少。伴月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乳房胀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用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连翘、夏枯草,有良好效果。

15.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症见四肢及胸腹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瘙痒,每年春夏发作4~5次,伴有头晕、失眠、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月经后期、量少。舌质淡红,脉弦细。常用逍遥散加生首乌15 g、首乌藤30 g、乌梢蛇15 g、赤芍15g,有良好的祛风理血止痒作用。

16.治疗黑皮症 本症多与营养失调、体质因素有关,也有因粗劣化妆品刺激而诱发。多见开始时面部发红、痒,然后由紫色变褐色,进而变黑,分布广泛。据日本报道,该病用逍遥散加薏苡仁治疗3个月后,面部黑变区减少30%,并且色素转淡,然后结合祛淤活血之桂枝茯苓丸同治,并坚持服药1年半左右即能痊愈。

17.治疗指掌角化症 症见两手指逐渐出现鳞屑,微痒,漫延两手,使两手病区角质层增厚。舌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肌肤疏泄失畅而致。治宜清肝解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赤芍 15 g、地骨皮30 g、白藓皮12 g、荆芥9g、穿山甲15 g,水煎服。同时配用尿素霜外用,能使脱屑大减,皮疹消失,两手皮肤如常。

18.治疗噎膈 病案举例:苏某,女,34岁,工人。1984年6月 2日住院。患者主诉:间歇性吞咽困难,食入即吐月余。不久前因其母病逝,异常悲伤,不思饭食,逐渐出现吞咽哽噎不顺,每逢进食过快或情绪激动则不能咽下,食入即吐。曾在某院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多方治疗无效。症见面色萎黄无华,胸胁时有胀闷,入睡困难,纳少,进食异常缓慢,食后略觉胃脘胀满不适。舌淡胖、苔白略厚,脉弦细。钡餐透视提示:食管下段痉挛,钡剂通过贲门困难。其余各项检查未见异常。证属肝郁脾虚,气机郁结之噎膈。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为主。方用逍遥散加半夏、郁金、竹茹各10 g,酸枣仁15g,砂仁6g,水煎服。服1剂后觉心情舒畅。守方继进 16剂,诸症消失,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

19.治疗冠心病 本病属中医“胸痹”范畴。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止痛作用。临床以突发心前区闷痛或刺痛,痛引肩背及臂,嗳气、纳少,精神郁怒,舌质紫暗,脉弦涩为主要表现。证属肝郁气滞型者,常用逍遥散去白术、生姜、薄荷,加丹参、川芎、陈皮、枳壳、石菖蒲治疗,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痰滞者,加瓜蒌、薤白以化痰行气;痛甚者,加醋延胡索、醋五灵脂以活血行气止痛。随症加减,皆可获得良好效果。

20.治疗慢性胃炎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本方主要适用于肝胃不和型。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胃纳减退,食后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或精神抑郁,胸胁及胃脘胀痛,舌苔薄白,脉弦为特征。多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逍遥散去当归,加乌药、佛手、防风,可获良效。

21.治疗慢性胆囊炎 本方适用于肝胆气滞型。临床以上腹部膨胀,尤其多见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急性发作时伴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甚至有巩膜、皮肤黄染等。治宜清利湿热,疏利肝胆。用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有黄疸者,逍遥散合茵陈蒿汤加减,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22.治疗慢性肝炎 本方对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有明显疗效。此证多属祖国医学中“脾虚肝郁证”。症见肝区痛,脘腹胀满,恶心纳少,大便溏泻,神疲乏力,嗳气,精神不振,消瘦。脉弦无力。伴肝大、肝区压痛,肝功能检查异常。有急性肝炎病史者,以逍遥散加枳壳、郁金、醋延胡索、生麦芽、穿山甲等;若上症加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为阳性者,常以逍遥散加蒲公英、虎杖、丹参等,能使阳性转阴;若见早期肝硬化者,逍遥散加槟榔、大腹皮等以软化肝脾,利水消肿。随症加减,皆可获得较好疗效。

23.治疗高脂血症 临床报道,用逍遥丸治疗高脂血症,获得满意效果。

病案举例:张某,男,52岁,干部。患者因头晕、胸闷伴心前区隐痛,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7年,冠心病史5 年,经常出现头晕、头胀、胸闷、心慌等。此次因劳累加重,情志不遂而发病。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分别为8.0 mmol/L 和5.6 mmol/L。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用逍遥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治疗3个疗程(10天为一疗程),复查TC、TG分别降至5.1 mmol/L和2.3 mmol/L,并且血压稳定,头晕、胸闷减轻。治疗期间,除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外,没用任何与降脂有关的药物,随后改为逍遥散每日1次,每次9g维持治疗2个疗程。半年后复查,血脂仍保持正常。

临证凡属痰浊、淤血等所致者,皆可用本方治疗。近10年观察,逍遥丸(散)有明显降血脂作用,疗程短,见效快,长服无不良反应,停药后血脂不易迅速回升,并且药源充足,服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降血脂药。

24.治疗小儿厌食症 临床报道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获得满意效果。治疗结果:痊愈30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100%;短者6天,长者2个月,平均20.5天,可获痊愈。笔者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亦获明显效果。

25.治疗遗精 本病一般认为由肾虚所致。但临证发现遗精与肝失疏泄亦有关系。如肝郁化火,久致肝肾阴虚,阴虚内热扰动精室而致遗精者,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有效。

病案举例:患者,男,30岁,工人。1994年6月12日就诊。患者自诉遗精5个月,少则3~4日1次,多则2日1次,严重时夜夜遗精,曾服多种中西药,罔效。症见心烦、善太息、口苦、易怒晨起为甚,全身乏力,精神欠佳,纳差,睡眠多梦,大便溏,每日1次。舌尖红、舌苔薄黄,脉弦。前医多用补肾固精之品不效。故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方药:柴胡12 g、当归9g、白术9g、白芍15 g、茯苓9 g、龙胆草3g、太子参15 g、山药20 g、生龙牡各30 g、甘草3g、首乌藤30g、生麦芽15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后遗精次数减少。守方继服8剂而病愈。

26.治疗带下 本方治疗脾虚湿盛之白带过多有显著疗效。

病案举例:患者,女,34岁,干部。1994年10月23日就诊。患者自诉白带过多近半年余。因工作不顺心而致心烦易怒,纳呆,头晕,乏力,善太息,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所致。治以疏肝健脾止带。方用逍遥散加减:当归9g、柴胡12 g、薏苡仁30 g、白扁豆30 g、山药20 g、清半夏15 g、白术 15 g、茯苓15 g、党参15 g、牡蛎30 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6剂,症状减轻。守方继服6剂后诸症消失而病愈。

27.治疗尿失禁 临床报道,逍遥散治疗尿失禁有效。

病案举例:卢某,男,9岁,学生。1991年11月2日就诊。其父诉患者平时学习较差,进入3年级以后,因学习紧张,难以适应,逐渐出现听课不集中,近月来发现小便频数,尿急失控,经常尿湿裤子,特别是做体操时尤甚,经某院多方检查未见异常。症见面色少华,纳少,睡眠易惊醒,小便清无尿痛,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尿常规及尿培养未见异常。证属肝郁脾虚。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用逍遥散去生姜、薄荷,加合欢花6g、酸枣仁8 g、黄芪10 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患者尿频、尿急消失。继服5 剂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8.治疗慢性盆腔炎 泸州医专报道,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湿所致者,获得满意效果。本病属于“腰痛”、“带下”等证。临床常见下腹一侧或两侧胀痛,腰酸痛,白带多。多因湿热阻碍气机,淤阻胞宫影响冲任而致。故用疏肝解郁之逍遥散加清利湿热药苍术、车前子、薏苡仁、椿皮等,颇有效验。

29.治疗阿狄森病 现代医学认为,阿狄森病系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致。临床上有衰弱无力,色素沉着,血压下降,胃肠及神经系统各种症状。本病系因失钾、失水等引起代谢紊乱。中医认为肺、脾、肾三经湿、热、风、寒蕴积既久所致。尤以皮肤老黑色为肾脏病变的明症。多见双耳、目、口鼻周围均呈黑色,腋下、两胯及腕、手足指缝、脚胫等关节处均会出现老黑色等。首选逍遥散加防风、羌活、独活、香附、威灵仙、蒺藜,以疏肝扶脾、祛风除湿,再加杜仲、玄参补肝肾、养阴清热而获速效。常以健脾补肾等善其后。

30.治疗震颤麻痹 本病属中医“震掉”、“痉病”范畴。以中老年痴呆着多见。病久者效差。病程短者,用逍遥散加减有良好效果。

病案举例:患者,男,56岁,干部。自诉左手震颤1年余,伴腹胀满,乏力,口臭,头晕。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弦细。此为肝郁日久,肝体失养,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而导致风动。用常法治疗无效,故用逍遥散加味:当归9g、白芍30 g、白术20 g、茯苓12 g、生地15 g、麦冬12 g、阿胶15 g(烊化)、龟板12 g、鳖甲 12 g、生牡蛎3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0余剂,震颤麻痹消失而愈。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有镇静、解痉、止痛及保肝作用,对性腺功能亦有明显影响。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方中当归、茯苓有明显的降酶作用,抗肝细胞坏死的效果最显著,抑制炎症反应以茯苓、当归、白芍效果最佳。

本方能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减轻某毒物对肝脏的损害。

逍遥散有抗贫血及改善心肌缺血,解除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增强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并经动物试验,未发现不良反应。

总之,全方护肝作用突出,镇静与解痉作用显著,并有促进消化、调节子宫功能及补血、健胃等多种作用。

【注意事项】

(1)方中薄荷、生姜均为发散之品,不宜多用,以防正气损伤,应用时只宜少用,作为引药。

(2)凡肝肾阴虚,气滞不运所致胁胀痛,胸腹胀满,咽喉干燥,舌乏津液,舌红者,不宜使用。

(3)邪在肌表,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两虚而见寒热者,均不宜用本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经不调(中医学人卫8版)
经方合用治腹痛两天案 – 经方派
肝血虚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当归芍药散丨方证规律探讨
绝经前后诸病的辨证论治
脊髓型颈椎病(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