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梭子蟹池塘养殖成活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影响梭子蟹池塘养殖成活率的因素
1、池塘清理不彻底:长期未彻底清淤,底质恶化。

2、相互残杀:梭子蟹生性好斗,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同类相残,往往导致大量掉苗,或造成附肢残缺,影响正常生长、摄食。

3、病害增加: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病害也不断增多,一是纤毛虫病,水质败坏,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蟹长时间不能蜕壳。二是蜕壳不遂病,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蜕壳时间延长,三是乳化病,养殖中后期多发,病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组织呈牛奶状,组织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该病死亡率可达80%以上,在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疾病传播的途径:一是蟹与蟹之间传播。二是虾蟹之间传播,在虾蟹混养池塘中,对虾发病死亡,蟹摄食死虾后也继而发病。三是通过饲料中混杂的小虾、小蟹等甲壳类传播。四是经池塘中穴居的虾蟹类传播。

二、应对措施
1、改善池塘底质:每年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将池底淤泥彻底搬出池外。经烈日充分曝晒,待表层淤泥全部由黑色氧化为黄色后,再翻耕1次,将底层翻到表层继续曝晒。
2、实行生态养殖:结合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养殖种类和密度。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生单细胞藻类.贝类滤食过多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调节水质,达到了互利共生的目的。

3、保持良好的水质:培养良好的水色,保持透明度0.3~0.4米。前期以添水为主,中、后期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适当换水。高温季节提高池塘水位,夏季暴雨后应防止池水盐度下降幅度过大,可以将排水闸门闸板改造成上下两扇,必要时提起上面的闸门板即可方便排掉表层淡水。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ppm预防疾病。不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有条件的池塘要配置增氧设备。

4、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一是彻底清除池塘中穴居的杂虾、杂蟹。二是可以在池中适当放养捕食性鱼类,以及时清除病虾、病蟹。三是严格进行饲料消毒,贝类投喂前先以含漂白粉1ppm的海水浸泡,鲜杂鱼要经过蒸煮消毒,杜绝投喂生鲜小虾、小蟹。四是发现病死蟹及时拣出焚烧或深埋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普洱市如何应对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的制约因素
天气剧烈变化的夏末秋初季节,如何更好管理小白虾池塘?
7~8月份虾蟹养殖病害防治
两湖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高,他们是这样操作的
养殖龙虾的方法与技巧?
说小龙虾好养,别轻信! 要想养好小龙虾必须该掌握以下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