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线杯小说大赛】朱海红丨模范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朱海红:男,197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随笔协会会员。散文《双龙湾游记》荣获2011年《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全国首届旅游散文大赛二等奖。2011年6月长篇日记体小说《你是一朵美丽的花》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模 范

朱海红

小高本来是乡村一所初中学校的教师,通过参加全省公务员考试进了县教育局,被分到督导室工作。督导室原本有三个人,分别是主任老刘、副主任老赵、科员宁春梅。这个宁春梅小高只见过一次,还是财务室通知机关人员工资调整,需要本人签字,主任老刘让小高给宁春梅打的电话。宁春梅四十多岁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要小五六岁。刚一见面她就笑嘻嘻地向小高表示祝贺,说她听说办公室新进了个小帅哥,早就想来看看了。又鼓励小高好好干,年轻人前途无量,不要像自己这个老太婆虚度岁月,一事无成。在反复叮嘱小高若有纪委查岗或者其它重要事情及时联系她后,就袅袅婷婷地离开了。小高听赵副主任说,宁春梅是原局长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做了几年临时代课教师,后来不知怎么就转正了,还调进了局机关上班。前几年生了个老二,先是断断续续请了几次假,后来假也不请,也不再正常上班了。

小高毕竟初来乍到,又是正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决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办公室的大小事务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这边赵副主任刚安排他写一篇材料,那边刘主任又喊他去政府部门取一份通知,忙得团团转。但小高任劳任怨,他觉得这都是锻炼自己,应该尽心去做的。

这天是周五,小高原计划回老家看看父母。临下班时,赵副主任突然交给小高一个任务,说周日单位一把手杨局长要去市教育局参加一个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会议,还要在会议上发言,要小高晚上加班准备好发言稿。小高平时喜欢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文字功夫那是相当了得。加之在乡村学校呆了几年,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和原因一清二楚,就想着借这个机会好好露一手。于是通宵达旦又是网上查资料,又是翻工作笔记,终于在天亮前写好了初稿。小高躺到床上正迷糊呢,手机铃声响了,赵副主任让他把写好的稿子给刘主任送去。小高赶到单位,将稿子交给了刘主任。刘主任顾不得细看,拿上稿子匆匆去见局长了。小高骑着摩托车正往家赶呢,手机铃声又响了。电话是赵副主任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大发雷霆,劈头盖脸把小高狠狠批了一顿。原来小高的稿子里有几个关于全县学校统计的数字,实在查不到资料,就空在那儿,想着让两位主任补充完善一下。谁料一大早匆匆忙忙,忘了这件事。这不,局长批评刘主任,刘主任问责赵副主任,赵副主任自然把火都发到小高这儿了。

小高很是自责。下午,赵副主任又打来电话。原来局长周日有事,责成分管督导室的王副局长替他去开会,王副局长家里刚添了孙子,走不开,就让刘主任去。刘主任说自己要给老丈人祝寿,把这事交给赵副主任。赵副主任实在想不出理由,就推说自己头疼,于是去市局开会的光荣任务就降临到刚来机关一个月的小高身上。

小高是第一次坐到这么气派的办公室,地上铺着木地板,天花板上有明晃晃的吊灯,长长的圆桌中间放着鲜花,四周都是皮沙发椅子。市教育局相关科室领导坐在圆桌一边,县里的局长坐另一边。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年轻姑娘拎个暖水瓶给大家沏茶倒水。小高感觉身子轻飘飘的,很受用,一个月前自己还在乡下简陋的教室里吃着粉笔灰,不时还因为自己班里的同学顽皮违纪被那个总拉着长脸人称“马面”的年级主任批评,现在竟然尊贵得和各县的局长平起平坐了,真是恍如隔世。看倒水的姑娘快走到跟前了,小高赶紧掀开自己的茶杯盖。这时才注意到杯口处有一根白线,外面吊着一个小纸片,他像钓鱼一样拽起这根线,原来杯子里面连着一个小纸包,里面黑黑的应该是茶叶了。茶叶为什么要这么放置,小高不明白,也来不及细想,他赶紧撕开纸包,把茶叶倒到杯子里,还舍不得全倒进去,袋子里剩了一半,准备拿回家再用。倒水的姑娘来到小高跟前,正要倒水,忽然愣了一下,接着咧开嘴要笑的样子,但她愣是咬住嘴唇把笑声又憋回肚子里了。小高也礼貌地笑笑,觉得这姑娘大概笑这位局长过于年轻了。姑娘倒完水出去了,小高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有一股浓香味,果然好茶,就是茶叶都是碎末,全漂浮在上面。

这时市教育局局长腆着肚子进来了,在把头的位置上坐下,于是会议开始。市局局长先云山雾罩地讲了一通国家、省、市大政策,强调了一番重要性后,要求各县局长挨个发言。众局长一个个口若悬河,强调人财物方面如何如何困难,要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在小高看来,大都是一些官话套话,说白了就是正确的废话而已。终于轮到小高了,他早已迫不及待,准备从调整布局、优化师资、轮岗支教、结对帮扶、强化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加以阐述。他正要开口呢,市局局长打住了他,问他哪个县的,是什么职务。他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局长的问话,还要发言时,局长说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谁有准备的文字材料交上来。小高交了材料就打车往回赶。在路上,接到赵副主任的电话。赵副主任狠狠批评了他一通,说他一点不灵活,不知道变通,连自己是主任都不敢说!小高愣了一会才明白,原来,会后市局局长电话里批评了单位的杨局长,说是对市里安排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意打发了一个小干事就来替会。杨局长自然批评了王副局长,于是这火就挨个又发到小高这里了。小高心里窝火没地方发泄,于是好长时间都闷闷不乐。

说话间又过了一个月,市里的教育杂志社忽然给单位打来电话,说是要采用小高写的稿件,让再润色一下。赵副主任通知时,小高才想起,正是那天市里会议时上交的发言稿。小高打起精神,熬了几个夜晚,把那篇稿子修改得感觉无以复加,十分满意为止。小高把稿子交给了赵副主任后,就天天等着发稿的消息。过了十多天,市里的教育杂志寄回来了,小高掩饰不住兴奋,急忙打开一看,署名的作者竟然是三个人,最后一个才是自己,前两个名字是刘主任和赵副主任。刘主任见到杂志后,第一时间拿去给王副局长和杨局长看。第二天,在单位全体人员参加的会议上,局长专门表扬了督导室,还点到了小高的名字,说小高积极肯干,工作出色,大家都要向这样的年轻同志学习,为全县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小高听了好激动,前段时间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

又过了几天,小高到刘主任办公室取文件,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最新的省教育期刊,封面上有篇文章题目和自己写的那篇稿件相同,就好奇地翻开一看,内容一模一样,作者还是三个人,只是再看也没有自己,署名是杨局长、王副局长和刘主任三人。小高心里很不痛快,可也不好声张。没过几天,王副局长把小高叫去,说是那篇文章被教育部组织的一个论坛会议选中,会上将对优秀论文进行表彰,杨局长将亲自到北京参加此次会议,让小高配合局办公室主任把这篇文章再进行充实完善。看着自己一笔一笔写好的文章只署着杨局长一个人的名字,就像自己的孩子改了别人姓一样,小高心里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不过,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打磨,小高已改变了许多,喜怒不再形于色,一切唯领导是从。一篇文章算什么?局长每次在大会上作报告,哪次的报告是局长本人写的?不都是办公室一班人写好让局长照本宣科吗?就是每次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党组织生活会的自我批评自我剖析,不都是办公室一班干事代劳的啊?再说去北京参会自己也不够格啊,谁最能代表全县几千名教育工作者?自然是局长了。话说回来,就算杨局长不去让自己去,领导不同意旅差费都没人给报销。想想杨局长还在大会上表扬过自己,同事们都说他将来会受到重用,这样一番前思后想也就释然了。

后来,杨局长代表全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某教育论坛会议,并在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得到部里省里一众领导的夸赞,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也算为全县教育事业增了光。杨局长回来后让人把奖杯放在单位会议室。每次开会,小高都会盯着奖杯看。他总觉得奖杯也望着他,似乎在说自己才是它的主人。他在看奖杯时,会感觉其他同事都敬佩地看着自己。可他回头看时,却发现根本没人关注自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教师节快到了,各级教育系统都在忙着申报和评选教师节大会要表彰的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省级模范指标只有一名,杨局长点名给了王副局长。王副局长心领神会,自然也忘不了督导室的功劳,在分配市级的模范指标时,给刘主任争取到一个指标。县级模范指标原则上每个科室不超过一名,但领导考虑到督导室当年工作出色,史无前例地在全市督导考核中排名第一,决定特批督导室两个指标。早上一上班,赵副主任刚见到小高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并说这是他反复向王副局长反映才争取来的。不一会,刘主任把小高叫到自己办公室,在肯定和表扬了一番小高的工作成绩后,对小高说此次督导室分到两个模范指标是前所未有,他可是没少在领导跟前说好话,甚至为此还和另一个科室主任发生了争吵。小高连声道谢,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快下班时,在去卫生间路上碰到王副局长,他亲切地拍拍小高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说这次自己在杨局长跟前据理力争,给督导室争取到两个模范指标,其实主要是为小高争取的。小高只是机械地点头道谢,却有些头脑发胀,区区一个县级的模范指标,竟然需要动用这么多领导合力攻坚才能争取到啊!不过也不能小看这个模范称号,评聘职称没有它可万万不能。

教师节那天早上,小高天不亮就起床,穿上昨天刚买的蓝西服白衬衫,再系好红领带,单位要求所有参会人员必须穿这样的正装。他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到会场。作为工作人员,他要负责签到,并和同事一起维持会场秩序。在会场门口他看到宁春梅竟然也来了,和他热情地打招呼,还塞给他一块月饼。他开玩笑说,春梅姐真会体贴人,知道他没吃饭就专程送来早点。宁春梅笑得花枝乱颤。

颁奖仪式开始了,雄壮嘹亮的《迎宾进行曲》奏响,县城示范小学的小学生高举鲜花站在礼堂过道上,用稚嫩的童声齐声喊着“庆祝庆祝,热烈庆祝!”最先上台的是各位校长所领的集体奖项,县领导与校长一一握手,合影留念。接着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幼儿教育组按顺序一组组鱼贯上台领奖,最后上台的才是局机关人员。小高愈来愈紧张,他急切地盼着颁奖时刻的来临,又好像有点害怕这一刻到来。终于,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当主持人喊道局机关组上台领奖时,小高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呼出去,整了整自己本就笔挺的衣服,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主持人喊出一个个熟悉的同事名字,包括赵副主任。可是等等,怎么有一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宁春梅!”,对,宁春梅是谁?谁是宁春梅?

小高感觉脑袋嗡嗡作响,心跳加速,然后,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

 (责任编辑:张辉)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肯定长沙教育督导工作
品赏雾天里的高崖水库(四)
新秘书的自作多情
“俯卧撑”隐喻的背后
《官情日记》之周四记
【浮世绘像】张秋良/升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