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家乡的春节(10)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迎接新美好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镇上照例会举行“龙灯会”因龙主司水,故乡人以舞龙来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这是小镇人民每年一次盛大的狂欢夜。
  “龙”是本镇著名手艺人易广林用纸和竹条手工扎制的,有十好几节,扎的张牙舞爪,五彩斑斓,栩栩如生的。还扎制有各种花灯,鹬,蚌,鲤鱼,乌龟,兔子,公鸡等等,在其内部点亮巨型大蜡烛,在没有路灯的小镇夜晚熠熠生辉,流光溢彩,鲜艳夺目
  先从镇东河边桥下“牵龙喝水”开始舞起,然后从北到南把镇子街巷舞个遍。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璀璨。每年的龙灯会都吸引镇上和附近村里的人纷纷前来观看,把小镇狭窄的街道拥得水泄不通。小孩子看不够,被大人扛上肩膀;后面的人挤不进去,则爬上了树上和街巷上的窗台上观看。每年被踩到脚的,被挤掉鞋的,被烟花烧到衣服的,不计其数。
  闹完了十五的花灯,可以去逛逛庙会。除了烧香许愿,还可以看戏。
随着文革的结束,周边被破坏的庙宇好多又被人悄悄立起来了,散落在小镇周边的四乡八村,有好多都恢复了他们传统的庙会。
   这些庙大多是一间的小瓦棚子,在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菩萨。庙里供奉的菩萨不同,所隶属的职能部门也不同:
   有负责公共安全的观音庙,有分管文化教育的文殊菩萨庙,有主持医疗卫生事务的药王庙,也有分管水利的部门-龙王庙,管计划生育的娘娘庙。也有好多“部门”是“联合办公”----一个庙里供奉了多位“部门”的菩萨,让信众“最多跑一次”,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
  提这些庙宇都会 “管辖”周边的一定范围,每年春上庙会前就有相关“头人”来这菩萨“管辖”的地界村民家收“戏钱”,众筹资金请戏班子唱戏,金额多少随意。因考虑这些庙都是罩着当地一方平安的主管部门,大多村民还是愿意多少交些费用的。
  时节已到正月底,立春已过,万物开始复苏,天气咋暖还寒,此时麦田里的麦苗正绿的发黑,草紫田里也会呈现大片的嫩绿,油菜地里也有了零星的点点金黄。小镇周边的白马寺,马鞍山等庙会已经开始搭台唱戏了,唱的大多是豫剧和梆子戏。场面还是很火热的,每一到开锣闹台,周边的村子的老头老马都扛着椅子,掂着火炉,踏至纷来。
  戏场里,台上咿咿呀呀的声音通过沙哑的扩音喇叭,传到黑压压一片的台下。我们小孩子对看戏没兴趣,但对人多热闹的地方却很喜欢。戏场外有老头或老马卖香烟瓜子的小摊,还有卖甘蔗的。现在常吃的那种黑红皮的甘蔗那时还没有,当时卖的是本地产的一种青皮甘蔗,粗细和高粱杆差不多。冬天被藏在地窖里,年前和开春拿出来卖。
  我经常在戏场看大孩子们玩那种劈甘蔗的游戏。几个孩子合伙买一根甘蔗,通过竞技的方式把它竖直劈开,所劈开的长度部分都归操刀者本人。通过先砍掉甘蔗节上的小芽,猜芽掉落地上的正反面,猜中者可以获得优先操刀权。甘蔗长的话要分成两截劈,先把一截甘蔗在地上立起来,用刀背把扶住甘蔗顶端,要平心静气把甘蔗尽量调整得平稳,然后迅速抽刀,对准甘蔗使劲劈下。然后把劈下的那一段“战利品”截断收入手中,由下一家继续劈。
  有手抖失误一点儿都没劈到的,也有技术高超的,一刀从头劈到蔸,全归自己。每每有人劈甘蔗的时候,都会引来一大围观喝彩的人。
  我们镇上的著名的算命先生关瞎子,人称“关半仙”,带着他的小马扎和铁嘴也在戏场外围支起了摊子,生意好的不得了;围了一圈子中老年妇女,有打问新年家里运势财运的,有问老人寿辰吉凶的,有问子女婚姻前程的。总之,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人们对未知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希望。
  南边山里的灵山寺,已经开始重修被文革破坏庙宇,请回了和尚,还被省里划为风景名胜区了,并开始了旅游创收,门票五毛一张。那里的菩萨据说很灵验的,可以趁现在门票价格便宜去拜一拜,因为再过几年,门票价格就会涨到一元了。
  过了正月,过年的氛围才慢慢消失殆尽。此时春节储备的物资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人们又逐渐恢复了日常平静的生活。
  年好过,日子难熬。少数从城里回来过年的干部早已回城工作了,孩子们也重返课堂,捧着散发着油墨味的新课本,唱读着“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农民重新穿起那破旧的解放胶鞋,把水牛套上犁头,推着犁铧翻开板田里的新鲜泥土,开始创造着这一年新的美好。
  这就是我故乡的那个年代,一个让人无限回味又不愿回去的年代,我的父老乡亲们勤劳,善良,热情,坚韧,用他们一辈又一辈的生命守护着故乡的这分热土,在盼望,等待,坚守,忍耐中年复一年的更迭春秋。
  光阴荏苒,如今我和的当年的小伙伴现都已年愈不惑,回首儿时往事,皆历历在目,仿佛昨天一样。回味过去,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努力拼搏进取。无论你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满意,但今天的光景肯定会比那个年代要好许多。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也会像回味当年一样来回味今天。
  最后,让我们品味一下我们湾老地主刘耀祖当年的一首打油诗,来感受一下今天的美好日子:
忙碌一年只为年,鱼肉吃完嘴还馋。
他年若是时运转,天天煮肉过大年。
本文作者:宁波阳光轮滑(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泉根:大会堂里开大会
互联网大潮涤荡下,一座川东小镇的嬗变与坚守
故乡梦
【海上记忆】小时候,江浙人家,难忘家门口的庙会
大北苏十月十六的庙到了:难道,我的家乡就是盘古的诞生地?
小学作文范文-二十年后回到家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