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古天地】 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信息(八)(转载)

7-5 青铜坐佛像 

唐代(618—907年)

通高42厘米、底座长25.5厘米、宽12厘米

策勒县老达玛沟采集

和田博物馆藏

这尊佛像系克什米尔铸造,具有典型的克什米尔—吉尔吉特风格,底座上有3行半梵文题记。

与此像几乎完全相同的铜像曾在阿里古格王国皮央佛寺遗址中有发现,坐佛像上有梵文和藏文的题记。

其中所提供的藏文姓氏和西藏西部藏王的称号阿里(Ngari)、Ngadag Chenpo Tsede名号等相互有关联,后者很有可能被比定为古格王国早期佛教领袖意希奥的孙子,他在996年曾被奉为西藏西部著名的佛教寺院塔波寺的创建者。

这些佛像表明吐蕃时期,在克什米尔、吉尔吉特、于阗与西藏西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联系。

吐蕃时期,于阗佛教曾对吐蕃佛教产生影响,因此,西藏佛教艺术中存在于阗风格。

7-6 绛地人物纹栽绒毯 

隋代(581—618年)

长265厘米、宽150厘米

破案追缴

和田博物馆藏

该栽绒毯是洛浦县山普鲁乡被盗的5条栽绒毯之一,长方形,以棕白色合股毛绒为经,灰白色合股粗毛绒作地纬,经、纬线交织成一上一下的平纹组织,每隔一道地纬栽一排绒头,结U型扣,绒头致密,背面织有长绒毛,质地厚实。

该毯从外向内共以两周边框分为三个区域:

外边框为蓝色窄带,外侧为窄黄色绒,框内为绛色地,遍布变体动物纹;

内框由浪花纹和红、黄、蓝色直线纹组成,其内为主体纹饰,共有7排32身形态各异的人物图像,人物,均高鼻深目,佩戴耳环。

在第6排前4身人物头侧之间织有3个蓝色婆罗迷文字母。有学者认为栽绒毯上的人物故事描绘的是阿卡德语史诗《吉尔伽美什》。

这件栽绒毯是于阗本地产品,但图案纹样融合伊朗、希腊、印度等多种文化因素,充分展现了丝路明珠和田文化的兼容并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春和先生谈佛像收藏
青藏高原上突然消失的王国“古格王朝”
克什米尔元素艺术11世纪的塔波寺壁画。
世界馆藏级佛像惊现翰海2008秋拍
西藏古格王朝:300多年前一夜间消失的神秘王国
9至10世纪克什米尔风格的《文殊菩萨》,高10厘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