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怀念他,因为他年轻

很多年前,我读渡边淳一的小说《复乐园》的时候,觉得80岁的老人能够认真地去爱,只能生存在小说里面。

我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最突出的感受不是那里的高楼大厦,而是那座一百多年的城市却如此年轻,之所以觉得它年轻,不是因为那个城市年轻人多,而是纽约很多老年人在做着年轻人的事,大家也习以为常。

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他50多岁去大学里面去学数学,6年后,他竟然成了这个学科的教授了,还有一个朋友更神,他也是50多岁想圆自己的校园梦,他就在学校里和他孩子一起上课,靠着学校的奖学金,和他以前的积蓄拿了好几个文凭。孩子都毕业了,他还在读。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67岁了,心态、目光和讨论的话题,都十分年轻。

古话说“人到70古来稀”,那时候科技水平低,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人的寿命当然短,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时候才38岁,在今天也就是个80后,就开始称自己为“老夫”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还给人们年龄的划分留下了“花甲”、“耄耋”这样的名词,在今天,我们从手机上再读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总显得有点过时了。

科学的发展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人活过100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何度过从60-100岁这段人生,这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经成了一个日渐兴起的话题了。

在物质已经非常丰富的信息时代,60岁以后的人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了,他们可以周游世界,可以重新像年轻人那样谈一次恋爱,可以重返校园去读他们想读的专业,可以去圆那些自己想圆却一直没圆的梦......也许一些重大发现,是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才有的,也许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在这个年龄段诞生的。因为他们和儿童时代的人一样可以有梦,而且还多了一个优势,就是具备了实现梦的可能。

有些事情一定要到了那个年龄才明白,而人生的高峰一般也要到了60岁才显露出来,如果上帝恩惠你,给你这个资质的话,千万别跟着那些已经过时的观念,相信什么你老了,不中用了之类的过气的话。

今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先生逝世20周年,他领导中国打开枷锁,走向世界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中国人眼里应该是古稀老人了。可是他却领导着伤痕累累的人们,开创了一个年轻的中国。这种年轻一直指引着今天的人们,在这位设计师的蓝图上前行。

如何过好60-100岁这段人生,白发人怎样去做黑发人的事,这是摆在所有被称为“花甲老人”的一个新时代的新话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必修4)
年轻人,就要活出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多位老人直言:走到人生终点才醒悟,人这辈子,做好3件事就赢了
在你们大谈“儿童经济”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所说的不是现在,而是市场的未来
多点耐心让老年人贴近“智慧生活”
年轻人越来越看不惯老人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