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德菲力张春山:合规让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新一轮融资年底官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恒大暴雷的地产圈,此前挥泪甩卖资产的万达老板王健林深有体会。而在金吉鸟被传破产清算的当下,古德菲力老板张春山或许也心有戚戚焉。

对于传统健身房来说,为了求生,必须求变。在众多转型的传统健身房中,古德菲力绝对算是积极分子。

古德菲力这个名字被更多体育产业同仁熟知,是由于一次融资。2017年8月,作为一家已经开了十多年的传统健身房,他们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达晨创投领投、招商银行和世纪金源跟投。

正当人们以为古德菲力将趁着资本的东风起飞时,在18、19年他们却接连传出关店消息,一度让坊间产生了其经营危机的错觉。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20年疫情,包括健身行业在内的所有实体经济遭遇了巨大打击,前期步子迈的越大,遭受的打击就越大。而在疫情前主动闭店调整的古德菲力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却幸运的跑在了危机的前面,给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甚至还有一些好消息,古德菲力的融资之旅还在继续,最新一轮融资即将在近期官宣。

在前不久结束的2021年第14期练吧圆桌上,古德菲力健身创始人张春山发表了名为《疫情下传统健身房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而在演讲之前,他跟练吧畅谈了关于这些年不断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心得。

以下根据对话内容整理,以第一人称自述形式呈现——

疫情的影响与资本的助力

现在大家都在聊疫情,我们就从疫情开始聊吧。疫情其实是对各行各业进行了一个加速,这个加速指的是让不适应市场的商业模式更快地被淘汰。同时,也可能让经济复苏更快,健身行业也可能会更快复苏。

健身行业有过先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行业进入一个低谷,直到2012年才因为经济复苏开始反弹,古德菲力也是那会儿快速发展的。我们认为2018年行业有一个下滑的趋势,但因为疫情对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唤醒,这个反弹或许会比2012年那次反弹来得更快。

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健身人口又一直在增长,所以这个市场我认为一定是增量市场。

增量市场不代表着可以躺赢,面对新的消费人群和新的时代,古德菲力也在做调整。

第一我们推出了单次付费。基于超级猩猩在深圳做单次付费的成功,我们认为是有市场的,而消费人群也有相应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能把白天健身房的利用率提高,企业也能多一点收入;

第二是我们尝试了新的工具和做法。2018年,我们开始投入研发自己的系统,疫情开始时我们也考虑了要不要暂停一下,但最终每年还是拿出了1000万的投入来打磨我们的自主研发系统,电子合同、线上收款等功能逐步完善;

这种疫情之下的调整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其实跟2017年我们的融资有关。

那次资本介入前后,我们开始调整,比如在一些地区关店。举个例子,2018年古德菲力的门店从120家变成了90多家,2019年也关了一些,当时只是考虑了要更合理合规地发展,后来疫情来了,我们的合规工作基本上完成了,也相当于提前规避了部分风险。

合规当然对收入有一些影响,融资之前我们的利润能达到净现金流的百分之三十,现在却只有百分之十几。

不过,现在的耗课率提升了近20%,对于公司的现金流来说就相当于多了几千万。

之前我们也说了耗课率高会让会员需求得到满足,现在我们所有的门店的销售额都在创纪录,这个结果也说明了提高耗课率的正确性。

所以,合规经营会让企业和行业发展得更稳健,融资之后的合规让利润率看似降低了一些,但长期来看肯定是好事儿,而且无论是建立卡的标准还是课的标准,标准化会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最终的结果就是现金流、利润率都不会有太大差别。

纵观古德菲力十几年发展的各种变化,都是随着市场需求和资本的脚步去变的,但2017年那一次亿元融资后却没有什么大动作,是这段时间我们在把自己的运营模型搭建好。

就在今年,我们大概率会官宣一轮融资,现在基本已经确定了意向。

健身行业市场赛道好是行业共识,但谁能跑出来,或者你有没有向正确的方向跑,很关键。

希望大家拥有企业家的梦想,而不是只是把健身行业当做一个创业的手段。资本要增长,要规范,但也要目标。

至于古德菲力的目标,也一直都没变过,就是希望能够做出一家健身领域的上市公司,推动健身房的数智化发展,对行业能够起到推动加持的作用。

从运营场地到运营人

古德菲力成立于2004年,但正如前文所说,我们是在2012年开始走上发展快车道的。

2012年,互联网兴起,经济发展也较快,加之在大众认知里,“健身房会员”的定位逐步完成了从“一种身份的象征”到“满足健身需求”的转型。当时,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健身习惯,客户粘性增加,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

我们做健身房,一开始做的只是场地的租赁,但之后却慢慢地从运营场地变成了运营人群——包括这次经历新冠疫情,我们渐渐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在发展,希望能够连接会员、教练、场地。虽然我们是所谓的传统健身房,但在自己的定位里,我们一直都是“健身房综合体”,让客户有更多选择,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考虑新型或者传统这种概念。

其实在疫情之前,在健身人口高速增长的那段时间,我们也开了很多门店,做了很多尝试,覆盖了一二三四线城市,甚至做起了加盟店。经过这段时间的测试,我们踩了不少坑,总结了一些心得——

第一,健身房没有标准化产品和流程的时候,不要尝试以加盟的方式来拓店;

第二,中国市场是有阶梯性的,不同城市差异很大,老百姓的认知也不一样;

第三,预售和卖卡没法让健身房持续经营,持续经营要靠产品、服务,而非让大家尝鲜,在下沉市场无序扩张有风险,也不可持续;

第四,健身房大多定位自己是个空间租赁商,但仅仅靠租赁并不能让这门生意增值,只有通过创新,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产品和不同场景,才能让企业和行业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古德菲力一直在变化和转型,但变化的本质是从场地租赁商的角色转变成运营人群的运营者,这个人群不仅包括用户,还包括我们的员工。

这种运营的本质是赋能,怎么让员工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怎么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现在在我们的系统里,员工管理的流程已经是标准化的了,就通过这个系统来确定他有没有产出。我们流程的规范性保障了结果的规范性,电子合同、系统收款等基本功能已经实现,员工管理的标准化和可视化让管理变得简单,系统也同样会让会员的耗课效率提高,不再出现教练会员约见效率低的问题——我们的耗课率现在能达到90%

所以对于现在的行业来说,不见得单次付费和包月付费就是好的,也不见得预付费就是不好的,但耗课率一定得高。耗课率高,客户就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满意度就会高,你的店面就实现了价值。

如果耗课率不高,只有70%左右,假设有20亿的销售额,每年会有6亿的销售额变成没有消化掉的“负债”。

现在可能是健身行业最黑暗的时刻,但到了疫情稳定、经济回暖的时候,行业又会复苏。不过,行业复苏不代表企业复苏,门店经营成什么样,还得看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款而逃!又一庞氏骗局突然崩塌,多少人或血本无归!
转型还是静候? 疫情之下 健身从业者盼“春”来
线上健身课开始风靡,在线健身市场即将爆发
我在健身房当教练,进退两难
健身房办卡都有“冷静期”了,年轻人真的爱健身吗?
健身房到底有多坑爹?看到最后一条我剪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