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下来,烦恼就少了
userphoto

2023.07.01 山西

关注

经看过这样一则佛理小故事:一个小和尚在禅房里打坐,忽然听到了窗外的蝉鸣,他拼命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是蝉鸣的声音却越来越大,他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走到窗台前,大声呼叫,驱赶树上的蝉。蝉飞走了,禅房变得安静了。隔一会,蝉又飞回来了,拼命嘶鸣。小和尚心神不宁,再次驱赶。如此反复,折腾了半天,结果还是无法安静下来。第二天,小和尚问师傅:“师父,禅房外有蝉鸣声,如何才能把蝉赶走呢?”师父说:“不需要赶走蝉。”小和尚不解:“不赶走蝉,我换一个地方打坐去。”师父说:“不需要换地方。”小和尚生气了:“师父,你这是在戏弄我,还是在嘲笑我?”师父说:“你应该赶走心中的蝉。”小和尚琢磨了很久,忽然顿悟。再一次走进禅房,小和尚真的能够静心打坐了。窗外依旧有蝉鸣声,声声入耳,但已经无法干扰小和尚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感觉到不安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是走投无路了,而是心中有烦恼,有了嘈杂的声音! 


 我认为,“烦”很伤人,养生治病都要忌“烦”。《说文解字》说:“烦,热头痛也。”烦字右边的“页”表示与头部有关,火烧着头,那感觉就是“烦”,着实难受呀!然而,“烦”并不是莫名其妙就出现的,它与火相关,因事而起,所以会心烦、烦闷、烦困、烦怨、烦琐、烦恼。人一烦,事就多,而且一般都是不好的事。如若再因此而生气,则气与火内灼,五脏也不得安。今时的我们总是在追求物质的富裕,认为只要物质充足了,心就能得到满足。事实上,物质上的满足仍然无法让内心安和,还是有许多的怨恨恼怒烦,心灵也还是会感到日益空虚和寂寥。我们应该如何安心呢?我的方法: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先要使心定于某处,其心自静则不烦!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见人生多是由无数的小烦恼组成,解决了一个麻烦,不可能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往往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人只要活着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这才是真实的人生!这样,我们就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好且静的心态去面对诸多繁杂世事,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强求什么!然想静下来也不容易,对于很多人来说甚至是大难事!万籁俱寂不见得内心就安静,因为我们心里杂念丛生而不得静。真正的静也不管外界是否喧嚣,而在乎内心的如如不动!我在空闲之余,也经常思考该如何静心?我的体会是:静心不是独处及打坐,也不是躲到很少有人去的深山老林,我们在闹市,在跑步和工作也同样能够使心静下来。关键是需要保持内心平和,不为诸事所扰动!比如多年前平时我也尝试过静坐,只能散盘,但坐不了太久时间,脑中便有念头纷纭,看似身静,但心却不安。既然在静坐中无法静心,我就换个角度去思考!逐渐地我体会到,若能使内心有所坚守,执着不移,这亦是静心的一个法门。比如,我坚守于中医及传统文化,然后禀道而行,不离不弃,每天通过各种形式无私传播,乐在其中。虽然看似身形忙碌而不得闲,但心却甚静。而且,因为自己执着于中医,随着对中医理论的逐渐研究领悟,慢慢地我对于享受和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低,但感觉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平和。即使在学习传播中医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不快,也能静心处之,不会为此而焦虑烦恼,继续静心,努力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

 总而言之,解决烦事,心静就是好方法,但不见得就是唯一方法!静寂并非只在深山古刹中,居于闹市中,一样可以远离喧嚣。我们不是隐者,也谈不上“大隐隐于市”,但我们可以修养自己的内心,使内心安静、朴素,并且不为物欲所蔽。若能这样,即使我们生活在世事纷扰的城市之中,也依然眉宇清朗,置身于烦恼之外!古语有言:“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动与静本就是相对的,唯有心才是两者的参照物。心静则心净,心中无尘则心自安!不论世事如何变化,当你静下来时,便会拥有万千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静如水”,是人生的大智慧
禅房思心语,柳下闻蝉鸣,尔等知吾意,何不传梵声。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
读点禅诗 | ​静下来的力量
心静、性闲(心情美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