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 医 话 几 则

中医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却了正常的状态,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可见阳气对人有多么重要,可是现代的人们总是在损耗着阳气。我们中国人一直推荐喝“热水”。无论再热的天,也不鼓励大家吃“冷饮”。因为人体的温度是需要40度左右的,冰凉的东西进入身体得消耗多少人体的能量去中和啊?夏天,人本就出汗很多,阳气外散,再加上吃冷太多,消耗更多的阳气,损伤脾胃那是必然,故到了夏天,急性肠炎,浑身乏力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喝冰水只会解决一时口渴,一会儿就会又渴,其实这就是冷水进入体内消耗阳气的表现,也就是说,冰冷的水是无法滋润全身的,因为太凉了,身体是不接受的。吃凉的东西不仅仅是夏天遭罪,寒湿蕴藏在体内,到了秋天冬天,因无阳可收藏,多会导致肺、肾更严重的疾病。得了肺炎,肾炎,您不会想到,是因为夏天冷饮吃多了导致的吧?!

俗话说,“有钱难买六月泻,泄出旧病和寒邪”。此处的泻,是疏泄、疏通的意思,指的就是出汗。也就是说,六月汗泄是一种非常好的排病方式。尤其是夏天暑湿积聚,通过晒背、泡脚等方式出汗,能把累积的郁热、寒湿排出体外,可以泄除旧疾。但出汗很是有讲究的,中医认为的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意思是说,可以看到汗珠,汗却不能像下雨一样地流。如果你常常汗如雨下,就要小心了,那也许就是“心脏”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汗出过度,即是伤血。心主血,血一伤,心亦伤。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病情并不重,但不能服汤药,不管服任何汤药,都会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分析其原因,此类病人或是中焦阳弱,不能运化汤药;或是天生对汤药敏感。治疗的最好方法是不用汤药,采取针灸或推拿等方法,既可取效,又可避免服药引起的不适。若不得已而用药,也最好只用药味平淡之品或中成药。
临床上常会碰到一些患者说,我在医院这也检查了,那也检查了,都是正常的,但是还不舒服,这是为什么?事实上,很多病根本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因为很多疾病没办法检测。举个例子,家里夫妻吵架,然后就吃不下饭。天天这样,就是胃病了。心情不好,检查不出来。天气一冷,就关节骨头痛,各种风湿检查,也正常,是不是没有问题?人都痛的不得了了,怎么可能没问题。是因为没办法检查。针对这些原因,中医有自己的优势,通过望闻问切,可以轻松诊断出。
中国人历来重补!生病时,希望补补元气;健康时,则想增强体质。由此导致补品流行。需知,补药也是药,若滥补不但无益于健康,反会害人。那么治大病,是当补还是当泻?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补而轻泻,比如,看望病人都会拎着滋补品,而极少有人带去泻药。世俗认为,补是让人健康,泻是让人患病。却不知,临床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的体会是,今时之人反而要多通泻六腑,因为今人重补,总是担心营养不良,因为饮食不节导致痰浊水饮热毒积滞,非泻不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密技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114
五一劳动,中医界敬业的还是他
於氏 诊断法全解析(中)
阳气少了,汗就多了!一个小方子,补阳 止汗,送给有缘人
养生 | 出汗就是排毒?真相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