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脾虚”,我再说说


 日,国新办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是69.6公斤和59公斤,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从营养学来看,说明国人的营养更充足了。但从健康来分析,却未必是好事。脾主运化,体重增加,意味着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导致痰浊水饮更多地积滞。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化生不足,更容易患慢性疾病。
 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也就是把饮食物的精微,通过肺的气化作用而敷布全身,这一功能,又叫“转输”、“散精”。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职,于是上奉者少,则头脑缺失精明,记忆力减退,鼻子不闻香臭;流失者多,则尿频,水肿,或者腹部的水储留成虚胖。所以,“脾虚”的时候,身体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脾虚”的时候, 就是这些系统的功能可以分别甚至整体不足,而器官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健康向疾病过度时期。那造成脾虚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孙郎中”就简单说说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现代人,尤其是少男少女们,饮食习惯于寒凉冷饮。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环境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脾胃被寒凉所伤,从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现在的人,往往有过多的思虑,过多的欲求,总想谋划什么,总想弄明白什么。而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像交通路线,脑子里欲求太多、思考太多、想法太多的时候,也会堵塞。《黄帝内经》里就提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思虑与脾有关,思虑过度则伤脾。故思虑不可过度,否则易导致肿块之类的疾病。我观察到,久思之人,往往面色苍白,四肢肌肉不足。中医认为“久思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久思先伤脾,脾弱而生血不旺,即属虚损。且专思一事,心有所存,神有所归,心神引气而聚于一处,久而必致气结。气结则不通,痰浊水饮等代谢产物凝滞,聚而成块。
 不可否认,今时我们不少人工作学习时需要久坐,比如学生,办公白领等,从中医来分析,久坐伤肉,脾主肉,久坐亦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脾虚则气血不足,运化失司,易致肥胖,兼见疲惫乏力、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诸不适——减少久坐即能养脾。
 现在有不少人饮食喜欢吃饱,甚至吃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有中医古医籍上面写到,“观今世人,真正病死的十无一二,而因为撑死,饮食不节而死掉,实占七八”。饿死的世间比较少,但是饱死、撑死、营养过剩死掉,消化不良死掉的,占绝大部分。这点,一般人警惕不了。看到好吃的拼命吃,不好吃的不吃,脾胃就伤得七零八碎。故曰:七分饱胜调脾剂,食不言乃养心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为生痰之源! 远离3大“诱因”, 常食2物, 多按1处, 脾越来越好
身体好不好,由脾胃说了算,养脾胃就是养命!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健脾胃的穴位,...
脾虚的信号
脾虚是百病之源,如有3个表现,只要做到“2个字”,健脾又补虚
脾虚,人基本废了一半!出现这些症状,该养脾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