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眼球恶性黑色素瘤MRI征象及鉴别诊断

来源:中国头颈部医学影像论坛

鸣谢:李丰章老师(萍乡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提供病例并主持读片

病史:男,54岁;自诉无明显诱因右眼视物模糊2个月,无明显红肿,眼疼等不适。

病理结果

右侧眼球恶性黑色素瘤,肿物大小约1.5*1.2*1.0cm

一、诊断依据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起源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恶性肿瘤或黑色素痣恶变而来,主要发生于眼球后极部,约90%起自脉络膜,7%起自睫状体。

成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30岁以上成年人,多为单眼;病理为四型(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坏死型),前两者多见,愈合相对较好。

MRI征象

肿瘤形态欠规则,眼球内呈蘑菇形态,由于黑色素瘤内的黑色素是顺磁性物质,所以典型黑色素瘤在MRI上呈特征性短T1短T2信号,含黑色素少的肿块呈短T1稍短T2信号,大多数肿块内部信号均匀,增强扫描肿块多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平台型或速升速降型。

二、鉴别诊断

1、脉络膜转移瘤:多为弧形或梭形,隆起高度较小,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患者年龄较大,多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

2、视网膜下出血或视网膜脱离: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需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增强扫描不强化,但出血机化后边缘可有明显强化,短期复查出血体积可缩小。黑色素瘤多呈中度以上强化。

3、  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肿瘤一般较小,增强后不强化,眼底镜下观察肿块多呈黑色,

表面色素较多,而脉络膜黑色素瘤相对略少而呈棕色。

4、  脉络膜血管瘤:呈长T1长T2信号,T2WI上与玻璃体信号相似,信号均匀,增强后强化非常明显,强化程度可达2倍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松学习]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脉络膜黑色素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RB)
眼部肿瘤有哪些种类,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生在皮肤外的黑色素瘤您了解多少?也许MR表现和您想的不一样!
【读片时间】第0432期:左侧眼球内炎性假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