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人的 . 重生

最近一个非常近的亲戚被查出“小细胞肺癌”。

最近看了两本癌症患者写的书,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他们是如何战胜癌症、有质量地延长生命的。

其中一本,是国内记者凌志军在患癌5年以后的2012年写的《重生手记》。

凌志军是2007年2月份被检查出颅内两处病灶,疑为“脑瘤”。两天后又在他的左肺发现肿瘤,医生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生命不超三个月。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和他的家人都蒙了。恐惧和绝望包裹着他,在他当时的认知里,觉得“癌症就意味着死亡”,何况医生的诊断是“晚期”。

人到那时,虽然想说服自己平静地迎接死神。但生的渴望让他开始为自己寻找康复之路。

他先是手术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但拒绝了手术切除脑瘤的治疗方案。同时拒绝了一些“抗癌特效药”,也拒绝了化疗和放疗。

术后出院时,他甚至连一片药也没带回家。

经过他的自我调整,目前仍健康地活着,不但生活如常,还回归了他最喜欢的高山滑雪,一个普通人听起来都胆战心惊的运动。可见他的心力、体力都恢复如常了。

另一本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医生写的《每个人的战争》。

他本身是一名医学科研者,生于1961年,于31岁时偶然查出脑部核桃大的肿瘤。

他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视角,记录了他与癌症抗衡18年的生命历程,以超长且有质量的生命延长经历为癌症患者打开了一扇窗。

他本身是神经科的医学科研人员,患癌后,把研究方向调整到癌症防治。

他冷静客观地审视癌症防治的最新进展,关注世界顶尖癌症中心所做的癌症鼠实验数据,并用身边正在接受常规手术、放疗、化疗病友们的疗效与预后情况,追踪当时曙光初露的靶向治疗。

他用详实的绘图、表格和数字向读者介绍各种食材和烹饪方法的营养价值和防癌、抗癌的效能,并身体力行。

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他尤其强调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的调整以及身体锻炼对提高生存愿望和抑制癌症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之所以用“每个人的 . 重生”为题目,就是因为,现代医学证明,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患癌,但癌细胞存在于每个人体内。

所以,抵御癌细胞的生长,从而抵御癌症形成,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上工治未病,未雨绸缪,是聪明的我们应该做的。

重生,是我们抛弃旧的生活方式、饮食观念,获得更健康、更美好生活的开始。

凌志军是记者,他写的《重生手记》读起来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每个人的战争》这本书的作者是医学科研工作者,书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还有大量的图表和详细的研究数据,读起来略显枯燥。

近期我会把这两本书整理出两份读书笔记,留存在公众号,以备需要的时候查阅。

这里每一篇文字,既是为了与大家分享,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份永久可查阅的记录。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作者:潘德孚
癌症不是病:化疗、放疗是死因
引用】破译食道癌千古不解之谜
一个老中医治肿瘤多年的心得
'抗癌成功第一人'凌志军,从癌症晚期到癌症消失,他经历了什么?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抗癌成功,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