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王朝缘何富而不强,军事为何不堪一击?

导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朝代,它是中国中原王朝唯一超过300年的一脉相承的朝代。有人可能会说周朝和汉朝,实际上周朝不是大一统朝代,汉朝皇位虽然都是刘邦一系传继,但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和西汉皇室的关系要往上追溯到汉景帝,亲缘较远,甚至不及南朝的萧齐和萧梁亲缘近,因此刘秀不算西汉宗室,应该算两个不同的王朝。颇为奇葩的是,很有钱的北宋,面对辽、金、西夏等游牧民族打仗经常吃败仗,金兵不费吹灰之力灭了北宋,而南宋虽然已经推到淮河以南,但面对金、元(蒙古)等强敌还能表现出很顽强,在实力不济情况存在了差不多150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富而不强的北宋王朝?

宋朝起于五代后周,主要建立者赵匡胤、赵光义都是后周将领,特殊的时间背景和制度架构造成了北宋在对敌方面不堪一击。

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和京津等地,为了夺取后唐的皇位,后唐大将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女婿的石敬瑭借兵契丹,答应割地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才答应出兵。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中原王朝就失去了山海关等长城险要地区,洛阳、开封等大城市失去天然防守的屏障,战略上变得很被动。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曾经考虑迁都洛阳并逐步迁都到长安,以避免开封在防守上的被动。但迁都兹事体大,且耗费大量的民力、物力、财力,经历五代政局变幻的朝臣和百姓还是更倾向于稳定,迁都就此搁置。而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曾经御驾亲征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出征不力,自己差点丧命,从此宋不敢再北伐夺取幽云十六州。失去幽云十六州的危害,在宋朝第三个皇帝真宗赵恒时就显现出来,辽军长驱直入逼近黄河,宋真宗被迫御驾澶州,稳定军心,取得保卫战的胜利,加上当时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宋辽议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通过澶渊之盟宋辽维护了长时间的边界和平,但宋也付出了大量岁币,加剧了经济负担。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失去幽云十六州让宋朝在军事上非常被动。

幽云十六州又叫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文官治国思想导致军人地位较低

宋朝能够建立起来,源于后周世宗柴荣(郭荣)的早逝,主少国疑。而唐亡后,先后起来的五代政权都是来自于内部的武将起兵,赵匡胤兄弟自然不希望过去的故事重现。他们通过杯酒释兵权和采用文官掌控军队的方式来限制了将领对军队的掌握,同时也带来了整个国家重文不重武的局面。加上宋朝多次出现恩科取士,读书人大增。而军人的地位普遍低,北宋一代名将狄青就出身寒门,即使是成为名将也没有得到文官的尊重,后来郁郁而终。这种对军人不重视的情况,导致北宋没有出现太多的名将和较高军事能力的将领,形成北宋有相无将的局面。同时,宋朝为便于控制军队,实现军队轮换换防制度,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这样的方式极大的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

宋朝文官地位的拔高,限制了优秀人才进入武将行列。

庞大的官僚系统和大而不强的军队拖垮了宋朝

宋朝相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战备和军费投入也很大。为了防止官员专权,宋朝在同一个重要职务往往安排了几个人来担任,加上科举制度的完备,当时的人都热衷考取功名,官僚系统的庞大需要很大的财政供给。同时,随着西夏的崛起,宋朝在北面要面对辽夏两大强敌,不得不增加军队,加上宋朝吸取唐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建立了大规模的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禁军,负责京城和各地防务,同时还保留大量的厢军、乡兵和番兵。许多非作战用士兵也战备士兵一样保留军籍,领取军饷,甚至出现领空饷的情况。举《水浒传》中的一个例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豹子头林冲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说明当时在京城的禁军数量很多。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但因其从话本传来,应该能够反映宋代的一些事情情况。从《宋史》的记述中也能看到,宋朝的军事人员超过几百万。巨大的费用开支也让北宋变动积贫积弱,到宋神宗时,国家衰败局面已经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种局面,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走出来想变法,但保守势力太强大了,即使有皇帝支持,王安石的变法最终也是失败。没有很好的革除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改变军队庞大而战斗力低下的局面,导致后来宋军不堪一击。

规模庞大而战斗力不高的宋朝军队和庞杂的官僚系统拖垮了宋朝。

统治阶层的战略决策失误

宋朝统治阶层从赵匡胤开始为了防止内臣叛乱,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这些措施确实避免了五代时期篡权夺位情况的出现。但纵观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保守的时代。在军事作战方面体现了,军事将领只能按照既定方案打仗,不能随机应变,影响了战争的机动能力,加上军队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内部腐化严重,导致实力要落后于辽,和小国西夏只能说刚刚平手。这是宋朝统治阶层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同时,在对外细节上,面对反复无常的西夏,统治者好大喜功,导致多次军事行动失败。对于最强大的敌人辽,更是没有认清局面,没有巧妙的处理宋夏辽三角关系,导致屡次在战争中吃亏。而在辽金战争过程中,片面的信任金人,以所谓海上之盟来参与夹击辽,使辽腹背受敌,灭国。宋直接面对金。虽然宋朝收复了自建立以来就想得到的幽云十六州,但也暴露了宋军的真实实力。更不应该的是,面对能够打败辽军的金人,宋朝竟然属于先挑起事端,起因是宋朝接纳了一个投降金军的辽将张觉,作为宋朝一方来讲,刚刚进入幽云地区,立足未稳,况且百姓作为辽的臣民已经100多年,群众基础不好。在此时招惹军事实力强大的金兵存在很大的危险。而此时面对张觉事件,要么主动和金修好,要么秘密联系做内应,待幽云形势好转,在里应外合。张觉投宋成为了金兵南下的导火索,直接导致了靖康之变。

北宋统治者战略眼光不高,没有认清危险,导致金灭辽两年后,再灭北宋。

北方游牧民族军事作战能力历来强大

中国中原王朝历来都需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从周防御戎狄,到秦汉防御匈奴、隋唐防御突厥,到宋面对辽夏金元,始终都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事实上造成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是有很多主客观原因的。首先,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他们一般情况下不能生产太多的物品,只能拿南下去同时,游牧民族拥有大量的马,在冷兵器时代,陆地作战马的作用很大,面对北方平原地区,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其次,长城以南物产丰富,且非常温暖。而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干燥、寒冷,面对越大越热乎的局面,自然士兵愿意往南,加上游牧民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喜欢骑马尚武等,造成了游牧民族战斗力和战斗欲望都非常强。另外,辽和金在建立政权后,都能注重吸收汉民族农耕文明的优秀成就,重用汉臣,是自身强大,是军事实力优于比较腐化的宋朝。

契丹等游牧民族自身作战能力就很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
浅论宋朝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天花板”
宋朝是因为经济过度发达而间接导致灭亡的吗?
北宋有兵又有钱,为何却总被游牧民族欺负?
文官武将何时分开?
范仲淹与第一次宋夏战争(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