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则 (上)
最近在读李希贵校长的《家庭教育指南》。
分享一下里面的十大家庭教育原则,今天是上篇。
其实这些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适应。
1、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底线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则、纪律。比如小学阶段,一些重要底线,上学不迟到、每日回家按时完成作业。
坚守住底线,底线之上,不给孩子太多的设限,允许孩子自由探索。
其实,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有边界的爱。权威型的老师与家长,都是这种类型。告诉孩子什么地方不能去,但是能够在这个范围内自由玩耍。
其实,孩子在没有上小学之前,带娃就是这样,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其余的可以让孩子探索。
2、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正面管教中,有两个“赢”。
一个是赢了孩子,显然这是用权力在征服孩子,比如过度的惩罚。权力会随着你本人的离开,会慢慢被淡化,到最后被遗忘。这样不奇怪了,一些喜欢使用权力的家长,一旦离开现场,孩子还是老样子。
一个是赢得孩子,赢得孩子的背后是让孩子信任,信任的关键则是使用简单、具体、直接的规则。
对于孩子来说,规则一定是简洁明了的。并且规则里面就含有正向的行为指南,也就是说孩子看了就知道该怎么做。
3、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孩子小,非常喜欢家长、老师给出的鼓励与表扬。
表扬应该是随时随地发生,哪怕今天要找孩子聊一些不好的问题,也请先表扬。
关于表扬,有一个蛮好用的公式,之前一些文章中多次提及:
表扬=行为+感受+意义。你看到孩子什么表现,最好具体描述细节,你有什么感受也要告诉孩子,最后明确告诉孩子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也就是事情的意义。
定期反思,对于小学生更加重要。总的来说,小学生涯是出现问题比较的时期。定期反思可以帮助孩子不断去解决一些正在出现的问题。反思中,主要引导孩子思考该怎么办?
一年级,每周反思2次。二至五年级每周反思一次。
每一次反思,都应该形成一两条具体的行为指南。
如何正确地表扬与批评?
4、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心理学中有一个第三人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表扬的话借由第三人传递,效果会更好。
比如,你在外面上公开课,效果很好,教研员就给你的校长打电话让校长表扬你,此时校长对你的表扬,则是第三人视角的表扬。
传递赞美,一方面我们家长要经常传递老师给出的赞美,有时可能老师只是在班级群发布了计算全对的名单,家长看到有自己孩子,那就传达一下表扬。当然了,更多时候,家长接到老师的表扬,要第一时间传递给孩子,并且明确表示老师很喜欢你、很看好你哦。
另外一方面,家长也要向老师传递孩子对老师的喜欢。老师也需要肯定,特别是来自孩子的肯定。往往,一个班级,孩子越喜欢老师,老师就越负责,老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更高。
所以,请让赞美绕一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校的作用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建议100条》评议之一
家长越来越软弱,孩子越来越叛逆
李希贵: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 头条
老师揪学生头发致皮骨分离:批评学生,必须要坚持两个原则
致父母:千万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界限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的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