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接纳自己

一次外出活动,和一位朋友前往,谈话间,朋友说起,自己在学校压力很大,因为自己的儿子。

言语中,我听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面表现不是很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这位朋友自己已经是区域内的名师。

还有一次,跟一群朋友到缙云参加活动,我开的车,回来的路上,坐在边上的朋友,也聊起,自己在自己的学校也是压力巨大。

这位朋友在学校是管教学的,自己担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这位朋友就跟我说,,其实每一次大型考试,都是好紧张的啊,生怕自己的班级不能考到第一名,不考到第一名,怎么办啊,我自己是管教学的,一天到晚都在跟别人讲,怎么教书。

我挺理解这些朋友的感受的,自己已经是名师,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班级怎么能够不好呢?我有时也是常常这么想,这么些年,我也写了一些文字,阐述了我的教育理想,记录了我的教育实践,那这些记录与我真实所做真的吻合吗,我已经这么做了,我的班级会更好吗,我的孩子会更好吗?

每次,我听到朋友们说这些,我大多只是表达认同,其他也没有更多地可以说。回到我自己,我也只能对自己说,接纳每一个侧面的自己,容易接受那个优秀的侧面,但是那个自己可能无法容忍的侧面,似乎更加需要自己去接纳。

前一段时间,读了蔡中元老师的著作《正向管教:好好跟孩子说话》,蔡老师是一位心理老师,在业界已经足够优秀与知名。但是序言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概意思是讲,自己并非什么专家,可能连优秀的父亲也算不上,顶多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父亲。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找了自己的一个定位,不是做那个最“专业”的自己,而应该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自己。

包括,在最后一个篇章《家庭教育的迷思》中,蔡老师写到,自己有一种压力,不是怕书籍没有销量,而是担心自己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还写书教大家教育孩子,自己有什么资格写书?甚至在写书的过程中,还跟自己的儿子发生过冲突。在个案咨询中,自己也会遇到一些无能为力的个案。

但是,蔡老师写到,“自己失败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那就是真诚承认这一点”。我想这就是一种放下。

太多的时候,我自己给自己太多的人设了,这些人设裹挟这并不适合自己的需求。

现在想来,也是,自己哪里做不好,那就承认就好了,没有必要把那个槽糕的自己与那个“高光”的自己做比较。


晚安,好梦,新的一周开始了,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孩子一定要“听话”吗?
家长会方案(原创)
特别报道 | 三岔湖初中:城镇化转型,还需精准德育
永远保持必要的善意
儿子班级群里老师发了成绩单,你也会跟风发“老师辛苦了”吗?
儿子期末考试结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