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领月:牛棚轶事

牛棚轶事

我们队的牛棚建在村的最东头,牛驴同室,高峰时达到五十多头。

三名饲养员,一个瘦如麻杆儿,一个眼神不济,只有一名体态周正,却被铡草机咬去了三根手指。生活讲究的人是不会甘心当饲养员的,毕竟是天天同拉尿不择手段的哑巴牲口们打交道,满世界里味道怪怪的,让人闻了不舒服。

我们几个小伙伴们都不在乎这些。只贪恋着牛棚中那热烘烘的炕头和香喷喷的料豆们,便三天两头赖在那里不走。

冬天,天寒地冻,家里没有炉火,我们就到饲养员们睡觉的屋里烤火取暖。屋里盘着一条宽宽的火炕,深深地炕洞里长期燃烧着细碎的筛漏和草沫,把屋子烤得暖暖的,炕烧得热热的。我们依偎在炕头上和装饲料的口袋上,边取暖,边听麻杆爷给我们讲王八吾戏耍老师和貔大虎子迷糊人的故事,听牛和驴子们沙沙的吃草声。看眼神不济的“瞎大伯”坐着睡觉打呼噜,和敞开裤兜捉虱子的姿态,看牛和驴子们闹槽、打架的热闹。功夫不大就会身上汗津津的,纷纷解开棉袄上的疙瘩扣,敞开胸膛透凉,夜深了都不肯离去。

为了饲草干净,上槽前都要过筛子。筛豆秸时免不了收获几颗残留的豆粒,细心地饲养员们就把它们攒起来,等攒到半升子了或一大捧了,便把它们倒进铁筛子里,点着火,哗啦哗啦地摇晃着把它们炒熟了,你一把我一把地分给我们吃。那少了手指的饲养员还一边炒一边念叨:料豆料豆喷喷香,小狗不吃馋得慌。我们都像个小馋狗,一个个瞪着贪婪的小眼睛,围着筛子团团转,吃一次料豆像又过了一次年。

牛棚里从东至西架着一溜长长的木槽,那是牲畜们的餐桌和饭碗。因为马、驴、骡和牛的进食方式不同,一个靠咀嚼,一个靠反刍,所以喂养时就分圆蹄区和偶蹄区。槽的西头是圆蹄区。平时,这些圆蹄家族的成员们互不侵犯,各自安好。唯独到了二八月(农历),一匹叫愣头青的黑叫驴(公驴),总呲着牙,卷着鼻子,扬起前腿和身子去欺负一匹文质彬彬的灰草驴(母驴),害的眼神不济的瞎大伯,操着拌草棍风风火火地只顾乱打。我们就纳闷,问麻杆爷:它们在干啥?麻杆爷便神秘的笑笑说:灰驴返群(发情)哩,等长大了你们就知道了。那别的叫驴们为啥不闹哩?麻杆爷又答:它们都骟了。

从此,灰草驴便受到了格外重视与呵护,饲养员们为它加了好草料,还为它炒来茴香籽拌进草里,说是怕着凉,茴香籽是热物,吃了赶“热群”,好受孕。同时还提高了警惕,时时提防着叫驴们前来偷袭。

不几天,大人们把我们撵得远远地,将灰草驴和愣头青牵到牛棚东边的空场上,说是要为它们成全好事。那里嘻嘻哈哈围满了大男人,最热闹的时候还有人指点饲养员动手或抗驴屁股。吵吵闹闹,嘻嘻哈哈,像看闹剧一样。引逗的远处几匹叫驴们,一边弹蹄、跺脚,撅着尾巴“噔噔”地放响屁,一边仰着脖子围着枣木桩子“好哇好哇”地大声喝彩。我们几次想钻进去探究竟,却被大人们挡了回来,他们还装模作样的说:莫看、莫看,小孩子看了会发眼!我们心里就不舒服:大人小孩有啥两样的,说我们看了发眼,你们看了还发疯哩!

翌年斯时,大灰驴产下一子,长长的耳朵,粉嘟噜的嘴巴,既像大灰驴的儿,又像愣头青的子。队里又喜添一驴,饲养员各得一百个工分的奖励,真乃皆大欢喜!

生生死死,起起落落,是万物的定律。遵照这一定律,多年来,牛棚里的牲畜队伍虽生死频仍,却也未断了壮大与收成。记事二十多年来,棚里的大牲畜存栏由开始的二十几头,逐渐增加到了大包干拆牛棚前的五十多头,是全村六个生产队中牛马最壮、最多的先进单位。就在这座牛棚里,多年来降生了数不清的小牛犊和小驴驹,时不时还通过驴马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添头机机灵灵的小骡驹。但也病死和老去了不少的老牛头和老驴头。每到此时,大人们都会表示惋惜和唏嘘,可对我们不谙世事的小伙伴们来说,无疑成了一件喜不自胜的美事。

首先是分牛肉。有牛或驴病的无救了或老的吃不动草了,队干部就到公社里为它们批来一张同意杀掉的判决书(那时不许私宰耕牛,要由上级审批方可宰杀),由几名手脚利索的社员将其捆绑了。宰把式便一刀下去结果了它们的性命。接着就是剥皮、开膛、剔骨,等拾掇消停了,队长就把钟当当敲响,社员们便拎了盆罐,拿了家什,排起队来开始等分牛肉。队长提着秤杆,会计拨着算盘,如秋季分粮食那样,有时按人头分,有时按“人七劳三”的比例分,顷刻间便将一头老牛的胴体瓜分到了家家户户。当然,我家也会分得几斤、或包牛肉饺子、或蒸牛肉丸子。看是一件欢喜的事,但三名饲养员的脸上,此时却阴沉沉的,尤其是那眼神不济的瞎大伯,眼神好像更不济了,眼皮湿漉漉的,用手揉了一遍又一遍。看来人和牲畜相处久了也会生出感情的。

我们最盼望的是煮牛杂碎时啃骨头了。分完肉后,人们便在牛棚的院里支起一口大大的铁锅,将剩余的大骨和头蹄杂碎扔进去,添足了水,放上佐料,点着火慢慢煮起来。等汤打了几个滚后,那香喷喷的肉味便蔓延开来。掌火的大叔大伯还时不时用铁钩捞块大骨,用手试着撕下块肉填到嘴里,咂几下嘴巴,吧嗒吧嗒滋味,又将其扔回到锅里,只馋得我们咕咚咕咚地吞咽口水。终于盼到停火了,大人们便把骨头和杂碎捞进一个大箩筐里,等稍微一凉,就开始拆骨头,切杂碎了。我们蜂拥而上,大人们就说,别忙别忙,都有份,便把拆不干净的肋骨、头骨和腿骨分给我们啃。你一块,我一块,啃了要、要了啃,直把一头大牛的骨头完全啃个遍,方打个饱嗝罢了手。又让我们实实在在的过了一次年,解了一次馋。

八四年,随着大包干责任制的强力推行,牛棚的牛和驴子们被分到了各家各户,屹立了几十年的牛棚被夷为了平地建起了民房。可能是人变老了,新事过目就忘,旧事却依然清晰。特别是对陪伴我长大的那座牛棚的印象,像过电影一样常出现在脑海里,一想到故乡,就会出现它的影子。对它的思念,使我永远与故乡贴近着,且思念愈久,况味愈深,使我动情,让我缱绻。

赵领月:悠悠情系桑林西

赵领月:水塘旧事

赵领月:远方的辘轳声
赵领月:遥远的乡村叫卖声

赵领月:家乡的桥

赵领月:家乡的墙根儿

赵领月:家乡的屋顶

赵领月:家乡的早晨

赵领月:清凉江里捉鱼趣

赵领月:清凉江里的坷垃仗

赵领月:盆窑记忆


红梅欢迎您把身边的小欢小喜小幸福或者所见所闻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

1。关于投稿  投稿须原创首发,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自愿、文责自负。投稿一周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他投。

2。关于读者赞赏   文章发出一周内阅读量超过300,读者赞赏归作者。

  邮箱 13473831355@163.com

  微信 13473831355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山散文|那年那月那驴事儿(有声)
小小说看台||王思海:亮叔
《明月山诗刊》中国.明月山诗人(月都.现代诗社)习作汇编第206期(总670期)
俗语“草驴十年买,叫驴十年卖”啥意思
农村俗语“草驴十年买,叫驴十年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一个槽里拴不住俩叫驴”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