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志武:难忘那屈辱的一天——武邑一村一故事(十五)

图片来源网络

难忘那屈辱的一天

有资料记载,自1939年2月14日占领武邑县城,至1945年8月撤离武邑,日寇血腥统治武邑长达6年零6个月。期间,在武邑境内制造的一起起流血惨案多达数百起,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那是1944年的初春,2月10日夜,驻苗小庄据点的日伪军60余人,趁村民熟睡之机,悄悄地摸进了南大王村。突然一阵狂乱的砸门声,扰乱了往日村子的平静,东洋狼狗肆意地狂吠,很快,日军将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日伪军挨门挨户搜查,不论男女老幼,都赶到村西的一片大场里,紧接着,日本军官训话,翻译官也在一旁不时地搭腔。

原来,区游击队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扰乱敌人的行动计划,屡次破坏武邑县城日军盘踞点与苗小庄据点之间的电话线,使无法正常通讯的日军颇为头疼。有时,白天日军刚刚派兵将电话线维修完好,深夜即被游击队切断掩藏,为此,日军恼羞成怒,扬言一定要抓破坏电话线的八路军游击队。经过派人勘察,发现在去往南大王村口有电线在土地上拉划的印迹,于是狡猾的日寇深夜突击讨伐。

当时很多青年避难远走,有的参加了八路军,有的到外地某生,村里剩下年轻人很少。日伪军见青壮年就抓,当时正处于深夜,黑咕隆咚,日伪军辨别不清老幼,手电筒又很少,便用手去摸男子的下颚,凡是没有胡子的即被认定为青壮年,碰见就抓,也有的个别青年因为瘦弱且头戴风帽而侥幸逃过。在日伪军的残酷镇压下,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年男子都被抓了起来,站在一边。日军军官指着翻译官,疯狂地吼着:统统死啦死啦地!据说这个翻译官姓牟,天津人,眼看大事不妙,就在日本人耳前叽里呱啦说了些话,想必日本军官也清楚,真正的八路军游击队神出鬼没,不可能乖乖就范,于是就抓走了其中的9个人,应名为帮助处理电话线,实际不然。

据老人们记忆,抓走的有袁希令,刘木森,刘希合,司荣掌,刘福长,杨老五,刘新,粘二肥,刘九庄等,其中,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只有17岁。日伪军把这些人抓到苗小庄炮楼据点,不问青红皂白,一阵乱枪打死。次日下午,日伪维持会用大车把尸体拉到南大王村南附近,把尸体扔到沟里。当时,村里人全跑光了,无人收尸,附近村的人托亲戚把死者草草掩埋掉。其中,粘二肥在日伪军开枪的时候被击中腰部,也随即和死难者一起倒下,日伪军以为全死了,也就不管了,后来,在一名伙夫的帮助下,粘二肥拖着受伤的身体趁机逃走,得以幸存。

时至今日,南大王村民回忆起这桩惨案,回忆起那屈辱的一幕,仍然热血沸腾,在他们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日寇在南大王欠下的那笔血债。

(本故事由刘保强提供线索,韩志武整理)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韩志武:旧时“祈雨”习俗——武邑一村一故事(十四)

韩志武:“无名烈士墓”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十三)

韩志武:“剃了辫子怕张勋”,说的就是他!——武邑一村一故事(十二)

韩志武:团结一心战洪水——武邑一村一故事(十一)

韩志武:“老乔”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十)

韩志武:日本华侨栗栋臣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九)

韩志武:“十八罗汉”化身唱大戏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八)

韩志武:“鹊雀碑”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七)

韩志武:金猪和玉兔的传说——武邑一村一故事(六)

韩志武:武邑是座“卧牛城”的传说——武邑一村一故事(五)

韩志武:北街李家的传说——武邑一村一故事(四)

韩志武:第一个地级政权组织的诞生地——武邑一村一故事(三)

韩志武:“九九八十一”间无梁庙——武邑一村一故事(二)

韩志武:庚子年武邑义和团攻打东街教堂——武邑一村一故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时受过日军侮辱,晚年才说:那一年为什么不寻死
冀东革命抗战故事 韩家哨惨案
江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村庄
抗战中,陈再道与刘志坚回太行,宋任穷准备...
大年初一凌晨5点,警卫员叫醒陈赓,日军一摸陈赓被窝:热的!
卧底陈涛当上敌军司令,心中不安,陈赓指示:不要有顾虑,大胆往上爬|冈村宁次|司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