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赓去世31年后,妻子傅涯执意赴台,抵达后竟有十几辆车等候接机

前言

今天的主角傅涯,在1992年前往台湾探亲时,便为两岸关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傅涯是谁?她在到达台湾后,被十几辆汽车夹道欢迎,以至于她当时都不知道应该上哪一辆车。

这些欢迎者又是哪些人呢?

生于乱世、投身革命

作为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千金,傅涯可以享受高枕无忧的生活,但她却走上了一条注定荆棘丛生的道路。

傅涯生于1918年,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作为有着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家族,傅涯自小就被送到学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动乱的社会,让许多有志青年都希望能够为国为民做些事情,傅涯的大哥也是其中之一。

傅涯在南京读大学的时候,经常会收到大哥的来信。一来二去,她也对共产主义有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傅涯到达延安,就此开始了她为无产革命终身奋斗的一生。

傅涯到延安后,她也时常与家里人互通书信,希望家人能够支持自己的选择。在傅涯的影响下,她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来到了延安,投身革命。

在延安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让傅涯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产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随后她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短暂且深入的学习后,傅涯便进入文工团,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为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送去慰问与关心。

1940年,傅涯的文工团到达山西。

这一时期也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虽然是国共合作时期,但国民党对八路军与新四军的限制与打压却没有减少,蒋介石不给军费,不给武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八路军与新四军每次战斗都是战士们用血肉进行搏斗,即便是高层领导,在战争中也是经常受伤。

傅涯在这次慰问演出中,正好遇上正在养伤的陈赓。傅涯在台上表演,陈赓便在台下出神的观看,两人初遇便已然有了好感。

一代战神、两段婚姻

陈赓作为指挥官,在演出完毕后自然要与文工团的同志们进行问好。

也是这一机会,让陈赓与傅涯有了直接的接触。在后来的时间里,陈赓也是私下里与傅涯经常见面,两人的情愫渐渐萌生。

陈赓作战勇猛,他的战斗事迹在八路军与新四军中广为流传,就连日军都对陈赓敬畏三分。

傅涯也是在跟陈赓充分了解后,对他更是爱慕,陈赓也喜欢温柔优雅的傅涯。

本是两情相悦,但陈赓并没有对傅涯提出结婚,为此他还向对方专门说明了原因:

自己曾经当众立誓,要为第一任妻子守孝三年。

原来,陈赓的第一任妻子叫王根英。早在五卅运动的时候,王根英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的陈赓,到上海参与中央会议,便对王根英一见钟情,在多次的表白后,相爱的两人终于进入了婚姻殿堂。

但幸福是短暂的,在1927年,蒋介石便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与国民党右翼分子的联合下,炮制了中山舰事件。

随后,蒋介石更以共产党想要刺杀自己为由,大肆抓捕共产党人。

一系列事件发生时,陈赓正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员,也早已成长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蒋介石深知这一点,但因其十分喜爱陈赓的军事才能,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扣押对方。

但得知事情原委后的陈赓,坚持向他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劝导黄埔同期好友与自己一起加入共产党,蒋介石无奈只能让其离开黄埔军校。

当时,陈赓与王根英刚刚结婚不久,他们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中央联系地下党将陈赓一家转移出来。

转危为安的陈赓,随后便参与到中央组织的武装斗争中,王根英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在国共的十年内战中,国际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战结束后,各国为了瓜分胜利果实,开始不停地进行扩张与掠夺。

日本,作为二次工业革命的历经者与一战的受益者,其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愈发膨胀。

1931年,日本与清末政府勾结,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东北的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艰难度日。

当时的国民政府打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继续加大对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的围剿,并且命令张学良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致使东北军未有大战便退出东北。

“白云黑土山外山,三万日寇踏河山;七万万人血与泪,不如牌局又一番。”

当国民党高层还在醉生梦死的时候,日寇的铁蹄却已再次踏上了中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在张学良与杨虎城进行的“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放弃了“围剿共军”的主张,国共抗日拉开帷幕。

此时的陈赓,正式编入129师386旅任旅长一职,王根英则在中央的安排下进入延安学习,随后到报社工作。

一人化身战神,战场打出“中华第一旅”的威名,一人执笔为刀,笔下书写“抗战必胜利”的壮语。战争年代,两人聚少离多但感情真挚。

直到1939年,王根英为了保护机要文件被日军杀害。得知消息的陈赓拔枪对天,怒发多枪,并立下为王根英守孝三年的誓言。

听到陈赓的解释,傅涯没有不快,反而对其重情重义的行为十分理解。

这三年中,两人成为一对低调的情侣。随着战争局势的变换,陈赓的部队也是一再调度,两人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1943年,日寇战败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显而易见了。但日寇就像一个输光家底的赌徒一样,疯狂地压上最后的赌资。

海上力量被美军打击得体无完肤,沿途岛屿被美军占领,日军用以维持的战争资源,变得越发拮据。为了维持整个战争机器的运转,日军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

陈赓一直在对抗日寇的前线进行战斗,但对于傅涯的爱意却并没有减少一分。

为亡妻王根英守孝三年的誓言完成后,陈赓便打算与傅涯结婚,但幸福的婚姻却被很多人反对,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由邓小平出面才解决。

历尽劫波、婚姻幸福

原本准备结婚的陈赓与傅涯收到一份通知:组织上不同意两人结婚。至于原因,便是傅涯的身份与当时的党内因素。

傅涯家境殷实,家族势力多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这样的身份在大多数人眼中已经是资产阶级的小姐了。

从阶级立场上讲,这场婚姻自然有人反对。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傅涯有一个正在国民党集团做官的哥哥,这一点在政治审查中被调查,婚事自然不能如期进行。

傅涯于1939年正式入党,为我党革命事业做出过不少贡献。而且多年来一直奋战在革命事业中,很少与家里人取得联系。

傅涯与陈赓提出结婚的请求,也就在这一时期。一个是百姓心中敬仰的战神,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阔小姐,不经调查的人纷纷反对两人结婚。

迫于无奈,陈赓与傅涯只能暂时放弃结婚的打算。后来,身为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找到陈赓,陈赓也是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得知这一消息,邓小平亲自为傅涯做了担保,刘伯承将军很快便同意了这门婚事。随后,邓政委与刘伯承师长向党中央汇报了此事。

党中央接到报告,毛主席与中央高层也了解到,当前党内的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紧接着,中央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被推上了顶峰。这次运动并不是从1943年开始的,但在1943年的进程与成果是巨大的。

为了更好完成党内建设与党风转变,中央将前线作战的一部分将领召回延安,一方面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党内建设,陈赓便在此列。

因此陈赓与傅涯,得以在延安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两人也是享受了一下安稳的日子。

但可惜,由于是战争年代,傅涯与家里人的联系被中断,就连结婚这样的大事也没有能够通知到父母。

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陈赓再次与傅涯开启了天各一方的相处模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14年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最终胜利。离家多年的傅涯,与无数的革命工作者一样,有了回家的冲动。

在国仇家恨面前,中华儿女放下故土亲情,前往一线为国而战。如今,抗战胜利,埋藏在内心的思乡之情变得越发激烈。

但不为国家的蒋介石,又怎能允许民主自由的存在,在收编了大量的日伪军后,他又转头向美国要钱要人要装备。内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中华大地上了。

在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下,1946年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投入的兵力以百万计。

为了应对国民党的进攻,陈赓也是再次披挂上阵,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傅涯回乡探亲的计划只能被迫放弃。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解放军逐渐赢得主动权,陈赓也是在淮海战场上大放异彩。

三大战役的胜利,让国民党反动派改变了策略,蒋介石最终是从台前走到幕后,提出“划江而治”这一分裂国家的行径。

在共产党言辞拒绝下,国民党还妄图凭借长江天险,据守江南。

但这一美梦只能在夜里能梦到了,解放军一路向南,解放了中国大陆全境,蒋介石被迫退守台湾。

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傅涯也回到老家看看多年未见的父母亲人,但回去后只有物是人非四个字。

在多方打探才知道,为了躲避战火,傅涯的父母与亲人分多批去了台湾。

傅涯本想解放台湾后再探望父母,但朝鲜战争的爆发,让本来准备解放台湾的解放军放弃了原本的作战方案,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再次被搁置。

傅涯两次都没能如愿,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再次深埋在心底....

数年夙愿、晚年圆梦

陈赓作为开国将军之一,每天的工作更是繁重不堪。一人身兼数职的陈赓对家庭的照顾几乎就是没有,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傅涯照顾。

傅涯也没有对陈赓心生怨念,一直任劳任怨的支持着自己丈夫的工作。然而战功彪炳史册的陈赓,却在1961年因病离世。

得知陈赓离世后,粟裕泪流满面,刘伯承更是直接瘫坐在椅子上。一代战神没有倒在战场上,却倒在了病魔之手,这让全国民众倍感惋惜。

身为陈赓妻子的傅涯,也是深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里魂不守舍,但自家还有几个孩子没有成年,傅涯肩负起将孩子培养成人的责任。

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下,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了为新中国不断建设发展的栋梁之材。

孩子们长大后,纷纷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傅涯便开始尝试联系自己的家人,但蒋介石对台湾实施了封锁,大陆的消息无法进入台湾。

身在台湾的家属很多也是为了躲避战乱,面对蒋介石的做法,很多人都提出想要返回大陆的想法。

但这一想法被国民党直接拒绝,并且不停的给他们灌输国民党“你们很快就能回家”等等说辞。

由此,海峡两岸的民间联系完全中断,这次中断足足数十年之久。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渐显现,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台湾与大陆的对话也逐渐增加。

最终在1992年,中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九二共识”,台湾与大陆的民间交流开始增多。

傅涯得到这一消息,迫不及待的希望前往台湾看望家人,但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支持。

当时国家是十分支持大陆同志去台湾看望亲朋故旧的,反对傅涯前往台湾的是傅涯的儿女。

毕竟,傅涯当年已经年过古稀,她的儿女们都害怕傅涯坐飞机去往台湾时,身体会吃不消。

但错过两次探望家人的机会,让傅涯懊悔不已,这第三次机会她不想错过。

1992年,在陈赓去世的31年后,已经有74岁高龄的傅涯,带着浓浓的思念之情,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

在飞机落地后,十几辆汽车整齐的排列在傅涯面前,前来接机的是傅涯子侄辈的亲人。

在一番寒暄后,傅涯犯了难,这些子侄都希望傅涯先到自己安排的地方,为此不惜开启了这场“抢人大战”。

在一番艰难选择中,傅涯坐上了其中的一辆汽车。在遇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后,她当场喜极而泣。

遗憾的是,傅涯的父母已经过世,在临终前他们仍然希望自己能够落叶归根,归葬大陆。

傅涯回到大陆后,在与家人共同努力下,也完成了父母所交代的遗愿。

傅涯在台湾游历了2个月,与家人们讲述了自己在大陆的生活,也了解了家人们在台湾的生活。

因为傅涯是陈赓大将的妻子,她的举动也被视为非官方的“官方”态度。

傅涯也是利用这一身份,在赴台期间一直不断宣传着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结语

傅涯作为一名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也是中国千千万万革命者的代表。

他们为了祖国强大统一,有的远走他乡,有的浴血疆场,有的隐姓埋名,有的为国发声。不论如何,这些功绩都该永垂青史。

傅涯回到大陆后,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直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她的家人也在台湾,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着。

2010年,傅涯离世,她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但她的期盼已经被后辈的国人继承下来。

先辈已逝,遗愿未了。

作为后辈,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用血与泪换来的和平与祖国今日的强大,自然更应该继承他们的意志,为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2年,陈赓夫人傅涯,为何不顾高龄去台湾待了2个月?
1992年,陈赓妻子傅涯赴台,十几辆车接她,傅涯:不知该上哪辆车
1992年,74岁的陈赓夫人傅涯,为何不顾高龄去了趟台湾?
92年,陈赓夫人74岁去台湾,下飞机后不知该上哪辆车
沧海横流,方显人世本色——说说国民党战犯
陈赓妻子傅涯,退休后去台湾探望亲友,刚下飞机十几辆车一起迎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