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立方厘米重1亿吨,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会发生什么情况?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如果不考虑任何技术限制,我们可以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子星到底是什么?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并由超新星爆炸之后产生的一种天体。也是除了黑洞以外,人类已知密度最大的一种天体。

1932年,苏联物理学家首次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一直到1939年,奥本海默通过计算,建立了第一个中子星模型。发现恒星演化进入末期的时候,如果质量大于10个太阳时,就有可能演化成一颗中子星。如果质量小于8个太阳时,就会演化成一颗白矮星。

我们以太阳为例,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据着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直径约为1392000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主要由氢元素和氦元素构成。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太阳的寿命有100亿年,也就是说再过50亿年时间,太阳内部的氢元素燃烧殆尽,体积就会开始逐渐膨胀。内核由于反作用力开始收缩,在巨大的压力和剧烈的高温下,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最后通过爆炸的方式来结束自己,而这种爆炸就是著名的超新星爆炸。

根据质量的不同,太阳经历超新星爆炸后,可能会演变成一颗白矮星或者中子星。这是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都无法逃脱的一种命运。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发现中子星的呢?

1967年,英国科学家通过观测首次发现了脉冲星。经过计算后,科学家发现脉冲星的脉冲频率和强度,只有像中子星这样的密度和质量才能达到。所以科学家得出结论,所有的脉冲星其实都属于中子星。

刚才说过,中子星是一种密度和质量都极高的天体,仅仅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重量就达到了一亿吨。如果我们挖一勺子中子星带回地球,重量也仅有几十亿吨而已,相当于一座高山的重量,所以并不会对地球造成直接的影响。

但是,如果直接把一整颗中子星放在地球上,那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根据科学家研究观测,一颗中子星的直径约为20公里,但是质量却和太阳处在同一个量级。

按照科学家的估算,地球的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那么一颗中子星的质量,就是地球质量的30万倍。所以直接把一颗中子星放在地球上,就会直接改变地球的轨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会是什么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家发现一星体正在流浪,即将飞出银河系,并留下长长尾巴
中子星
这种星球可比数十万个地球,地球一天转一圈,它却一秒转几百圈
脉冲星的密度高达10亿吨/立方厘米,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宇宙「七」中子星
中子星有多可怕?质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20亿吨,地球却只有5.5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