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花村游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杜牧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清明时节的乡间景致。

每当清明来临,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吟诵《清明》诗。短短四句,字字珠玑,既写出了杏花春雨江南的清明时景,又道出了祭祀故人和淡淡哀愁的心绪,不仅应景,而且走心,堪称传世之作。

一诗传天下。这首传唱千年的《清明》,引得后人纷纷争抢“杏花村”之名号。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安徽贵池的杏花村,江苏宜兴的杏花村,还有其他地方的杏花村,纷纷表示自己就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意欲傍上《清明》而一举成为“网红”。

没想到,江西玉山也有一个杏花村,而且据有关人士考证,就是杜诗中的“杏花村”。《清康熙玉山县志》里,有五处关于“杏花村”的详细记载,其中一处清晰地记载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清康熙玉山县志》上还记载:“杏花村在县治西隅,其地临溪多杏花,故名。旧有歌馆酒楼,而舟楫多泊其下,古人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指此也。”


唐朝大和二年(公元827)26岁的杜牧高中进士第5名,但只被朝廷授予九品弘文馆校书郎,后经尚书右丞、时任江西观察史的沈传诗推荐,担任江西团练府九品巡官。第二年春天,作为巡官的杜牧奉命到江西各地巡差办事来到了上饶玉山。23岁就以《阿房宫赋》闻名天下的杜牧当时年轻气盛,加上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清明时节、天雨路滑、又急又渴,于是便发出“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慨。

不管此杏花村是否就是诗中的“杏花村”,清明时节利用回乡扫墓之机,一探其芳容,也是一件美事。

杏花村坐落于玉山冰溪河畔。左边是一江春水环绕,右面是一段城墙庇护,近处小树林掩映,对岸武安山呼应,杏花村就像一个静静的“美男子”,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绵延千年。

村庄的东头,有一处河运码头,古时是当地的水陆交通枢纽,如今是游船的集散地。当年,长途出行主要靠水运,不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水行舟,到了玉山,都会在此处下船,或办事,或歇脚,或喝酒,或观景。不知,当年杜牧到玉山巡视,是否也是在此处下的船?那时的冰溪码头,一定舟楫交织,一派繁忙。


漫步村内,随处可见杏树,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有的已经枝繁叶茂,有的还是刚刚栽种。史料记载,千年以前,玉山居民广种杏花,到了春天大片杏花笼罩村子,满眼都是杏花艳丽的颜色。如今,为了擦亮“杏花村”的金字招牌,又开始加密种植,期望还原杏花漫天的盛景。放眼望去,青石板、小绿地、还有盛开在错落有致绿草丛中的小花,与村中的泥瓦屋、绿树、水景相映成趣,静听鸟语,轻嗅花香,好一派和谐图景。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才华横溢的杜大诗人,带着复杂的心绪一路巡视,看到了满眼的杏花,又怎么能少了酒的陪伴?于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在牧童的指引下,让“杏花村”一诗成名。如今的杏花村,却遍寻不见“酒家”,只见一家正在装修的“酒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游走杏花村,恰逢一场春雨,增添了许多“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蕴。千年的风雨,已经把杜牧当年陷在泥泞村路上的脚印冲刷得干干净净;新铺的水泥路上,也寻不到“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惆怅。过于浓厚的人造气息,掩盖了乡村的自然古韵,没有了袅袅炊烟,没有了短笛轻吹,没有了酒旗飘扬,还能找到多少“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感觉?

往事越千年。尽管这里那里的“杏花村”,都在声嘶力竭地自称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但在这杏花烟雨江南的绝美意境里,仍然期待《清明》的美妙回响,永远荡漾在冰溪边杏花村的上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清明节诗后续
郦波解读杜牧的《清明》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 杜牧《清明》
杜牧 《清明》 赏析
《清明》杜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