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池穴定位按揉法治疗偏头痛



1

定义 

    颈性偏头痛是指由于颈椎源性因素引起枕大神经受压或受刺激,出现以同侧偏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常见于颈椎退行性改变,上颈段脊椎序列紊乱,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反弓或曲度过大,关节突关节偏突,脊椎成“C”型或“S”型改变。根据受累神经不同,疼痛表现为不同的部位。

2

疼痛部位分型  

疼痛沿足少阳胆经循行线放散到前额☞☞枕大神经

疼痛放散到耳后☞☞耳大、耳小神经

疼痛局限在后枕部☞☞枕神经、枕小神经

    另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经期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虽病因与本病不同,但亦可参照本法推拿对症治疗。

3

临床表现  

1.主症

(1)单侧偏头痛,极少数患者可见有双侧头痛;

(2)疼痛起于同侧风池穴,可放射到同侧颞部、前发际、太阳穴、前额或眉棱骨、后枕部或耳后部等处,呈明显的线状分布

2.兼症

(1)同侧风池、风府穴酸胀、沉痛、压痛或板滞不舒;

(2)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或疼痛、受限不明显;

(3)可伴有头晕、耳鸣、视力模糊、恶心欲呕

(4)个别患者触摸头发时也感觉疼痛或疼痛加剧。



4

推拿操作  

1.患者端坐,头保持中立位,使颈部肌肉放松;

2.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拇指触诊法寻找受累神经位置,用手法进行相应操作。

(1)枕大神经性偏头痛:术者用拇指按于患者风池穴处往直上方向沿枕骨下缘仔细触摸,当触摸到枕大神经时,患者有明显向同侧头颞部放散样酸、胀、痛、麻的感觉,与头痛放散线相吻合。术者以一手拇指螺纹面按于枕大神经位置,紧贴枕骨下缘向直上方向用按揉法操作,手法轻柔。

(2)耳大、耳小神经性偏头痛:术者用拇指按于患者风池穴往外上方向沿枕骨下缘仔细触摸。

(3)枕神经性偏头痛:术者用拇指按于患者风池穴往内上方向沿枕骨下缘或在风池穴处仔细触摸。

3.按揉3~5分钟,稍停片刻,问病人疼痛是否有减轻。如不明显或有减轻,可继续在此处重复按揉1~2次。

4.如有颈部酸胀沉痛者,可配合颈部常规推拿法以放松肌肉,能增加疗效。

每次总治疗时间为20分钟以内,5次为1疗程。



5

注意事项 

1.患者头部略向后仰,以放松肌肉,便于操作并可提高疗效;

2.按揉动作宜轻柔,以局部酸胀感为宜,以免加重局部炎症水肿反应

3.若患者无放散样酸、胀、痛、麻的感觉时,亦可作风池穴至天柱穴的摩擦法,并配合同侧颞部的扫散法治疗,亦可使症状缓解或减轻。


6

操作要点 

   颈源性偏头痛的病变部位在上颈段,常因位于枕下三角椎枕肌群寰枕筋膜的痉挛、炎症刺激,压迫枕神经,或寰枢关节失稳影响枕神经所致。

    本法操作的关键技术在于:一是寻找与偏头痛循行线相一致的压痛点,以明确发病部位。二是注意手法操作的作用点、作用力和作用力方向,以解除和缓解枕神经的刺激或压迫,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本法操作简便,疗效巩固,在不用止痛药物配合的情况下,一般3~5次即可一次消除或明显缓解症状。个案1次即痊愈,最短治疗时间1分钟即止痛,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



7

安全性评价

本法操作安全,患者无痛苦,无须用药物即可止痛,或明显减少药物用量,可避免药物副作用和对药物的依赖性。

8

病例分享  

1

三年求医路,一分消痛解

    患者葫芦娃,女,43岁,葫芦岛人。自诉“偏头痛三年余”。曾于大连治疗一年,效果不明显,后至沈阳、北京续断各种治疗方式两年余,偏头痛情况无明显好转。曾被诊断“偏头痛”、“抑郁症”、“焦虑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后通过网络了解,特地从大连飞杭至门诊。

    主诉右侧偏头痛3年,治疗3年一点效果也没有,我有抑郁症、医生说我焦虑症。

    患者自备各类辅检报告:颅内无异常,颈椎曲度过大,颈椎间盘膨出,右侧C2/3关节突关节偏突。查体无特殊表现,右侧上颈段有压痛,各方面活动度可。遂尝试治疗性诊断,予风池穴直上方向操作1分钟,患者立马表示头痛情况患者大半,予五线五区常规推拿操作5分钟,另予旋转(右)提颈法纠正偏突。嘱其每晚仰卧位后头部垫3个枕头矫正其曲度过大。在杭10天,共治疗4次,偏头痛情况基本痊愈。一个月后又来杭巩固性治疗2次,随诊至今3年余未复发。

    按:该患者病因是关节突关节错缝和颈椎曲度过大,病理是刺激或激压枕大神经所致。刺激风池穴,减轻枕大神经症状,自可解决枕大神经性偏头痛。另从病因上从根本上纠正错缝、矫正曲度彻底解决患者偏头痛症状。

2

一穴治双症

    某女士,48岁,文职工作者。耳呜伴、耳后痛3年,就医2年,诊断不明,经用中西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1年前已放弃治疗。

    偶然遇见,查体: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用手按风池穴探寻激发点,在风池外侧找到激痛点,向外上方向推揉有向耳后放射痛,随即做外上方向的推揉1分钟后,患者说耳鸣、耳后痛明显减轻。嘱其将枕头1/3处对折,形成1/3与2/3两部分,每晚仰卧位睡姿,将枕头2/3部分垫在颈项部。半个月后来电,耳鸣、头痛症状基本消失了。随诊1年半,未复发。

    :患者耳呜、耳后痛,系耳大神经、耳小神经受刺激或激压所致,故出现既耳呜又见耳后痛。其病位在寰枕段,与颈椎曲度消失有关。风池穴操作治标,颈椎曲度矫正治本,解决患者症状。

3

“破涕为笑”新解

    上世纪末某日,一老妇人因急性偏头痛,由其女陪同就诊。因中午门诊还未开始,坐在医院走廊上痛哭流涕,等待下午开诊。13:30下午上班,首先由一位神经内科的医生接诊,经问诊、查体后,无法诊断病因,遂请余会诊。

    哭啼声中断续得知,因昨晚没睡好,晨起即发头痛,忍到中午无法再忍……其头痛在右侧,自颈后向上沿头颞侧一直向前呈线条状放射至右眼眶上。随即在右侧风池穴按压寻找激发点,果然找到与头痛放射线路相一致的痛点,果断按之做向上方向的推揉操作1分钟。问其症状?奇迹发生了,老妇人“哈哈”开笑,刚才的泪人破涕为笑,含泪说:“我不痛了,我不痛了!”“扑通”下跪嗑头致谢。

    此乃“破涕为笑'真实版也。

    之后即形成“一分钟止头痛”、风池穴“一穴三向”推拿技术。

4

规律性头痛,规范化治疗

    1996年,某男,56岁,某省局副局长。自诉每天头痛发作2次,每次头痛时间约15分钟,业已2月余。患者详细描述自身疾病特点:每天上午10:00~10:30时段发作1次,晚上19:00~19:30时段发作1次。症状:发作前无任何诱发因素和预兆,发作时头痛如裂、刀割样、针刺样钻心痛,汗出淋漓,15分钟左右,疼痛说停就停,无任何后遗症状,如同常人。心血管科住院已20余日,各种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症状无任何好转,巳用医疗费近2万元,遂请推拿科会诊。专科检查无殊,予五线五区十三穴之五线法,风池穴一穴三向之直上方向、内上方向的规范推拿治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经1次治疗头痛发作时间缩短到10分钟,第2次治疗后缩短了一半,经5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患者耽心复发,又要求再推拿几次巩固疗效。总共推拿8次结束治疗,症属痊愈出院,随访5年未复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折磨人的偏头痛,一个穴位搞定它
哪些人不适合推拿按摩
肩颈怎么排毒 做肩颈保养的好处有哪些
偏头痛毁了他整个春节假期,最后治愈的“姿势”你想不到!
颈椎病导致头痛还是偏头痛?只需记住一点即可鉴别
头痛有哪些诱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