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苹果造车,并不是说说而已

苹果习惯站在舞台的最中央,但今年的C位无疑属于特斯拉。

今年6月,特斯拉市值达到1090亿美元,超越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车公司。

尽管在综合业绩方面,特斯拉甚至还没有达到宝马汽车和福特汽车综合业绩的十分之一,新车交付数量相比目前市值排名第二、三名的丰田和大众汽车公司巨头也相差巨大(两者去年全球交付量都超过1000万辆,而特斯拉2019年的全球交付仅有36.75万辆,甚至还不如丰田其旗下的单一款车型销量高),但资本市场毫不吝啬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看好。

自动驾驶、智能化网联汽车、电池及电控管理方面等领先技术,早已被看作是汽车市场的未来,它们把科技和造车联系在了一起,描绘出未来人类出行方式的新蓝图。

前不久,有媒体称苹果最近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苹果预计将会在明年9月发表苹果汽车,还称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

而路透社则发布消息称,苹果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纯电动乘用车,路透社还引援了接近苹果的人士的消息称,苹果正在研发低成本长续航的动力电池。

十余天前,外媒DigiTimes预测也苹果汽车将在2024~2025年亮相。

虽然这几条消息的时间看上去都有一定的冲突,但苹果入局汽车市场,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01

把时间拨回到2007年,iPhone面世,火速席卷手机市场。

之后,乔布斯将公司名称从“Apple Computer”改为“Apple”,苹果从一家电脑公司升级为了涵盖各个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也是在那一年,美国汽车市场一路走低,纽约时报公开喊话乔布斯,希望他能出手拯救美国汽车市场。乔布斯也确实心动了,他和时任大众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讨论的名为“iCar”的汽车产品,但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尝到iPhone甜头的苹果无暇涉足汽车领域。

2010年,乔布斯给工业设计师布莱恩·汤普森一个发了一封邮件,表示想看看他的创业项目——小型轻便超现代原型车V-Vehicle。但直到2011年乔布斯逝世,苹果造车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2013年,苹果推出iOS in the Car,一年后更名为Carplay——用一根数据线将手机功能映射到车载大屏上。虽然只是真正智能车载系统的短暂替代方案,在这一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奔驰、宝马、本田、法拉利还是纷纷相继展示了与CarPlay的整合界面。

Carplay横空出世这一年,库克批准了一项神秘计划,代号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库克为这项计划开了绿灯,可以从其他肆意挖人。该项目发展到了千人级别。

很快,诸如静音电动车门、无方向盘和油门设计的内饰、AR显示器、Lidar传感器、球形轮子等所谓的苹果汽车专利,让无数人为之振奋。苹果还在距离总部仅1公里远的地方租赁了大量设施,获得市政府批准建设“汽车工作区”和“维修车库”。

2015年,苹果注册了三个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这似乎预示,无数人心心念念的苹果汽车,终于就要上线了。

不过从科技企业一跃成为造车企业,并没有那么容易。国内有些公司甚至在这一走这一步时直接“车毁人亡”,对苹果来说一步也并不小。

2016年,苹果造车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退出项目,由另一位已退休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接手。此后,苹果干脆放弃了造车计划,开始专注智能化软件部分。直到2018年,苹果资深专家道格·菲尔德回归,苹果造车才得以重启,但是道格随后也离开了。在去年1月,苹果还对外宣称将“泰坦”项目组的200名员工解聘。

“泰坦计划”若隐若现,苹果的造车之心似乎始终不死,电动市场的火爆,让苹果造车再次浮上水面。

02

在很长一段时间,苹果都纠结于是进行整车制造,还是钻研无人驾驶技术。

2017年,库克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及苹果的造车计划:“我们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它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之母,同时也是最难的人工智能项目。”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将会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归宿,不止是苹果,百度等其他科技公司也在涉足这一领域。可以说谁能率先实现技术的商业落地,谁就能摸到新能源汽车的“圣杯”。

在这条商业化道路上,各个科技企业都有自己的道路,谷歌的Waymo选择和克莱斯勒、沃尔沃以及戴姆勒卡车等传统汽车企业积极合作,但短时间内似乎没有办法落地,百度自研的无人驾驶则被看作百度翻身的救命稻草。

相对于其他企业,苹果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在科技和设计上的独到见解,一定会衍生影响到造车领域。

以芯片为例,苹果在芯片领域已经耕耘多年。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几颗关键的主芯片,都与手机SoC芯片高度重合,手机领域芯片稍作修改就可用于车载领域。这也使得高通、联发科、三星等手机芯片巨头纷纷进入车载领域。

目前,苹果M1芯片的CPU和GPU算力已经超过特斯拉的FSD自研芯片。而如果苹果将M1芯片裸晶面积扩展到和特斯拉同等大小,并将多出来部分的都用于NPU,那么特斯拉FSD的芯片将会被苹果全方面“吊打”。

此外,苹果还拥有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当汽车能直接接入iCloud平台,其想象空间是巨大的,汽车极有可能无缝衔接到苹果的生态系统中,而特斯拉想要构建自己的车联网生态,似乎只有和安卓合作这一条道路。

苹果造车也并不缺子弹,相比于不断加速的特斯拉,苹果的市值超过两万亿美金,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他们并不需要狂飙加速以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如果苹果下定决心,即便是自建工厂,对苹果而言,压力也并没有特斯拉一样大。

更何况苹果还拥有“果粉”这一忠实的群体,如果特斯拉是在弯道超车,苹果入场后很有可能会直接上演华丽的飘移。

03

2016年11月6日下午,贾跃亭在乐视内部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名字很励志——《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 还是把海洋煮沸?》。

直到8个月后,贾跃亭出走美国,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融创的老板孙宏斌,让后者欲哭无泪。

到了美国后,欠了一屁股债的贾跃亭顶着来自祖国的举国嘲笑和批评,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造车。

贾跃亭给造车产业开了个坏头,等来了恒大许家印的投资,却又和恒大撕破脸,FF还没上市,自己主动申请了个人破产重组。

造车给贾跃亭续了命,却不是还魂丹,他的黄昏突然降临,给互联网造车蒙上了巨大阴影。

投入到新概念造车的企业绝不算少,有的原本就坐拥万里江山,有的则是朱元璋起义,造车究竟是风口上的黑洞,还是对未来的投资,目前仍无定论。

戴森,小家电界的爱马仕,每5秒卖出一把3000元+吹风机的商界奇迹,在造车领域颜面扫地。

2017年,戴森高调入场造车,直到去年10,戴森在公司邮件中宣布放弃电动汽车制造项目。在发送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戴森承认,选择进入电动汽车行业是明智之举,公司已经研发出了出色的原型车,并且计划投入高达20亿英镑(约合200亿人民币)的资金。但由于预估高成本车型无法盈利,在出售无望的情况下,公司最终决定放弃造车,不过会保留固态电池等配套项目。

6月3日,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接受英国媒体Autocar采访时透露,放弃造车的根本问题,在于现在大多数电动汽车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为了保护公司的其他业务,自己不得不作出这个决定。

仅从市场来看,目前除了特斯拉保持健康发展外,其他造车企业都步履蹒跚。在汽车行业进行四化转型之后,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进入到了汽车领域,但在这些外来者中,有人成功,有人黯然退场,有人还在继续坚持。

特斯拉国产化后,原本依靠补贴和PPT造车的车企们遭受了严重打击,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苹果入场后,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的日子或许会来的更早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等五年,苹果汽车就能面世了?
苹果造车芯,剑指特斯拉
苹果汽车真的要来了?代工厂已蓄势待发,3月apple car动作频繁
苹果宣布造车,马斯克迎来劲敌,华为任正非却“换道超车”
苹果造车,不能革特斯拉的命,就别折腾了
苹果汽车被曝大降级:彻底放弃颠覆特斯拉,才可能成为下一个 iPhon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