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个人一匹马,穿行584公里:中国最孤独男人的一生如何度过

    愿你

    心中有梦想

    眼中有温柔

    脑中有哲学

    作者 |橙子      来源公号|正经婶儿

    这几天,热搜上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的飞机不用飞两遍了。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全国各地上演璀璨光影秀。

    获得“七一勋章”的平凡英雄登上天安门城楼。

    当然,还有一则新闻也上了热搜:

    中国邮政宣布全面提速,全国主要城市可享邮件次日达甚至次晨达。

    看着这条“混进来”的消息,不少网友乐坏了:

    国家终于开始给邮政“补课”了。

    确实,对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物流企业多为盈利而生。

    而中国邮政快递运送速度慢,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消费者对此多有抱怨。

    那么,邮政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说这话的是邮政员王顺友。

    他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外号:马路邮差。

    1965年出生的王顺友,负责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的投递工作。

    这里没通电话,更没有公路,来往信件消息,全靠人力。

    一个月2趟,一趟半个月,往返超过584公里。

    先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被冰雪覆盖的察尔瓦梁子。

    再走进海拔1000米、最热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

    途中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

    每次出发,王顺友要带上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

    这是父亲“交班”时特意告诉他的诀窍。

    王顺友的父亲王友才,也是一名邮政员。

    童年时,父亲很少在家陪他,唯一一次是8岁那年的冬天。

    彼时,父亲牵着马尾巴撞开家门,焦急地喊道:

    “眼睛被雪烧坏了。”

    这是长时间在高原雪地上行走产生的雪盲症。

    母亲赶忙找来草药,煮沸后给父亲熏眼。

    第二天父亲说看到光亮了,母亲却哭了:

    咱换个活不行吗?

    父亲说,谁都不干,信咋送?

    说完,看了看站在门口的王顺友,然后从怀里摸出个小塑料车:“给,县里买的!”

    少年的王顺友还不懂这一切。

    但“做邮政员能买到稀罕的玩具”,让他站在了父亲这一边。

    19岁那年,王顺友如愿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马班邮路”工作,他兴奋得一夜没睡。

    他不知道的是,这份热情第一天就会被木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打得粉碎。

    王顺友上班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孤独。

    绵延584公里的高山峡谷里,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带上一壶酒。

    “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孤独可以排遣,辛苦却只能硬抗。

    由于山上夏季多雨,而冬季干燥又易引起火灾,王顺友无法生火做饭。

    饿了就啃几口糌粑和腊肉,渴了就灌几口山泉水,几乎吃不上热乎的饭菜。

    如果赶上下雨,就得裹着雨衣在雨水中躺一夜。

    而一旦下过暴雨,又意味着前路多了几分凶险。

    1988年7月,在去倮波乡路上,他滑着溜索横渡雅砻江。

    眼看就要滑溜到对岸时,挂在索道上的绳子突然断开,他从两米多高的空中重重地摔了下去。

    人没事,邮包却掉入了江里。

    出于职业本能,王顺友马上跳进了江中,全然没想到自己根本不懂水性。

    当他费尽全力把邮包捞起来时, 人已累得趴在沙滩上久久无法动弹。

    1995年的秋天,在雅砻江边一个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一只山鸡突然飞了出来,受惊的马狠狠地踢了王顺友的肚子一脚。

    回到县城医院检查时才知道大肠已被踢破,晚来一会,人就没了。

    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王顺友打起了退堂鼓。

    在王顺友想着,如何把“不干了”这句话说出口时,木里县遭遇了特大泥石流。

    白碉乡的路、桥全被冲毁,邮政工作宣布暂停。

    这是一个“好机会”。

    但当王顺友在邮件中发现一封西昌师专的录取通知书要寄到白碉乡时。

    他还是骑上了马,急急忙忙地出发了。

    “干不干,都不能耽误孩子开学。”

    作为“临时”的一单,这次送通知书之行,没有人知道王顺友会遭遇什么。

    但是崇山峻岭,高不可攀。

    他是如何地艰难跋涉,难以想象。

    据收件人后来回忆:

    15公斤的邮件干干净净,完好无损,而污水、泥土和鲜血却沾了王顺友一身。

    学生和家长止不住的流泪,王顺友已经唱着自编的山歌,出发了。

    马班邮路无尽头,脚印蹄声谱春秋,谁知三九夜难熬,烈酒山歌解忧愁

    ……

    辞工的话,终于还是没说出口。

    身后是孩子大喊着:“再见!再见!”

    其实,在当地邮政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马班邮递员因工作太艰苦,可以在工龄满20年后提前“退养”。

    2005年,王顺友已符合这一“规矩”。

    但为这一声“再见”,他又多送了12年。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做马班邮差的32年里,王顺友投递的报纸超256000份、杂志22400份、函件48000份、包裹19200多件、往返跋涉26万多公里。

    没误过一个班期,没丢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2005年,王顺友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还去万国邮政联盟总部领了奖。

    全国人民都敬佩这个重情重义的苗族汉子事迹,除了他的家人。

    因为,结婚30多年,王顺友每年在家的时间不到40天。

    他家有三亩地、三头牛、十几只羊、四间土坯房,还有一双儿女,里里外外全部由妻子韩撒一个人苦苦支撑着。

    更重要的是,常年奔波在邮路上,但王顺友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800多元。

    帮老乡邮寄信函、代买东西以及喂养马还得倒贴一些钱。

    走在邮路上,他还总爱自费买上几包盐、茶叶和急需的药品,沿路发给乡亲们。

    这样,王顺友几乎攒不住钱。

    尤其是妻子突然病重后,王顺友连住院费都拿不出来。

    还是东拼西揍,借了1000元钱后,才为妻子办理了住院手续。

    妻子埋怨他,他却乐观的说:咱们这么多年没有被饿死,就是这些乡亲在帮我、照顾我。

    说不过王顺友,韩撒只能试着去理解他。

    她说:“他一两天不去,人们就会问起他,乡亲们都盼望着他,他一去人家就高兴了。”

    奔波在邮路上的王顺友,一直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马班邮路能够早日消失,一个是希望儿子接他的班。

    这两个愿望,后来都实现了。

    2006年,王顺友的儿子王银海成了一名邮政员工,每当王顺友因公外出时,王银海就会替他走“马班邮路”送邮件。

    2017年,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开通,凉山州彻底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

    但多年的积劳成疾,也摧毁了王顺友的健康。

    2021年,5月30日,王顺友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6岁。

    当记者联系上他的儿子王银海时,他说:

    “父亲走得很突然,目前没有安排追悼会的打算。我们准备按当地习俗来办理后事,6月1日早,我们送父亲上山安葬……”

    很多人问,王顺友的一生,值不值?

    其实,没有值不值,只有愿不愿!

    幸福并不难,难的是不计成本,只为保证,生活在这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幸福的权利。

    就像王顺友生前说的,为村民奉献多少,就是带给大家多少快乐,乡亲们幸福,自己就幸福。

    如今,有另外一群人正把自己与王顺友连在一起。

    他们顶着冰块在40度的山体中开凿隧道。

    他们为只有253口人的村庄修路。

    他们为在雪地上网课的西藏女孩架起了信号基站。

    他们在深山峻岭中叠加更多延展业务。

    让一个个乡村朝气蓬勃。

    我们总是为中国骄傲,就是因为,在这个国家,每一寸土地都有一份使命,每一寸土地都能绽放一份希望。

    不投机取巧,不打丝毫折扣。

    没有人被忘记,才是发展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动中国的邮递员王顺友去世,儿子回忆:突然去世,生前状态不错
刚刚,那个中国最孤独的男人走了。他的遗愿中,藏着一个超乎想象的中国。
那个最孤独的男人去世了,他的背后有一个你不曾了解的中国
全中国最“孤独”的男人去世了,他的背后有一个你不曾了解的中国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4年前,这位“传奇邮递员”感动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