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狗十三》:当女孩懂世界残酷,成长之殇暴露无遗

看完曹保平导演刚刚上映的电影《狗十三》后,仿佛人生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有些电影作品如是这般,仿佛一把温柔的刀刺痛人心,久久难忘。在影片女主角李玩的青春中,围绕着一只叫爱因斯坦的小狗,观众也随她的成长而慢慢转变心境。尤其是李玩在最后面对陌生人牵引的小狗爱因斯坦时,她开始放弃自己的挣扎。这一切,只因为小姑娘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电影《狗十三》以小见大,从李玩的故事中,将中国式传统家庭矛盾、教育理念和盘托出。李玩成长于离异家庭,父亲又与后妈生了一个弟弟。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陪伴孤单的李玩,结果这只名叫“爱因斯坦”的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为此难过不止,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故事看似很简单,其核心事件是养狗,却讲述的是一个十几岁女孩几年内的成长经历。她如何面对家人的欺骗?如何面对父亲的暴力却口口声声说爱她?李玩的内心又是如何慢慢放弃抵抗?

                                 

电影围绕中国式家庭的教育展开,父女为寻狗事件爆发了冲突,看似是寻狗,其实是父亲不愿意女儿再继续任性下去。从这个家庭内部复杂矛盾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中国更多传统教育问题,嘴里说着“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你好”,但其实是希望你听话、懂事。处理父女关系,这位家长真做得对吗?果靖霖扮演的父亲对女儿拳脚相加,不顾及女儿的想法,这是一种中国式父亲的强势与暴躁,诠释得很真实,犹如你我身边那位严父。



如今90后当红小花张雪迎,在出演《狗十三》时还是豆蔻年华,面对形影不离的小狗,突然走失,她瞬间嚎啕大哭,对家里人大吵大闹,小妮子演技爆发力非常不错。曾经叛逆得有些“孺子不可教”的李玩,难逃被打击、驯化,在思想与行动上开始让步,她后来故意没有去认自己的爱犬“爱因斯坦”,因为戴上了教育的紧箍咒,知晓自己和小狗难以“在一起”,向残酷的成人世界作出妥协。



相比《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追凶者也》等犯罪题材佳作,这次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最大的不同是题材不同,再也没有任何人的死亡凶杀。但又有着一脉相承的风格,看上去是小女孩与父亲、长辈之间的家长里短,但其实是一次耐人寻味的“青春凶杀谜案”。从剧本创作到演员诠释都把控得相当扎实,故事的起承转合非常清楚,核心冲突一步步冲向高潮,一环扣一环,节奏把握地非常好。



通过李玩的切身经历,《狗十三》展现了父权社会里的中国式教育问题,引人深思。看完这部电影,每个80后、90后或许都会想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许多都是不情愿地妥协和服从。《狗十三》就像是一部当代青春物语,少女李玩的孤独就好像是墙上的青藤,只能悄无声息地蔓延。至此,成长也似在刀俎上的鱼肉,时间轰隆而过,只留下叹息一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述中国式“爱的教育”
被禁五年,终于复播:养废一个孩子,用这一个方法就够了
“青春期”就是“叛逆期”?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误,而是父母的罪过
懂事,是中国无能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诅咒
教育,何时能撕下标签?
解构《狗十三》:“伪装”是成长的祭奠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