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有朋:我已经丧失了表演欲望,接下来还会做导演

《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3天票房过亿,这对于一部类型片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电影改编自东野圭吾为书迷广为熟知的同名小说,同时又有两部作品珠玉在前,所以整个创作的过程其实非常冒险,很容易被原著粉喷,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味。苏有朋是怎么想到改编这部作品的,中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创作过程?

心里哼着小虎队那首《爱》,见到苏有朋的时候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容貌没有太大变化,面对观众的检验和媒体的采访,能感觉到他的紧张和细心,在给他做专访之前,他会问你是什么媒体、要哪种调性,是需要深入的专访还是偏娱乐的简短回答?这在以往的采访经历中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简化到10个问题,下面来看苏有朋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左耳》和《嫌疑人X的献身》都有原著小说,相当于都是IP改编,但《嫌疑人X的献身》前面已经有了日版和韩版,对于你来说会是一种创作障碍吗?

苏有朋:其实不是障碍。一般成熟的导演都会有团队,在拍一部电影的时候,就会有几个项目同时在孵化,这个拍完之后看孵化的几个项目哪个成熟了就动哪个题材。但拍《左耳》的时候我是新人,本身也是无心插柳。所以《左耳》拍完之后并没有下一个项目在等着我,我没有前面说的团队,于是找了很多人一起帮我想。

原则上我希望的题材就是有好的故事,这是商业片的基础;但同时要有文艺的内核、有思考的空间,能做到雅俗共赏。其实这样的case非常难找,有一天在聊天的时候聊到这本书,我想起来我之前看过这部小说,有很动人很离奇的故事,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结局,同时又有很多层面,有东西可以思考,于是就下了决定。

但是一开始我决定的时候只是个书迷,等确定把消息往外面一放才发现书迷千千万,不止我一个,很多人都在监督这件事情,马上就觉得压力非常大。并且那时候才发现除了日本版之外还有韩国版,除了书迷还有各个版本的演员粉,这么多角度的粉丝都要监督,只能逼自己把它做好,中国版不能丢人啊。

筹备的时候有没有看过日本版和韩版?

苏有朋:韩国版是没看过,日本版有点忘了,但我决定要接的时候是一定要看的,因为日本人很注重版权,大家都知道剧本要给东野圭吾审核过,以我的理解,他的用意是是要很友好的提醒我,授权的是我的小说,只能以小说为基础改编,不能参考其他的改编电影。日本版把警察改成小女警,韩国把警察和教授改成一个人了,所以有任何设定和他们一样要小心版权纠纷,主要是提醒这个。内容创作上还是很尊重我们的创作,完全没有干预。

片中有哪些本土化的改编?

苏有朋:其实是还蛮多的。比方说电影票根是很重要的不在场证明,我们将时间设定在2016年4月11号,所以那个时候适合的合家欢电影就是《疯狂动物城》。小说里是直接找到了票根,这样的设定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推理逻辑,在中国直接拿票根出来,警察会怀疑你,很奇怪,所以这一版我们导入电影的小册子,然后不经意的查到票根;

还有在日本新搬来了邻居,会去隔壁邻居拜访,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基本礼节,但在中国不太普遍,所以就安排了学校的任务,去邻居家要书;还有脚踏车,在小说中写的不在场证明是偷了一辆新的脚踏车,失主丢了脚踏车报案,但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成立,老百姓如果有一辆很贵的脚踏车不会随意放在路边,而放在路边的肯定不是很好的脚踏车,丢了也不会报案,不然警察会当你是神经病,不会理你,不会帮你立案。所以我们把这一串线索简化了,发现了租车卡,租了一辆自行车。

所以一个很基本的改编原则是要入乡随俗、贴近生活,如果你在观影的过程里有任何一个地方不舒服、觉得陌生就会影响你的观感,要把这些本土化的东西做到不易察觉,才不会影响观感。

东野圭吾对中国版有评价吗?

苏有朋:东野圭吾写了一封信,其实我没想到会收到那封信,我们拍摄之前是有给他看剧本,但当时他只是确认了,表示没有版权问题可以拍摄,至于他的评价我也不晓得,到上映前网上出现的那封信,还蛮惊喜的,没想到会有这封信,意料之外。

东野圭吾的粉丝很庞大,拍摄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关注,有没有做好被喷的准备?

苏有朋:自己努力尽量还是少被喷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就是要求自己竭尽全力,不让自己后悔,当你尽了全力哪怕结果不是尽如人意,还是可以对自己讲能力就这样,起码不会后悔。所以不能容忍自己有一点的不尽力。

当导演这个选择,在《左耳》的时候有点像被推着走,这一次还是有这种感觉吗?

苏有朋:这一次已经不是推不推的问题,而是在压力下求生存,每天要求自己非常专注,全心全意的投入在里面。

同天上映的还要徐静蕾的《绑架者》,五月份还有黎明导演的片子,你们都是演员跨界导演,这种情况现在来看也越来越普遍,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苏有朋:对于这种现象我不做评价,我只知道现在电影市场的蓬勃程度,和人才的数量是不成正比的,我们需要更多专业的电影人。

很多演员转做导演之后,还是会选择自己出演影片里的角色,为什么你没有?

苏有朋:是因为我一次只想做一件事情,我通常做事情比较专心,不太贪心,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并且现在也没有特别的表演欲望了。

如果《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角色让你选择一个来演,你会选谁?

苏有朋:曾经在里面有个角色我都定了妆了,我演流浪汉,当然不是被勒死的那个,那个大家会笑场的,是另外一个不起眼的流浪汉。可是后来来不及,实拍那一天时间非常赶,场景又特别大,我要跑来跑去跟人家沟通,调度群众演员、摄影师,时间来不及,其实那天我都蓬头垢面戴了假发,穿的破破烂烂,都快认不出来自己了,本来想做个小彩蛋,让观众在大全景里发现这个有点面熟,最后没实现。

对于你来说演员变成导演是跨界还是转型?以后还会不会演电影?

苏有朋:话不能说死,无论是导演还是参演,现在没有特别在用力的找剧本,也没想过特别强调导演。当然接下来还有本子找我来导演,至于具体的项目和类型都还没定,但原则上题材不会重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有朋跨界“玩真的” 丨 嫌疑人X的献身
从《嫌疑人X的献身》看苏有朋的逆袭人生路
并不是所有演戏的,都能当导演。
敢拍这么「难」的电影,苏有朋真有种
从《嫌疑人X的献身》到苏有朋的跨界导演路
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泼盆冷水,苏有朋真的很努力但电影真不怎么好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