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吐槽大会》用巨型提词器,嘉宾照本宣科,李若彤发文承认

新一期的《吐槽大会》播出后引来了不小的争议。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期节目做成了“体育专场”,邀请到了知名篮球教练杨鸣、国手周琦、郭艾伦和足球名宿范志毅,于是针对个人的吐槽不自觉的就上升到了对男篮、国足的挖苦和嘲讽。

周琦在世界杯中波之战关键时刻的界外球失误、郭艾伦关键场次只得1分的表现成为了节目撑场的重要槽点。并且坐在场内的周琦和郭艾伦对“男篮脸都不要了”这样的话术还送上心安理得的微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节目播出后,新华社发声表示,中国男篮与中国足球不应“菜鸡互啄”,而应相互激励。如果没有热爱和尊重,自嘲就有可能变成对职业的嘲弄,对尊严的漠视。

很显然,这期节目不仅让官媒,甚至让很多热爱篮球、足球,热爱体育的观众反感,而播出到今天的《吐槽大会》,从内到外都已经严重变质,早已不是当初的《吐槽大会》了,这档节目身上的遮羞布被主办方和李诞一层层撕碎。

第一层遮羞布:只要有流量,会不会说都可以上台

回想最初的《吐槽大会》,可以说是脱口秀“圈内人”的游戏,李诞、池子、思文、王建国、庞博等脱口秀演员轮番登场,虽然阵仗不大,但至少大家都是专业的。

当然,节目需要利用明星的流量和热度引流,邀请明星嘉宾无可厚非,每期邀请一位明星作为主咖,结尾时主咖上台,讲的好不好其实没那么重要,毕竟节目整体的“含金量”是够的。

但几季播出之后,经历了这次大的改版,能明显感觉到李诞野心爆棚,节目也有底气邀请到更多明星,到了第五季,马苏、秦昊、马思纯、张雨绮、张大大、大张伟……给人的感觉只要是明星,不管会不会讲脱口秀都可以上场,节目质量大不如前。

第二层遮羞布:赛制越改越乱,节目注水严重

《吐槽大会》的核心就是看嘉宾们说脱口秀,第五季改版之后,每期节目被拉长到超过两个半小时,赛制一改再改,李诞还不断注入其他节目创意,比如《奇葩说》的互相battle以及观众实时打分等等。

至此,节目离核心的脱口秀越来越远,复杂的赛制会有多少观众关心?又会有多少人能完整看完一期节目?节目注水太严重了,很显然,这样改版的目的一方面是邀请嘉宾扩容,需要照顾到每一个人都给足够多的镜头,在脱口秀之余的部分才能容纳得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业化,招募更多冠名、赞助商。至此,《吐槽大会》丧失了原本的小而美,变得和很多综艺一样拖沓、无趣。

第三层遮羞布:嘉宾照本宣科,丧失脱口秀灵魂

3月16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传一张《吐槽大会》现场照片,这是节目中很少看到的视角,台上的嘉宾是对面是一面巨大的屏幕,上面滚动播出该嘉宾说的脱口秀稿件。

照片曝光后,上过那期节目的李若彤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自己收到了不少媒体关于“提词器”的询问,她表示节目录制前,自己没有看过其他任何嘉宾的稿子,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被吐槽的方向。还表示大家的反应都是真实的,她承认有提词器,但自己不用,因为这是多年的工作习惯。李若彤有没有看提词器姑且不谈,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她发文主要是撇清自己,同时也透露出了现场有巨型提词器的事实,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李若彤本身。

《吐槽大会》由笑果文化策划主办,来参加节目的明星们,所说的稿件都由笑果文化的编剧提供,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此前节目中秦昊和伊能静两个人的年龄差被拿来作为槽点,引来伊能静通过社交平台吐槽,文中直指写段子的编剧,说明伊能静也很清楚段子并不是上台的嘉宾所写,而是由编剧集中创作。

但正常来说,就算稿件不自己写,表演嘉宾至少应该把稿子背下来、把稿件中的包袱和段子记熟,脱口秀的灵魂应该是即兴发挥,根据现场观众的反馈有互动、在准备好的稿子基础上有新的内容加入进去,但《吐槽大会》这样操作,变成了表演嘉宾完全是照本宣科。甚至通过大屏幕上的文字能看到,包括语气助词都写了出来,嘉宾基本没有发挥空间,这样的脱口秀有什么意思?

更值得玩味的是,所有的稿子都由笑果文化的编剧创作,作为节目的“召集人”,也是决定一切的话事人,李诞肯定要审核每一份稿子,每一个人所讲的段子他都了然于胸,但没一期节目都还能笑的那么开心,这一期范志毅上台后,李诞甚至笑到几次单膝跪地。如果说表演嘉宾说段子是表演,那么李诞就是最尽职的“气氛组”,他的演技也太好了吧!

至此,《吐槽大会》最后的一层遮羞布也被撕掉,没有自由发挥、没有随意吐槽,嘉宾照本宣科,所有的环节其实都是表演,台上的人对着题词大屏幕念稿子,台下的人给出虚假的赞美和掌声,这样的节目,是你想要的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吐槽大会》重大失误,提词器意外曝光,连语气词都是提前写好的
《吐槽大会》提词器曝光 网友吐槽:一个人念词 一群人演戏
《吐槽大会》提词器过于明目张胆,这是常态还是欺骗观众?
精准吐槽,谁的功劳?
怎么就不能理解被提词器冒犯的观众呢?
《听姐说》首播差评如潮,脱口秀这件事上,我们真的冤枉李诞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