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绪来自哪里?情绪情感概述 学习笔记

一、情绪情感概述

1、定义:情绪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情感反应。(1)由客观事物引发;(2)与需要紧密相连;(3)是人的态度体验。

2、成分:(1)主观体验:高兴、悲伤、愤怒等;

(2)生理唤醒:测谎仪(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系统,主要控制各种腺体活动,内脏器官和血管运动,其控制活动不受意志支配。

具体表现:呼吸平静时20次/分钟,愤怒时40-50次/分钟;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满意愉快时心率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皮肤电,在吃惊、恐惧和困惑等紧张情绪状态下,皮肤导电电流会有所增加。

人生的丰富在于情绪情感体验的丰富,不同级别的快乐和哀伤等。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指标,能记录16种生理指标,测谎仪测量的是情绪的生理反应。

(3)外部表现:面部表情(惊恐、微笑、愤怒、厌恶、悲伤等)、姿态表情(叉腰、双手交叉等)、语调表情(口吃)。

3、情绪情感的关系

(1)普遍性;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

(2)与需要的关系: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连的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连

(3)引发对象:情绪是对事物单独的感知觉,情感是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

(4)级别:情绪是低级、简单的,情感是高级、复杂的

(5)稳定性:情绪是情境性、不稳定,情感是深刻性、稳定性

(6)外部表现:情绪是强烈、冲动型大、外部表现明显;情感是微弱、少冲动型,外部表现不明显。

4、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从本质上说,情绪情感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范颖,是人的主观心理体验;

(2)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5、情绪情感的种类

(1)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惧

(2)六欲:男性对女性的肤色、形貌、仪态、语言、细滑、人相等的渴望。

6、情绪的形式(四种原始情绪)

(1)快乐:主题所需要的或盼望的目标实现后而产生的紧张性解除的情绪体验,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案例:羽毛球比赛中决赛比分互相追的很紧。

(2)悲哀:失去所热爱的对象和所需要的东西,以及由盼望幻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和极度伤痛等。

案例:亲眼目睹亲人的车祸。

(3)愤怒:由于事物或对象的妨碍和干扰,使主体的愿望难以或不能实现而累积的紧张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分为不满、生气、愤怒、愤慨、狂怒等。

(4)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控制或摆脱某种危险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不安、担心、害怕、恐慌、极度恐惧等。

7、情绪的状态(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1)心境: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心向来瞌睡多,人生四大喜事),特点是微弱、平稳,非定向的弥散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生活中的顺境逆境、事业上的成功失败、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的主观原因是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面对同样的环境,每个人的情绪情感不一样,来源于各自的主观原因不同,产生的心境就不同。

(2)激情: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情绪状态。特点是内脏器官强烈,并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意志控制减弱。产生原因是对个体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对自己的意向和愿望对立的冲突。激情犯罪,意味着自我控制能力弱,自省能力弱。重大事件引发冲动行为。

(3)应激:是一种由意外紧张的情况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中,身体各个系统被紧急动员,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身体僵直、肌肉紧张、行动积极,准备应付眼前危机。适当的应激可以使人思维敏捷、急中生智、精力旺盛,顺利应付危机;过分的应激状态使人认识中断、不知所措、肌肉僵直、行为混乱。

8、情感种类——生活中的“真善美”:

(1)道德感:人对自己和别人思想言论、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善与恶的情操。

案例:公共场所的不文明现象。

(2)理智感: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关于客观事物的真与假的情操。

案例:读书计划等。

(3)美感: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关于事物的美与丑的情操。

案例:大自然、人文景观等。

9、情绪情感产生机制

(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外周理论,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但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上的某些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送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看到了情绪和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解、控制作用。

  

詹姆斯—兰格理论

(2)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还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同时发生,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例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进入应激状态。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被唤醒的丘脑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提出了情绪的特定脑中枢,但是忽略了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坎农—巴德学说

(3)情绪三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河特和辛格认为,对于特定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必不可少。

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例如心率加快、手心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

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第三,相应的环境因素。

  

情绪三因素理论

该理论实质是一个工作系统,又被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是指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是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

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产生信息,动员一些列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的情境要求,情绪被唤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7 情绪
什么是情绪?
[临床基础]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感
情绪和情感
情绪情感分类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