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若是新高考录取模式,我将走上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当年若是新高考录取模式

我将走上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浙江新高考录取方案发布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理解支持居多,吐槽不满也有。曾经,我是一名考生,现在,我是一名教师,正指导学生参加高考。二十年来,我见证了高考的改革与蜕变,从传统志愿,到学校的平行志愿,再到如今的专业平行志愿,如何看待高考新政策,因人而异,也是每个人的自由,就我而言,是真心为浙江高考改革点赞的。


1991年,我初中毕业,以全校第六名的成绩考入了高中。面对如林高手,在初中成绩不错的我,升入高中后优势全无,成为陪衬优秀学生的基石。为着心中的梦想,三年长跑,我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1994年,我以文科状元的身份从母校毕业。若真有所谓的在天之灵,这一成绩是告慰父亲的最好祭品。我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满怀憧憬。

家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寅吃卯粮的经历,直接影响高考志愿的填报。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我报考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金融财会等专业,我想用努力摆脱家庭贫困的现状。我美好的梦想,最终止步于当时的传统志愿。印象中,传统志愿每批次可以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填报志愿风险很大,出现了很多高分学生不能录取的尴尬局面。我就是这一政策的牺牲品,虽然高考分数不错,却被降档录取,阴错阳差被调配到了师范院校。


新的录取方式,变化很大,亮点也很多,其中一个亮点就是,选择的机会增加了很多,只要考生愿意,最多可以选报80个专业,远远超过了传统志愿和学校平行志愿。面对新的政策,有人不适应了,这么多怎么报啊。在我看来,80个不多,如果可以,还可以有更多的志愿。新课程的亮点,就是满足不同的需求,选择多了可以少报,如果选择少了,如何满足有更多需求的考生。新政推行,短期内或许还不适应,但伴随着一届一届考生毕业,经验不断累积,待志愿填报可以参照的时候,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从教近二十年,我真的感觉到,从知识的掌握来看,学生确实很优秀,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未来的人生,缺少起码的思考和规划。新的录取方式,倒逼考生和家长提早关注起来,提早思考起来。与之同步,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这一系列的举措,以服务万千考生为旨归,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学生上大学了,回母校看望老师,按理,作为天之骄子,她们应该是幸福的,脸上的笑容是灿烂的。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曾有学生和我说,当初根据专业名字,填报了自己的高考志愿,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选读的专业,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想换专业,又困难重重,甚是不易。高考新政,全新的录取方式,一开始可能会有诸多的不适应,甚至是痛苦,但我坚定地认为,这比稀里糊涂上大学追悔莫及要好很多。


如今,我当老师也当得有滋有味,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我何其幸运,有多少人能有我这么幸运呢?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信念,让我走到了今天,可又有多少人从事了自己不是很感兴趣的职业,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尽管我在教育行业里大展拳脚,但始终有些遗憾,常常设想,要是当初志愿填报心想事成,那我的人生将完全是另外一方模样,情况可能比当下好,也可能比当下差。历史不容假设,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那至少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愿意为此承担一切。

如今,高考改革,80个平行志愿,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基本能读到理想的专业,规避了当年我的悲剧。新的录取方式,取消了批次,采用分段录取,分数优先,把公平公正真正落到实处。评论政策是容易的,只有亲身体验了传统志愿的痛,才能深切到新高考带给考生的福利。

新政推行之初,第一次接触,我的反应是,非常复杂,智商不够用。随着了解的深入,新政策是与时俱进的选择,对老政策进行了优化。最初我也确实很担心,担心学生和家长弄不明白。实践证明,学生接受能力比成年人强,一点就通,比老师和家长搞得更清楚。家长的情况复杂些,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焦虑。这部分家长,尝试了解新政,初步接触,确实没有搞明白,他们为不能为孩子出谋划策深深感不安,更担心孩子成为小白鼠吃亏深感焦虑。二、淡然。这部分家长认为,政策出台和优化,是教育职能部门的事情,学生的使命是读好书,做好本职工作,他们相信,不论政策好坏,初衷一定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三、悦纳。这部分家长深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积极关注,热情参与,主动了解信息,做孩子的参谋。他们熟谙高考新政,不逊于专业人士,对新高考洞若观火,熟悉程度远胜过老师。我坚定地相信,假以时日,特别是伴随2017年录取工作结束,社会各界对新高考的改革,以及相应的录取方式会有更多的了解,甚至是了如指掌。


平行志愿到专业志愿,是新的录取方式的另一个亮点。过去,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好不容易考出了那么高的分数,每一分都是不能浪费的。考生盲目追求和分数匹配的名校,忽略了和今后职业关联度更高的专业选择。常有这样的情况,进了心仪的学校,读着不喜欢的专业。新的录取方式,让考生“录其所愿”落到实处。录取新政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专业的内涵决定了录取分数,而不再是学校,“有利于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不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高校,都是有益无害的,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面对新鲜事物,人们的态度一定是多元化的,有理解支持的,也有反对批判的,还有徘徊观望的。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的工作是引领发展,就算有人不理解不支持,也要勇往直前深度探索,这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积极态度,总比在其位不谋其职,无所作为要好得多。

 面对新高考,我们唯有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求同存异,不断磨合,让未来去证明,让历史去评判。预祝浙江高考改革稳健前行,为广大考生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为更多的考生谋福!


@杨春林的班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上海高考新政:考生报志愿不用再纠结“一本、二本”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中职班主任分享:我和我的学生谈“单招”
【三湘文艺】方罗平/又到志愿填报时
填报高考志愿常识大全
23日左右公布成绩,26日填报志愿!资深考试招生专家帮你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